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營衆生

蘇東坡有句詞: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營營碌碌,普通人的生活總爲此奔忙,連大詩人都發出這樣的感慨,平凡人又怎麼能夠逃脫營營碌碌的命運呢?

網上看了一些視頻,大都是中年人爲了生活負重前行的內容。我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營營碌碌這個詞語,但我想講兩個人,兩個我一直都不曾忘記的人。

一個是我的母親,我印象最深的是兩件事,一件事是她打土塊,那時候我還是個小孩子,母親在工廠五七排上班,我到現在也沒搞懂什麼叫“五七工”,但某年有個文件,專門對五七工工齡認定進行的文件。想來五七工應該是很辛苦的。母親打土塊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活非常重,一個是工資低得可憐,我忘了大概是多少工資了,但一個土塊應該是幾釐錢。

前一天晚上泡好一堆土,早上早早起牀,用耙子把泥刨開活好,然後醒一下。到了中午的時候,開始打土塊,一張泥模,現在沙堆裏晃一下,模子裏沾滿了沙子,泥巴倒進模子裏,母親端着模子,走到空地上,往地上一磕,三塊大土塊就成型了。一個下午,母親將幾百米的空地上打滿了。

後來五七排解散了,國家的政策也放開了,母親就開始擺攤賣菜。早晨去十幾公里之外的批發市場拿菜,再馱回到市場裏賣,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上學路上遇到母親,她的自行車貨架上馱了一座山,把她都埋住了。

營營碌碌的生活不但辛苦,還跟自尊有關。另一個人就是我,我高中畢業之後,因爲學習成績不好,沒有考上大學。母親讓我跟她一起去批發市場拿菜,我跟她一起去,去的時候路上沒有什麼人,回來的時候,路上都是上班上學的人,那時我還小,好面子,馱着一堆菜的時候,總覺得別人在嘲笑自己,我連頭都沒敢擡起。我記得那個場面,早晨的陽光燦爛,一路上的行人匆匆,一個迷茫的少年低着頭在行走。

營營衆生,爲了生活而奔忙的人,小的時候總相信運氣,大一點了相信努力,到了40歲以後,學會了接受。接受生活給予自己的一切,痛苦、幸福、悲傷、快樂都是要遇到的,喜則不狂,悲則不淫,坦然面對,坦然接受。

前方路漫漫,而我不再是那個陽光下低頭前行的那個少年,如果能回到那個時刻,我會仰起頭,一步一步朝前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