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子曰:“賜也,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

15.2  子曰:“賜也,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這段對話,按《史記》記載,是發生在孔子和弟子們在陳國被困絕糧的時候。孔子對子貢說:“子貢啊,你認爲我是對天下事物之理,件件窮究,事事學習,所以學得多、記得多、懂得多、會得多嗎?

”子貢說:“那當然了!同學們跟老師學,就是老師無所不知啊!”說完想想不對勁,老師問這個問題,肯定有什麼話要說,馬上又補一句:“不是嗎?”孔子說:“當然不是!我是一條道,一以貫之!”

“吾道一以貫之!”在前面《里仁篇》,孔子對曾參說:“曾參啊!我的道,就是一以貫之!”曾參說:“明白!老師!”老師出去了,其他同學沒聽懂,問曾子:“老師跟您說什麼啊?老師一以貫之的道,是什麼啊?”曾子說:“就是忠恕之道。”

日更演講,成就夢想!寫作加演講,七倍速成長!越付出,越富有。

親愛的戰友們,大家早上好!又到6點半了,我們繼續學習論語。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先來複習一下昨天學到的內容。

從昨天開始,我們進入了《論語》第15篇“衛靈公篇”的學習,第一章是這樣的。

15.1 衛靈公問陳(zhen)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說的是孔子第三次在衛國的時候,衛靈公和他探討如何帶兵打仗。明明孔子是滿腹韜略,他有這個能力,卻推脫了,說,如果說是禮儀祭祀方面的,是因爲我知道,所以我能談一談。但是關於軍事方面的事情,由於我沒有學過,所以不知道。

他爲什麼這麼說呢?大家可以想一想,是因爲他推行以仁德治國,不推崇刀兵,同時也因爲即便是給衛靈公談這些,衛靈公也不會用,所以就不願意浪費口舌。

眼看兩個人無法達成一致,因此在這裏待着也沒有意思。孔子就在第二天帶着弟子們就走了,走了到哪裏去了呢?在陳國、蔡國之間徘徊。

由於楚昭王得悉孔子的大名,想任用孔子,而陳國、蔡國的大夫們又怕楚國任用孔子以後會更加強大,因此就困住孔子,不讓孔子走。

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絕糧,沒有東西喫,學生弟子和隨從們都餓的直不起腰來。

對這種情況,子路就很生氣,覺得我們陷入這種境地,太悲慘了,就問孔子說:君子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嗎?以表達對這種境遇的不滿,而孔子很從容的回答:君子和小人的區別是,君子既然即便是遇到了這種情況,依然能夠安之若素。

對於他來講,該想辦法想辦法,派人去找救兵,該去彈琴的彈琴,該幹嘛幹嘛。而小人到這種情況下就會亂了方寸,無所不用其極。其實這也就是說一個人到底怎麼樣,平時你是看不出來的呀!關鍵時候才能夠見真章,“板蕩識忠臣,疾風知勁草”。

好了,簡單的回顧一下昨天的內容之後,我們今天再來學習新的一章,這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的聆聽並且深入的思考,積極的回饋。

子曰:“賜也,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這一段話據考證是和上一章緊接在一起的,就是在孔子被絕糧的時候,孔子分別和三個弟子進行了交流。第一個就是子路,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回答:“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接下來孔子就找子貢,因爲子貢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受不了,也沒有給老師好臉色說,我們跟着您困這兒,您拿出辦法給個指示啊,還天天帶着我們背書唱歌,這都死到臨頭了。

孔子叫了子貢,在問子貢說:子貢啊,你以爲我是對天下事物之理,漸漸窮究事事學習,所以學的多,記得多,懂得多,會很多嗎?這一點很關鍵啊,我們往往就是說一個人博學多才,就覺得這個人厲害,就是因爲他學的多,知道的多,懂得多,所以才厲害。

我相信現在我們大家也都會認爲,你看他讀了多少本書,他見了多少牛人,他經歷了多少事兒,因此覺得這個人厲害。

子貢也是這樣認爲的,說:然,對呀!但說完以後,子貢又覺得哪裏不對,因爲老師說這話明顯的意思不是讓你贊同,如果是贊同的,他就不這麼問了。

因此子貢又多了個心眼兒,說:“然,非與?”就是不是這樣嗎?反問句,表示我是認可你說的這句話的,您就是因爲學的多,所以您纔有這麼高的地位,那麼大的成就的。如果您說不是的話,那您得給我一個理由出來啊!到底爲什麼,關鍵在哪裏?

