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式的觀摩經

慧者觀摩他人經驗,愚者撞的鼻青眼腫,自古有的道理,爲何愚者學不會,因爲慧者也有自身的缺陷。




某科技a公司最近在砍除主營業務,縮小規模,等待進一步的變化。這與董事長當年的說辭不符,可以說,是一次大敗局。與a公司相似的上市公司有四五家,a公司是董事長旗下的一家小型上市公司,而另外幾家不同,都是獨一而唯一的創業公司。這樣的背景,這樣的後路,也就和a公司董事長的保守主義相融洽。



由於是科技公司,自然在市場上會獲得大批的資金,這就導致了後期的廣告大戰。新行業的盈利模式未明確前,即使各風險投行最爲狂熱的時候,也是搶佔市場的機會。A公司的主意是,不人爲擴大市場佔有率,觀察其他公司的發展,來制定策略給予跟進。



這個想法是否得當,當然。無論是漁翁得利還是守株待兔,都是好的選擇。當ofo與摩拜單車運營模式已經穩定,資金鍊斷裂的時候,哈囉單車激流勇進,很快成爲市場領主。這就是後居者優勢,漁翁得利者。然後用本來市場營銷與試錯的資金,這其實就是研發資金,重金去獵聘前市場霸主的人才。這就是守株待兔的魅力。



從市場發展看,這樣不厚道,不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但商業本質上就是一個佔領的過程,願賭服輸的較量。



理論總是通俗易懂,但理論也只有在理論的推導下才能成功。這次a公司在利用理論,實戰中,失敗。選擇縮小業務規模,再觀察市場新的動向。



問題出在哪兒?



我不清楚,但我清楚a公司的總公司集團如何成功的。那可是兩代人的偶像。農村出身,三年補習,北大離職,帶領中國留學生,走向世界。結核住院,三百本書,路邊廣告,爲了公司,差點倒在酒桌上。這就是創業精神,在其他幾個競爭公司上,我們依舊可以看到這種精神的延伸。



用研究經費,去獵聘對方公司的人才。收集自有員工的資源,給予傾斜。能被挖走的人,依舊會被他人挖走,如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被幾個人所持有,那麼公司的護城河又在哪兒?又該如何進入新一輪的競爭。



缺少挫敗經驗的同時,錯失的也是改進的機會與能力。如果這些能力通過資金都可以佔據,成就自我的話,這個世界最精銳的科技公司應該是銀行吧。



功不唐捐,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包括你跳躍的那幾步。



小城雨田


2021/4/2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