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沙家浜看見了武大郎?



        沙家浜景區有一條老街,不長,幾分鐘就可以走個來回。兩邊的店鋪裏也不是十分熱鬧,午後陽光下,室內懶懶散散的工作人員隔着老遠地瞧着我們這些遊客,彷彿興致也不高的樣子。幾個班孩子的到來,整條街一下子被塞滿了。他們感興趣的是奶茶店、冷飲店,於是幾家店鋪前瞬間堆滿了小顧客,其他的小店依舊是門可羅雀。一個賣爊雞的大嬸拿着蒲扇或者蒼蠅拍,擡頭看了我一眼,有氣無力地喊起來:“爊雞,正宗的沙家浜草雞……”她的聲音和她面前一堆堆燒雞、雞爪一樣,在烈日下漸漸失去了新鮮和活力。

        突然,路邊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黃色頭巾、藍色小褂、白色圍裙,身材矮小、面色蒼老,這不是大名鼎鼎的武大郎嗎?這位“武大郎”大概是穿得太多了,有點熱得慌,正卸下了擔子擦汗呢。他見我們走過,連忙打招呼:“炊餅,武大郎炊餅,好喫得很。”說實話,以前在山東旅遊時,確實滿懷好奇地在另一位“武大郎”的手中買過炊餅。那炊餅的味道並沒有我想象中的好喫,個人覺得不如黃橋燒餅,甚至不如家鄉小巷子裏爐子裏烘出來的擦酥燒餅。因爲在《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古典名著中都有關於“武大郎炊餅”的描寫,它的名聲實在是響亮了。所有人大概都如我一樣吧,對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又或許我並沒有買到特別正宗的,所以才覺得不好喫。總之,以後再看見“武大郎炊餅”,我都沒有動過心。

        可是,這著名的魯西小喫,爲什麼會出現在沙家浜呢?江蘇常熟沙家浜旅遊風景區,位於明媚秀麗的陽澄湖畔。沙家浜“四色遊”久享盛譽,那就是以傳統教育爲主題的“紅色教育遊”、以觀光休閒爲內容“綠色生態遊”、以品嚐水產爲特色的“金色美食遊”和以古鎮文化爲亮點的“影視文化遊”。這一切,哪裏和武大郎有半毛錢的關係?此次出行,除了“紅色教育遊”讓人印象深刻,“綠色生態遊”“金色美食遊”“影視文化遊”一點影子都沒有看到。沙家浜景區的沒落卻清晰的顯現出來:我們沒有看到京劇《沙家浜》經典片段的表演,倒是遇到一羣票友自娛自樂吸引了很多遊客;景區裏的幾處戲樓看上去全部年久失修的樣子,可能已經好久沒有使用過了;大名鼎鼎的春來茶館正在“大興土木”,不知道是不是經營不善導致的“裝修升級”……

        歷史與文化,是先輩留給我們最強大的遺產,可以告訴我們來自哪裏,去向何處。武大郎走進沙家浜,是時空的交錯還是人文的衰退,我無法做出正確判斷。我們教給孩子的,應該是原生的美好,而不是混搭的繁華。我只希望,孩子們想起沙家浜時記起的是京劇《智鬥》,是陽澄湖大閘蟹,是碧波浩淼的蘆葦蕩,是熱血澎湃的革命鬥爭……而武大郎,還是回到自己的老家去發光發熱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