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喝飲料的小朋友



        節假日聚會多了,難免會遇見各種各樣的人,包括小朋友。

        這個小朋友上次看見的時候差不多一歲多一點,人雖不大,可是手機卻玩得很溜,在熱熱鬧鬧地刷着抖音。周圍的人很好奇這麼個小寶寶怎麼能這麼厲害,孩子爺爺樂呵呵地說:“嘿,不要看他年齡不大,精得很。你要是不給他玩,拼命地鬧,連開機密碼都會自己弄,聰明着呢!”老人家爽朗的笑聲中掩飾不住的得意。拿着手機的娃兒安靜了許多,不再鬧騰着要出去玩,年輕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終於好好地吃了個飯。

        現在的他,差不多快要兩歲了吧。這一次,他往寶寶椅上一坐,就開始鬧着要喝飲料。孩子爸爸趕緊打開桌上的一瓶橙汁,滿滿地給他到了一杯。他一見,頓時喜笑顏開,兩隻小手“砰砰砰”地敲打着桌子。孩子奶奶看着可愛的孫子笑得合不攏嘴,連連鼓勵:“寶寶,乾杯,乾杯!”小傢伙孺子可教,眨眼功夫杯子見了底。“還要,還要!”桌子又“砰、砰、砰”地響了起來。“剛剛在家喝了好多了,現在只能喝一杯。”孩子媽媽給了爸爸一個大白眼,從奶奶手裏奪過杯子。“哇……”孩子呼天搶地哭了起來,孩子爸爸趕緊拿起飲料瓶給服務員使了個眼色,讓她拿走。“沒有了,沒有了!”孩子聽爸爸這樣說,拿眼睛掃視着我們。於是,桌上喝飲料的人竟然不約而同地舉起杯一飲而盡,然後又異口同聲起來:“沒有了,沒有了!”孩子哪肯善罷甘休,繼續“嗚啦啦”地哭。無奈,孩子母親抱起他哄到:“我們出去找找看,好吧?”孩子這才停止了哭泣,趴在母親肩頭,委屈極了。過了一會兒,他們回來了,孩子媽媽說:“對吧,所有的飲料都沒有了,咱們不喝了……”娃兒這才徹底死了心,坐回寶寶椅,玩起了手機。孩子爺爺知道我是老師,回過頭跟我打招呼:“我們家寶寶上一年級的時候就要去麻煩你了啊!”我一聽,嚇出了一身冷汗:這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孩子,還真不敢接手。

      爲了一杯飲料如此興師動衆,其實大可不必。曾經,我看到一位父親的處理方法就非常值得借鑑:一落座,孩子看着桌上的一瓶可樂兩眼放光,周圍的人都讓孩子父親趕緊倒一杯給寶寶。可是,這位父親並沒有立刻給孩子“滿上”,而是講起了條件:“寶寶,飲料咱們可以喝幾杯?”“一杯!”孩子舔了舔嘴脣大聲回答。“喝完一杯能不能再要?”“不能,寶寶只能喝一杯!”孩子乖巧地和父親一問一答。我明白,這一定不是父子倆第一次“講條件”,孩子早已經習慣了父親對於自己的“約束”。這時,父親開始擰開瓶蓋給寶寶倒了一杯。那孩子的眼神,充滿了期待和喜悅,彷彿那不是一杯可樂,而是一杯“神仙水”。很顯然,這個孩子在一杯飲料中得到的快樂、滿足和幸福,肯定是大於第一個孩子的。一直到散席,這個寶寶都沒有開口再要飲料。當別的大人逗他“再來一杯”時,他瞪着圓溜溜的眼睛一本正經地回答:“不行,寶寶只能喝一杯。”我默默地在心中讚歎:眼前的這個四、五歲的男孩,簡直就是大人們自律的榜樣啊。

        餐桌,其實是最好的課堂。一個孩子能否控制自己的慾望,決定了他今後的人生是否更加幸福。如果能從一杯飲料教會孩子有舍有得,難道不是大智慧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