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眼里的友谊

今天,我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次阅读的目的,就是探究一下。在海伦凯勒这样一个天生又盲又聋心里,友谊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又会以什么方式进行表达,以及背后的意义。

我觉得,在她这样一个天上又盲又聋的人心里的答案,会更加纯粹。

我读的比较浅薄,如有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读了《友谊与生命》一章后。我发现,友谊的本质是给予与索要。

起码,在海伦心里,更加是如此。她本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可怜虫,一个未经教化也无法教化的小野兽。可是,莎莉文小姐的到来和给予,让她重获了新生。她受到教育,开始热爱生命的一切,开始有了一切。

用她的话来说,没有莎莉文老师,以及后来帮助和陪伴她的那些朋友,也就没有她。

是友谊塑造了她,构造了她生命的一切。她生命的意义,基于友谊而存在。

在我看来,没有莎莉文小姐,没有后来那些愿意陪伴她的人,她的生命一定会冷清许多许多。

当然,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给予。合理的给予同时也伴随着合理的索要。像之前海伦家人和一些其他人的给予,纯粹是怜悯式的,绝不能算是友谊之上的给予。

当其他人给予我们某种东西的时候,我们会心存感激。不一定非是物质,可能是一种能量或是传达一种爱的信息。

海伦认为,个体依附于群体而存在,也将反哺于群体。我想,也可以这么说。个人在接受群体的馈赠之时,也应当主动回馈群体。

无论是一个对多人,还是一人对一人。

是一种夹杂着情感和爱的合理交换,给予与索要。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来,我会继续品味海伦凯勒对友谊的理解。如果有新的发现,再来给大家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