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15.3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孔子這是呵斥子路:“仲由!能真正知道德的人,太少了!”孔子語氣裏,子路也被包含在不知德的人裏面了。後人猜測,這句話是在“子路慍見”時說的。就是前面講孔子在陳被困絕糧,子路氣呼呼地進來找老師發泄情緒。

“知德”,要知道什麼樣的德呢?張居正說,義理之得於心者謂之德,如果你不是真的懂了、透徹了、心裏明亮了,實實在在自己身上有了這個德,你就不能體會到其意味之深長和真切。

能知德的人,又有幾個呢?在陳受困,子路就憤懣不堪,以至於對老師都有了怨氣,他就是不知德的人啊!

窘迫和苦難,給君子一個看自己、看別人和看世界的角度,沒有苦難,就沒有進步,一帆風順,是不能到達彼岸的,總要有艱難困苦、驚濤駭浪,才能成就大智大德。

❤️

日更演講,成就夢想!寫作加演講,七倍速成長!越付出,越富有。

親愛的戰友們,大家早上好!又到6點半了,我們繼續學習論語。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先來複習一下昨天學到的內容。《論語》第15篇“衛靈公篇”的第2章。

子曰:“賜也,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說的是孔子和弟子們在陳國被圍困絕糧的時候,孔子對子貢說的一段話,他先是設問,賜,就是子貢,端木賜哈。

你是不是認爲我是一個因爲學的多而記得多,纔有的一些成就的呢?

子貢脫口而出,說然。第一反應就是:是的,覺得這是必然的事。

但同時聽孔子這麼說,心裏面也有疑問,聽口氣不像是他認爲自己是這樣的,於是乎就來了一個反問:難道不是嗎?

孔子接着回答說:非也!是的,確實不是,而是因爲我一以貫之。就是說雖然博學強識是其中的一個特點,但那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不是說我們學的越多,記得越多,我就越厲害。而是因爲我能找到道,找到道以後我就能夠把他它堅持貫徹下來。

到底把什麼堅持貫徹下來呢?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忠恕之道,一直堅持貫徹下來。比如前面孔子曾跟曾子說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別人問的時候,他說:忠恕而已矣。

另外一個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仁,把仁這個核心思想一直貫徹下來,矢志不渝,所以纔有的今天。

我們有沒有找到自己的使命,能不能爲了自己的使命,爲了心中的道而一以貫之呢?這是問題的關鍵。

好了,簡單的回顧一下昨天的內容之後呢,我們再來學習新的一章,這一章看起來非常簡單。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這裏當然是孔子了,孔子說什麼呢?由,就是仲由,就是子路。知德者鮮矣,就是能夠真正懂得德的人,知道德的人太少了。

這句話裏面一個是對子路闡述事實,他的觀點,就是懂得德的人太少。另外一個其實也是在指責子路,就你也是這樣的人,包括你在內都不懂得德。

有一句話說的好,凡是果必有因,那爲什麼孔子會對子路這樣說話呢?

原因在於,說這句話的時候,正是前面我們提到的,在陳絕糧的時候,子路慍見孔子:君子亦有窮乎?氣呼呼的找孔子來吵吵他:我們是君子,爲什麼會落到這種境地,連飯都喫不上,眼看就要餓死了!

孔子這時候不得不給他解釋,君子也是人,也會受到窮困的時候。不過我們君子他窮困了,依然能夠堅持原則,處亂不驚。

而小人要遇到困難了,窮困了,直接就亂了方寸了,直接指明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區別。

那關鍵來了,知德,到底是知什麼樣的德呢?

