“为何而写,该如何写”

文‖珍妮

「写于黄健珑,笔名:后街的讲座」

为何而写即写作动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因感情而冲动,因挫折而思考,为艺术而追求。

因情感而冲动就是为感情而写作的动机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把内心的苦闷与甜蜜写下来,不需要任何外力驱使,这一种基本上是学生时代的文学青年所为,这一种星星之火基本上是不可以燎原,一旦毕业进入社会就很容易迷失自己

因挫折而思考,这时候开始有创作萌芽的动机,虽然大多是聊以自我安慰,但已经带有一点目的性,要经过后期的艺术加工,才能成为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一种会有一定时间短暂的存在,那可能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方法随机又抛之脑后了。

为艺术而追求,这就到了第三个层次的写作动机,就要把自己的这个小我排除出去,要为了艺术成就大我,你的作品不再使用第一人称,你要开始观察芸芸众生,你要开始有悲悯之心,要开始为苍生说话。当达到了这一层次的写作动机,你开始把写作当做你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你的人生目的,这才可以是永恒的,在这个过程中,写作本身带给你的痛苦和压力,很可能会远远大于你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但你仍然会痛并快乐着

后街老师把整个写作过程比喻成一根竹子的生长,他说竹子很美,身材修长,随风摇曳,竹子的结构是一根主干,一节一节往上升,每一节都有侧枝,枝头上几层漂亮的竹叶,这三者和谐共生,不断高攀,最终才能产生艺术的美感。这三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

那么这个时候写作的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就出现了,主杆就是核心,侧枝就是细节,而那些漂亮的竹叶就是语言,那这三者哪个更重要?其实这三者同样重要

核心构架,简单来说,核心就是你想写什么,你要写什么,接下来才是怎么写这个核心,这根主线条可以若隐若现,可以穿插迂回,但绝对不能弄丢,这个核心是要发展,是要壮大,甚至到最后还要来个核爆炸。

细节推动,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是围绕着核心而来,是为了伏笔,为了渲染,为了烘托,为了推动这个核心的发展,但是细节多了,杂乱无章,少了,则寡淡无味,这是个技术问题,根据你作品的需要而定,也是个人的风格而定。

语言修饰,其实语言是牢牢依附在细节之上的,就像竹叶长在那些细枝上,他们唇齿相连,没有细节就很难成就语言的魅力,语言这个东西太微妙,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语言风格,这种自来的语言风格是否能够吸引人?除了你后天的努力,有时候真的需要看整个社会语境的导向也就是看时代语境的发展

当然这里所提到的写作,都是自由写作我想写,我要写,是由内心产生的写作欲望,有些人是生来就当作家的,有些人是偶然间灵光乍现,而后把写作当成自己终身的事业的。

以上都是后街老师在讲座中所提及的,当然我只是挑拣了最重要的一部分来讲也就是他所谓的核心,主线条,也许这个作家在你们熟知的范围几年不算太出名,但是他确实是我们省内有名的作家希望他对于写作的这些感知,能够鼓励到你,触动到你,让你爱上写作的同时也明白为何而写,学会如何去写。

我没有办法对写作这个行业做过多的评价,说到底我也是半路出家,而且写文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副业,我并没有因此获得太多的收益,也没有过多的投入到这里面,我只是把它纯粹的当做一个我喜欢的一个事情去做,我热爱它,虽然我没有办法达到第三层次,为了艺术而追求,但是我觉得不会去放弃它。

后街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写作的手可以低,但阅读的眼界一定要高。”

这句话写在最后送给所有热爱写作的人也许我们都没有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气概,但是我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为身边人身边事发声。


小编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喜欢写作的理科生

我是一个有着作家梦的女大学生。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鼓励!!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不一样的能量哦~

欢迎你随时到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