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6 溺愛不是有效教養

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寶貝,爸媽甘願無條件地給予孩子自己的一切,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都盡心盡力地滿足他們,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看到孩子經受一點困難。

但是,倘若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那就變成了溺愛,將難以好好地教育孩子,也無法教育出正直、健康、快樂的孩子。

溺愛——用全方位的愛把孩子包圍起來,猶如一個溫室的花朵。

1、孩子成爲家庭的中心

當下的家庭大多數是父母、祖父母等孩子構成的一個家庭。因此,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於孩子身上,你方唱罷我登場,爲了孩子高興,好喫的、好玩的都優先給了孩子,大人們齊心協力把孩子當了家庭的中心,成了家裏的小太陽。

2、輕易滿足

能夠獲得所需要的一切,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得到極其容易,使孩子不知道珍惜,甚至會極度浪費,只要不細化就把東西扔了,丟了。

只會追求自己的物質享受,不關心父母以及長輩,不會體貼別人;沒有經歷獲取的過程,所以沒有忍耐和喫苦的精神。

3、沒有合理的生活習慣

整個生活時空沒有規律,喫飯、睡覺、學習、娛樂想怎樣就怎樣,看電視、玩手機沒有節制。沒有學習的動力,更不會專研和探索未知事物,對於功課應付了事,有的甚至都不做功課。

4、習慣於指使大人,任性且蠻狠

既然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他就會指揮大人做這個做那個,不會明辨是非;以自我爲中心,以自己的想法爲主導,無法培養出責任感,父母教養中的威信也蕩然無存,根本不能要求孩子遵守基本的禮儀和規則。

5、包辦代替

父母往往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以至於替孩子做本應由他自己完成的事情。例如,穿衣戴帽,全部由父母決定並且起牀後都由父母幫忙穿衣服,連鞋帶都交給父母負責;上學、放學書包都不是自己背。在家從不動手參與家務勞動,自己書包的整理,書桌的整理都是父母負責。

父母的愛詮釋爲替孩子做事,從而逼迫孩子放棄學習如何做家務和參與家庭事物,不懂得勞動的辛苦,也不會減輕父母的負擔。

所以,孩子也不會養成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喫苦耐勞的優良品質。

6、處處保護,時時跟隨

爲了絕對安全,父母無時無刻地看着孩子,從不讓孩子獨立出門,也不允許和其他小朋友玩。

由於父母的袒護,造成孩子在家裏橫行霸道,但在外面卻變得膽小怕事,無法融入集體生活。

孩子不能離開父母半步,總是依賴父母,也給他貼上懦弱的標誌。

父母溺愛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難以實施有效教養,只能採用哄騙、順從、遷就等方式,從而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時機。父母及長輩的溺愛,形成了孩子的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後果就是孩子的性格扭曲,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交往的關係,最後爆發一次又一次的衝突,留給孩子的是更大的痛苦和不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