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緣起:清河縣的愛情故事

大郎,你看那是賣什麼的,好大的招牌。

那是一間生藥鋪子,人生病抓藥纔去的地方。

那今後大郎病了,我就知道去哪兒給你抓藥了。


自從武松打傷人命,逃亡在外後,武大郎賣了家裏的田產地業陪給傷主銀子,已經家徒四壁了。

沒錢沒房,他在清河縣找了一間房子暫時渡日,靠着賣炊餅維持生計。

但是炊餅這個生意也不好做,掙得錢剛剛夠武大喫飯的。

有時候都沒錢還房錢,到了給房租的日子,武大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裏,門鎖死,房東來敲門時他假裝人不在。

房東在屋外大罵:武大,你給我滾出來,我知道你在屋裏,別™裝死。

武大郎不應,他知道房東罵累了,就會走了。

武大郎之所以沒被趕出房去,只是因爲房東知道他真的沒錢,武大郎雖然經常拖欠房租,但是有錢了,第一時間都是給房東送去,房東知道武大不是耍賴人。


房東姓張,是清河有名的財主之一,當地人稱他爲張大戶。

張大戶的房子有的是,也不差武大這幾個錢,但是房錢必須要,這是張大戶的規矩。

不能因爲你個矮忠厚就不收錢了,有錢人的錢都是這麼一分一分攢出來的。

張大戶很窮,當年祖宅時請風水先生看宅子,風水先生問他是打算旺財還是旺丁,還不是大戶的張大戶說,當然要旺財了,越旺越好。

光陰荏苒,四十多年時間裏,張大戶錢越來越多。

他快六十了,家裏躺着房佔着地,但是人丁不旺。

兒女都沒一個。

張大戶的媳婦餘氏,真正的母老虎,年輕時看張大戶看的很嚴,防夫如防賊,家裏幹活的都是男丁,連下地的驢都是公驢。

張大戶空有很多錢,卻不能像別的財主一樣娶三妻納四妾,餘氏一直沒有生養。

張大戶心裏苦啊。

58歲那年,張大戶和媳婦商量,你看咱倆年紀大了,你也需要人伺候,咱買倆使喚的丫頭吧,有些事情讓男丁做總是不方便。

餘氏一想也是這理兒,花重金買了兩個丫鬟。

這兩個丫鬟出身很好,是一位招宣使的府裏的丫鬟。

招宣是武官,專門討伐造反的亂臣賊子,這位姓王的招宣剛剛去世,他府裏的丫鬟小廝被陸續賣出。

這些丫鬟小廝都是被調教過得,很懂禮數。

餘氏覺得大戶人家出來的人,懂規矩,不會亂來。

而且,她一下買了兩個丫鬟,可以互相監督。

這倆丫鬟一個叫白玉蓮,一個叫潘金蓮。


白玉蓮文靜靦腆,一看就是個本分姑娘,潘金蓮喜歡打扮,整天描眉打鬢。

玉蓮比金蓮歲數略大,長得也比金蓮好看些,但是是一個穩重的姑娘,餘氏很滿意,覺得張大戶即使有點賊心,玉蓮也不會讓他稱意的。

這樣過了兩年,玉蓮忽然得急病病去世了。

府裏只剩金蓮。

張大戶原來沒覺得金蓮有多好看,喜歡玉蓮而不可得,玉蓮一死張大戶忽然覺得金蓮越看越好看。

金蓮比玉蓮明顯活潑好玩的多,玉蓮進府三年,張大戶連她的頭髮絲都沒摸過。

玉蓮一死張大戶目標轉向金蓮,開啓了一個與衆不同的世界。

她經常偷偷拉拉金蓮的小手,捏捏她的臉蛋,金蓮從沒惱過,頂多羞紅了臉,或者輕輕啐他一口,用蚊子一樣的聲音罵一句:不要臉。

後來張大戶就越加不要臉起來。

有一次趁餘氏出門,張大戶和金蓮勾搭上了。

這種事兒紙裏包不住火,姦情是藏不住的,餘氏很快知道了張大戶和金蓮的關係,大鬧一場。

放出話,要收金蓮爲義女,把她嫁個好人家,斷了張大戶的念想。

張大戶很惆悵。

剛吃了兩口的大鵝,再讓她飛了?張大戶不甘心啊。


