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之间,应该形成“爱欲”关系,而不是占有、使用与满足

这是单华伟的第二百八十六篇原创文章

1 爱与被爱

爱者与被爱者之间,会形成一种爱欲关系,而这种关系,其实是一种政治关系。

今天的人谈到政治,都会想到权术斗争,尔虞我诈,但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自马基雅维利写了那本既臭名昭著,又同时被高度赞誉的《君主论》之后的事。

所谓“城邦”、“政治”一词本来的含义,就是“所有人共同的美好生活”这么一词意思,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大家一起过得好

两个人,如果是真的相爱,其关系自然就是政治的,他们会想让对方过得好,在彼此的付出的中,两个人同时过得好。

而这,才是政治的教育:通过爱者之间的爱,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想要变得更好,意识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不是要我一个人过得好。

2 洞喻

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一群人生来就被绑住手脚,被放在山洞里,面对墙壁生活,他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背后的火把照着一堆木质的玩偶的黑影,他们便以为,这就是真实世界的样子。

有一天,一个人挣脱了束缚,转过身来,发现自己所见的东西,不过是影子,而当他走出洞穴,看到真实的人和各种事物,才发现洞穴里的东西不过是玩偶。

而当他回到洞穴,将这些所见所闻讲给自己的同伴听的时候,便被当做散播谣言的巫师,被杀死了。

有的人可能会有不少的疑惑:为什么不把这些人拉出来呢?即使把他们转过身来也行啊?还有这些人被绑住手脚,是怎么杀掉他的?

但这些叙事细节,并不重要,它不过是对人的认知的隐喻:有的人的认知,就是像被绑住手脚面对墙壁看黑影的人一样,冥顽不化,你是无法改变的,而当你对他讲道理,他便可能联合同类,至你于死地,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上演过无数次。

3 选择

所以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劝劝那个看到了真理之光的人,让他别这么热心,别这么想着要爱所有人,要所有人都好呢?

答案是:不可能。

其实你一想就明白:如果这个人没有对美好,对真理炽热的向往,没有一颗由爱若斯引导着的炽热之心,他能够发现这些东西吗

也就是说,如果他能够被说服,会选择不分享这些东西,他是不可能走到这一步,不可能认识到这些东西的。

或者你反过来理解:能够被劝服,或者有私心的人,根本轮不到他们来发现真理,也轮不到他们来决定要不要分享。

4 要强

而在现代社会,我们会发现,这种人越来越少,很多人没有至高的追求,不追求奉献也就算了,更令人恐怖的是,他们连基本的分享精神都没有了。

看到一个好东西,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要藏起来,不要别人知道。

为什么?因为在这些人的观念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靠这些东西拉开的,他有了一个东西,他会觉得自己就会因此变强,只要比别人强就好,其他的东西,他一概不管。

那我们又为什么只知道追求这些东西呢?因为现代社会已经完全的被同质化了,所有人都要接受标准化的考核,各种考试一直到岗位培训,我们被迫放弃了自己的个性。

但是,人终究要确定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到最后,我们只能在同质化当中寻求差异,只有死死地抓住一些东西,不让别人同时也拥有,才能感受到自己至少在活着。

萨特说的“他人即地狱”,简单理解,就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便把自己放入到地狱中了。

而在今天,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我们在看到他人的一瞬间,就已经落入了地狱:我们看到异性身上有可喜的性质,就想要占有,而不考虑爱本身的含义;我们发现一些好东西,只想着自己独享……

由此,我们便主动把自己变成了恶魔,将自己投入了地狱

(全文完)

--------------------

我是单华伟,一个看书和写作的人,我在自己的公众号「单华伟」上分类整理了所有的文章,如果觉得文章有启发,记得点个赞吧,感谢你的阅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