先來看看張居正說的。張居正說:義理之得於心者謂之德。

就是說如果你不是真的懂了,透徹了,心裏明亮了,實實在在的在自己身上有了這個德,你就不能體會到其意味之深長和真切。

如果一個人真正能夠知德,則性情際遇之樂自然充足,他一定是安心的、充實的、快樂的。外來的各種好的壞的遭遇,對他的安心、充實和快樂,既無所加也無所損。

大到用舍行藏,就是反覆講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還有死生禍福,都不能動搖他的心。就像王陽明講的,我心光明,不爲外物所動搖。

這樣來看的話,能知德的人有幾個呢?那真的沒有幾個。

平常的時候,說的都非常好,好像什麼都明白,一碰到事了,一遇到困難了,立馬就懷疑了,就慌張了,就不知所措了,就憤懣不已了。

在陳受困,子路就憤懣不堪,以至於對老師都有了怨氣,這就是不知德的人。

如果真正知德,首先就能接受這個事實,然後就會積極的去面對,不是去怪罪別人,該想辦法想辦法,該和老師共度難關,共度難關。

作爲大弟子就要去安撫師弟,穩定情緒。因爲大家都知道,真正打敗人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自己亂了方寸,那麼想不敗都難。

我們從小就受教育,要正直善良,尊老愛幼,努力拼搏,勤奮上進,還有五講四美三熱愛等等,是不是德?也是德。

但是我們沒有被教導說德是什麼,德是內心強大,是安心,是用舍行藏,是死生禍福不動於心,這不能不說是品德教育的一個缺憾。

德也是知行合一,你不能說這道理你曉得了,你一定是遇到了事兒,在那艱難困苦中磨練過,真正成長起來,纔有了德。

在陳受困,就是對孔門弟子的一次洗禮。

《荀子•宥坐》裏面有一個這樣的記載,給大家說一下,說當時孔子還給子路講了這麼一段話:“由!居!吾語女:昔晉公子重耳霸心生於曹,越王勾踐霸心生於會稽,齊桓公小白霸心生於莒。故居不隱者思不遠,身不佚者志不廣。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什麼意思呢?就是仲由,你坐下,我來告訴你,這是孔子鄭重其事和子路說的。

說從前晉公子重耳的稱霸之心產生於流亡途中的曹國,越王勾踐的稱霸之心產生於被圍困的會稽山,齊桓公小白的稱霸之心產生於逃亡之處莒國。

所以處境不窘迫的人就想得不遠,自己沒奔逃過的人志向就不廣大,你怎麼知道我今天流落在這桑樹底下,明天就不能得志呢?

說到這裏,我想在前面我曾經給大家加過一個餐,在那個加餐裏面,我們特別強調,說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必須經受過挫折。

就像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就像濟南鋼廠的一位工人說的樣子,一爐鋼把它練出來,要經過無數次的擠壓,如果不擠壓,那麼這爐鋼雜質太多就是廢鋼。只有經過千萬次的擠壓,把雜質濾出來纔是好鋼,纔有真正的用途。

因此我們教育孩子要有挫折教育,不要把他伺候的太好,什麼事你都替他辦了。他只管去學習,不去動手實踐,遇不到任何困難。這樣的孩子很脆弱的,很容易出問題。

窘迫和苦難,給君子一個看自己,看別人和看世界的角度,沒有苦難就沒有進步,一帆風順是不可能到達彼岸的。

有艱難困苦,驚濤駭浪,才能成就大智大德。

還有一種解釋,這個德是外得於人,內得於己。外得於人,謂惠澤使人得之也。內得於己,身心自得也!

也有的說是行爲道德規範,具體的我想一句話也很難把德本身說得清楚。

但是希望我們經過前面的一番解釋,讓大家重視德的重要性,認識到知德者鮮矣。

因此,我們首先要知德,要能夠知行合一,要能夠正確的接受和麪對困難。

好了,這一章就到這裏,明天我們繼續學習衛靈公篇的第四章。

子曰:“無爲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爲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這裏面也會提到無爲而治,那麼儒家的無爲而治和道家的無爲而治是一個意思嗎?那到底是什麼叫無爲而治呢?

希望明天大家6點半依然準時聚在這裏,一起聆聽和探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