這天正在街上賣炊餅的武大郎忽然被張大戶攔住了。

武大郎很緊張的道:張……張員外,您再寬限幾天,我這幾天就給您湊夠房錢。

張大戶笑眯眯的說:大郎不用急,我有個事兒和你商量。

武大郎說:什麼事,你說,我一定幫忙,您府裏如果缺少面案,我義務去幫忙。

張大戶道:不是這事兒,我問你,今年多大了。

武大說:29啊。

張大戶問:娶媳婦了嗎。

武大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每天都是大醬拌爛麪糊的活着,拿什麼養活媳婦啊。

張大戶說:大郎啊,我看你人很老實,我有個女兒想嫁給你,到時候還會有一筆豐厚的嫁妝,你就不必在爲每天的生活發愁了,你意下如何。

武大郎說:你不是無兒無女嗎?

張大戶笑道:乾女兒,乾女兒,你也見過,就是我府裏的丫鬟金蓮。

武大郎都驚呆了,金蓮那可是仙女一眼的人物,他有時候去張府和金蓮走個對面,都不敢擡頭看她的俏臉,恐怕自己的長相嚇着她。

看着武大郎呆若木雞的樣子,張大戶笑了,說:看樣子你是答應了,我馬上讓人把你住的房子收拾一下,你就準備做新郎吧。

就這樣武大郎成了張大戶的乾女婿,娶了心中的女神潘金蓮。


不過,武大郎也有煩惱。

自打成親後張大戶經常來串門,一進門就給武大好大一塊銀子說:大郎出門賣炊餅去吧,我和金蓮單獨聊點事情。

武大郎看了看那定銀子,自己賣一年炊餅都未必能賺到這樣一筆錢啊,爲難的說:可我的炊餅都賣完了啊。

金蓮一把搶過銀子,把他推出門外說:去和城西的二狗聊聊生意經,看看他有什麼發財的門路。

武大郎嘟囔道:二狗是個傻子,他能有什麼生意門路……

武大郎總覺得岳父來家裏有點頻繁,他很納悶:岳父怎麼有那麼多私密話和金蓮聊呢。

一次二狗沒在,大郎提前回來,發現張大戶扶着腰從自己家裏出來。

武大郎關心的扶住老人問:岳丈您這是怎麼了?

張大戶說:年紀大了,閃了一下腰。

大郎說:一個時辰前,您來的時候看着還精神奕奕腰肢挺拔呢?

張大戶嘆息道:年紀大了,年紀大了……

說着把一塊銀子塞到他手裏說:大郎,以後不用回來這麼早。

武大郎瞅瞅金蓮沒出來i,趕緊把銀子貼身藏好。

後來張大戶死了。

餘氏當家。

餘氏從來不來看乾女兒潘金蓮,還讓管家通知武大郎夫婦,房租接着交。

武大郎去街上賣炊餅,總有些潑皮圍着他唱一些浪語:

武大郎的帽子油油亮。

一塊好肥羊,

落到狗嘴裏。

張家爺爺不嫌髒。

武大郎和金蓮商量清河不能住了,得搬家。

武大郎有個客人,原來在隔壁陽穀縣做生意,有套獨門獨院的小樓要出售,武大郎潘金蓮手裏有點積蓄,商量着買下陽穀縣的房子,搬離清河。

俗話說的好,樹挪死人挪活。

武大郎相信憑藉自己做炊餅的生意,一定能夠讓金蓮過上好生活的。


半月後,武大郎和潘金蓮僱了輛驢車,從清河縣搬家了。

中午時分他們已經走在陽穀縣的大街上了。

潘金蓮好奇的撩起車簾四處打量這裏的風物。

忽然她指着一個去處問:大郎,你看那是賣什麼的,好大的招牌。

武大郎看了一樣迎風飄搖的店招,上面兩個大字:慶記。

他笑道:那是一間生藥鋪子,人生病抓藥纔去的地方。

潘金蓮說:那今後大郎病了,我就知道去哪兒給你抓藥了。

武大道:娘子休得胡說,我身體壯碩的很。

潘金蓮咯咯笑了起來,銀鈴般的笑聲在紫石街上飄蕩。



文:薛白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