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今晚看這本書也是因爲魚哥在課程第二節裏面提到練文筆,他選擇模仿盧思浩老師的寫作風格,最後就是不斷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

昨晚已看完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一時想不起來下一本書是什麼?又重新去聽課才找到原來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

然後就在微信讀書上找到這本 ,上面顯示魚哥也是看的這本。

說實話那序我有點看不懂 ,應該是自己的境界還沒到位吧 !

不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確實很好,言辭精簡、文筆清麗,文章通俗易懂且富有真實情感。慢慢讀來讓我心中逐漸平靜。

喜歡他的文字,能讓人心平氣和。轉眼一個半小時過去了,我靜靜的跟着作者的思緒萬千。

說不出他的哪裏好 ,但知道這種感覺讀起來 很通透又舒服 。

纔讀了開頭的11篇,但我不由自主的喜歡上他的文字了。文字優美,不虧是以“美文”創作突出的散文家。

我決定以後沒事就常讀他的文章 ,這也算是爲自己加強文筆吧 !

在這11篇中有背影、荷塘月色等著名散文,這可是小時候課本上必背的佳作呀!

樸素的語言,平淡生活中細緻入微的描述,短短几個畫面就體現了父愛如山。

他這篇背影寫的卻是極好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缺少一雙發現愛的眼睛 ,有時候父母的愛就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 。

這讓我聯想到在這個浮躁的社會 ,太多人忘了父母。太多人習慣一味的索取 。有些人出來社會後還是在啃老。

中國式的父母很多習慣爲兒女付出 ,年輕的時候爲了孩子有個好的生活條件 ,拼命在外面賺錢 ,不捨得爲自己花錢,只盼望着過年團聚,然而捨得給兒女買東買西。

盼望着孩子長大 ,希望他們一個個成龍成鳳。但小孩長大一個個離開他們,他們還是在拼命掙錢只爲兒女以後過的好,比如說爲兒女存買房買車錢,甚至是兒子的老婆本父母都得準備好。

唉!可悲可嘆呀!一輩子都是在爲兒女而奮鬥 ,到老了終於可以退休的時候還得帶孫子 ,有時候帶孫子還得自己掏錢,兒女卻到處玩。心安理得剝削父母。

有些候看着真的想不通 ,這是爲啥呀?那累死累活的一輩子,兒女臨老會感恩的還好能享受天倫之樂,不感恩的自己可受罪了。

我覺得大多數中國式的父母真的是付出太多,希望我們這些爲人兒女的能感恩。

有時候我們一點點的感恩行動會讓他們心中有慰藉。不要當我們失去他們的時候才明白 。

平常多陪陪他們,不要嫌她們煩,出來工作後報喜不報憂 ,學會成長 。你要明白當你成年踏出社會這一步時,你就要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 ,你不是父母眼中的小孩兒了  ,他們在慢慢變老 ,你慢慢是家裏的一家之主 了。

不要再做啃老族,做爲成年人該承擔的責任不能推卻,願我們每個人真正的做一個獨立自主的成年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