孔老夫子回答說:“非也”,不是那樣的,不是因爲我知道學的多,所以我才厲害,而是我一以貫之。

就是孔子說我不是因爲學的多,記住得多,才厲害的,纔有今天的。我是一條道一以貫之,關鍵什麼是一以貫之呢?一以貫之的是什麼呀?在這裏就到了真正的關鍵了,關於這個一以貫之的道,衆說紛紜。

我們先看第一種解釋,就是前面曾經提到過的,在《里仁篇》裏面,孔子跟曾子說過,說: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就是孔子對曾參說:曾參啊,我的道就是一以貫之。曾參說:明白,老師,我知道 。

因爲曾參說知道了,孔子也就沒有再多說,可是其他弟子不知道,就問曾參,說:老師說到底啥意思啊,什麼是一以貫之,一以貫之什麼呀?曾參就說:老師一以貫之的道,就是忠恕之道。那到底什麼是忠恕之道呢?其實通俗一點就是叫將心比心。

這就是儒家的日用常行,我們的民間智慧,“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你想得到的,你喜歡,想得到,那你就想辦法讓別人也得到,或者說讓別人先得到,因爲你知道好,別人也知道好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比如我們常說的那句話,“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就是見了一個好的東西,比如說一朵花,自然而然的就歡喜,不需要有什麼其他的鋪墊,發自內心的。比如說聞到臭的東西,自然而然的我們就會心生厭惡,也不需要做什麼鋪墊。

我們喜歡這朵花,其他人肯定也喜歡。我想得到這個花,別人肯定也會想得到,忠實於自己的內心。

“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大家知道有個原諒、寬容,在這裏對應過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聞到了這個東西臭,不想聞,那你就知道別人也不想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也就是說,孔子的意思就是,他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是學的越多,知道的越多,越厲害,而是他把所學的東西都切己體察,都放在自己身上。學是輸入,然後做了思考,並且能夠用起來,最後到一通百通的這種境地。

我們都知道說萬事通一理,前面在講顏回的時候,子貢也說過,回也,聞一以知十,我們知道一個事,就可以把它用在很多方面上去,融會貫通。

而絕不是我們說,看到什麼新東西我就學,學的多我就厲害了。學的多不叫厲害,學的透,學的明白,真正用起來,取得成果纔是自己的。

莊子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吾生也有涯,而生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就是說人生是有盡頭的,可是知識他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以有涯的人生來追求無涯的知識,人生就掛了。

所以不在於你學的那麼多,當然需要多,一點沒有肯定不行,但多不是根本,根本是學了用,知行合一。這是第一種解釋,就是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

再來說第二種解釋。第二種解釋這個一以貫之是什麼呢?就是儒家思想裏面的“仁”。關於“仁”,我們多次說了,儒家思想,特別是孔子思想,如果用一個字來貫穿和概括的話,那就是“仁”。

後來孟老夫子提出了一個“義”,所以說孔孟之道簡稱“仁義”二字。

就是孔老夫子他有那麼樣的成就,就是因爲他一直在踐行“仁”,他把“仁”這個核心思想,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心中。用“仁”這個道,來指導我自己的思想和行爲,那怎麼才能得“仁”呢?

宋儒解釋要“靜”,我們《大學》裏學過,止定靜安慮得。在靜中養其端倪。所以你看儒家、佛家、道家,他都有打坐,儒家這裏邊的“仁”和道家的“道”,天道。釋家講究佛,佛是什麼?覺悟的人,明心見性。

就是孔老夫子,他始終有一個道,中心思想,在貫穿着自己,那就是“仁”。他的所有所學都是圍繞着這個展開的,學習是奔着“仁”來學。

用的時候,包括後來治國理天下、教學生等等,都是按照這個中心思想來行事的。其實關於這一個,解釋起來確實非常困難,因爲他屬於比較懸,像禪宗講究頓悟一樣,即便是說,也說不很明白,但我們自己要認真去體會,我們在這個社會中,人世間,有沒有找到自己的那個“一”呢?

如果你找到了,那麼請一以貫之,把它一直保持下來,作爲我們的終身指導思想,你就是一個有靈魂的人。

好了,時間也到了。今天這一章就到這裏了,到底是把這個“一”理解成忠恕之道呢,也就是儒家的中心思想是忠恕之道呢,還是理解成“仁”呢?

這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你能不能從這裏面真正的知道這個一,並且一以貫之。

明天早晨6點半我們繼續學習下一章。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