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本《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曾经拍过同名的电影,并且花大钱找久石让写了同名曲,后来还被用在《让子弹飞》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太阳照常升起》还是海明威的书名。应该说,是海明威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用这样的题目给自己作品的命名,但这三个同名作品——电影,交响乐和书——我都不懂。却又都能隐约感到其中的能量。

  至于海明威的书《太阳照常生升起》,算是最不知所云的了。

  封面上写着“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做营销。为什么不是“我们”而是“你们”呢?难道是中文出版人并不属于“迷惘的一代”?什么是“迷惘的一代”呢?

  书里写得都是生活而已。准确来说,是上流社会出版业界人士的生活,甚至有点像海明威自己生活的写照。

  我觉得海明威是很通人情世故的,无论是在那个时代的美国,还是法国,做一个悠然自得的中上层人士是一件现代人都会羡慕的美事。

  这样一本看似描写平静生活的书,被作者的“冰山理论”神秘的包装起来。我承认,他造了一座冰山,一座生活中便存在的冰山。

  《两小无猜》里说过一句类似的话,“成年人的生活就像汽车上的迈速表,明明可以开到一百八十迈,但却要限速在六十迈。”《摇滚红与黑》里的于连也唱过“pas les menus plaisirs , pas les petits désirs , les privileges”。无论是想要享受人生的激情,还是继续想向上怕爬的欲望,我觉得海明威都有,那套社会规则里的很多人也都有。于是,原本还不赖的现实生活,在更高的欲望面前就显得很小,很像那座露在水面上的冰山了。而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差距,也让我感受到了“the sun also rises”的无奈。所谓迷惘,就是这个吧?

  后来的《老人与海》,我理解为是生命在激情中的诠释。当初这两个作品风格差异如此巨大,也着实让我震惊了很久,不过最近觉得应该可以解释得通了。

  我对这些作品向来是不求甚解的。一是因为我确实愚钝,二来是三分钟热度又很懒惰。刚看完半本《太阳照常升起》就忍不住来写书评,然后把书放到一边了。这样不太好,但我可能也不是特例。

  一本书,一本小说,不是在写激荡的剧情,也不是教你如何做事的工具,只是一本适合在静谧温暖午后随手翻一翻的书。甚至很多时候我看到书中对巴黎景物和咖啡厅的描写,都觉得这是流水账般的旅行指南。这对于忙于世事,整日焦虑不堪的我来说,确实很难再多翻一页了。

  不过也正是因此,如果我并不在意水面下的冰山的话,这本书还是一本不错的消遣读物,阅读的时候真能感受到内心平静了许多。毕竟生活本身很累了,我不想替别人操太多心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