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为管理变革》一书发现一只潜行的巨兽

中美贸易冲突

很多人对华为的理解,多半是因为中美贸易冲突,直接躺枪的华为遭到美国的全面围堵。这件事情其本质是两个国家的碰撞,只是表现在了企业身上——华为。

为何偏偏就拿华为开刀呢?这个事值得我们思考。华为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它有什么魅力就值得美国公开翻脸,还撕开了自己一直打着“公平”幌子的旗号,毫无底线卖弄人权。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一盘非常大的棋,小人物很难看的懂,我们要相信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的眼光和魄力,一定能带领中国重新“站起来”。

对华为,我也是更加的好奇了,但对它了解的还真不多。华为是一家国内通信设备生产制造企业,技术产品能力非常强,企业规模上万人,多元化的一家跨国企业。业务分布在很多国家,有很多国家都有华为分部,大量的研发设计人员。华为老大任正非原来是国企领导,后来被迫下岗开始创业,自己一直带着三个孩子一路在深圳打拼。真是不容易。华为还是一家没有上市的跨国企业,机会是全员持股,员工能够得到公司盈利分红。

华为与我的擦肩过往

但对华为,我还有个不一样的经历。毕业实习工作,我进了南京的软通动力,了解这家公司的人基本能猜到我的情况,被外派到华为南京研发中心,当时这两家公司离得很近,都在花神庙那块。我在里面实习了4个多月时间,一直到我毕业就离开软通也就离开了华为。华为这边的老大留我,包括软通的老大也是,但是我一心离开没有任何挽留的余地。

人力外包让我非常抵触,怀疑自我和世界了都。

人力外包方式的工作,让我感受非常差,非常差,在南研所那边外包人员和正式员工是分开坐,严重的区别对待,不论是开会还是做事或其他等等,都能感受到很强圈外人得“态度”。这同我心中把事业看第一位的心态,产生的一种恨苍天的无力感,直接就裸辞了。

裸辞,刚毕业时年轻气盛,现在回头想想当时太冲动了,不然也不会有在上海吃的种种苦。不过,上海的苦对我也是一种莫大的成长,人生就是这样一环套一环,没法回头只能迎面而上。

我的读书笔记

回归正题,最近刚看完吴晓波的《华为管理变革》一书。

这是一本专门聊华为成长史的书,一家企业的自传,是吴晓波对华为高管采访回忆的总结,也是他思考的结晶。不能说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道理,特别特别厉害什么的。应该说这本书在讲华为自身发展中遇到问题并努力寻找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任何一个企业家学习。比如说敢花费重金向世界级企业IBM请教,并请他们来帮助华为变革转型。这个决定没有非常大的魄力可不行的,一般人绝对干不出来。

没看这本书之前,对华为的发展历史丁点不了解。看完之后,心中越发觉得华为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下面分享一个表格,是华为员工和销售收入历年的增长情况。

年份 员工数(名) 销售收入(亿元)
1987 14
1988 20
1989
1990
1991 50
1992 270 1
1993 400 4
1994 8
1995 800 15
1996 2500 26
1997 5600 41
1998 8000 89
1999 15000 120
2000 220
2001 225
2002 221
2003 22000 317
2004 462
2005 667
2006 664
2007 81000 938
2008 87502 1252
2009 95000 1466
2010 110000 1825
2011 140000 2039
2012 2202
2013 150000 2390
2014 160000 2882
2015 170000 3902
2016 180000 5216

1988年我才出生,任正非就已经带着20人在电信领域创业了。虽然他们早起就是一家代理香港设备在大陆卖的销售公司,但是那个时代在香港和大陆两边做生意的又有几个人呢,香港那个时候还是英国人在掌管。

真的是人民日报说的对,“时代下的马云”,也是时代下的任正非,他们是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是较早觉知并勇敢实践的人。

这本书还有亮点,让我为之一惊,“华为公司基本法”和“IPD、供应链、财经、人力资源等系列变革”。

华为的成功的秘诀

现在来看很多方案好似是很平常的,在如今的科技公司或多或少都是如此,只是规模程度有些不同罢了,但是华为那个年代可是20年前哦,他们真的是走在时代的前沿。也许是他们的模式被分享到了很多企业,不管是工具还是文化制度,随着人员的流动在不停的分享传播,这也说不定的。但是有一点是与众不同的,华为员工的规模在1999年已经有1.5万人,真想问1999年有几个公司能有这么多员工的,还是一家民营企业。

还有这个“基本法”,这是一种创新,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巨大的创新。这是我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胜利的最核心能力,被任正非带到了企业管理中去了,这个可真不是每个企业能够学到的。当然国内还有一家跨国企业和华为的“基本法”一套思路,就是如今全球汽车玻璃生产企业前三的福耀集团,就凭一首“福耀之歌”就能和“华为公司基本法”一拼高低。

他们这一代企业家,是时代下成就的一代人,更是学习是党的一代人。

从群里心理学角度来看,华为也好,福耀也罢,在群体特性理解与掌握运用上,他们这些企业家绝对的高人一等。就像中国能控制好疫情一样,只有中国能让整个国家下一刻停下来,还有谁能做到——中国特色。推荐你去看看《乌合之众》

这本书推荐4颗星,归为“读眼界”一类。

学习一家跨国公司的变革经历,肯定吃不了亏,很多思想和方法在未来能够给自己产生大的助益,同时对开悟也有很大帮助。

读这本书还有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吴晓波在写书时感觉很难拿到华为相关的资料,就算是对华为前高管的采访,也是要经华为公司的同意。关于华为有一种神秘感,仿佛它不想被人知道一般,刻意低调前行。

往期荐读

推荐专辑:阅尽书卷·读书

关注连载,带你提升自己认知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