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一碗螺螄粉的故事(2)

十一長假的前一天,我趕上了多年沒做坐過的綠皮車,前往湖南懷化。

懷化是離我要去的湘西大山最近的一個通火車的城市。

按照小黑的指示,應該到了懷化後我還得要做十個小時的長途汽車才能到鎮上,再坐幾個小時拖拉機或者老鄉的車才能到獨坡村上。

長途跋涉,路途顛簸,不必言說。

等我到了村小學,跟校長和幾個支教的老師打過招呼,才仔細看了看他們的環境。

支教老師的居住環境差,因爲是臨時安排的。可當地老師的生存環境也是百象橫生。。

就像在上一篇裏說過的,支教老師很多事過場,本地的老師,有編制和沒有編制的代課老師纔是這些留守兒童常年教育的基本水平體現。

獨坡中心小學建址在獨坡村,算是周圍五公里以內設施較全的學校了,中心這兩個字不是白叫的。

這裏說設施,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電腦機房,運動場,圖書館。我說的設施是:宿舍裏有牀;學校裏有個廚房,有個大嬸做飯;課室裏有桌椅;一年級到五年級是分開班級上課的;老師有辦公室。

是的,基本學校設施。

不過讓人感慨萬千的還是小學生的宿舍:小學一年級就住校了。很多孩子其實還根本不會照顧自己。

陰暗潮溼的宿舍裏,大通鋪是十幾個女孩子的宿舍,因爲他們的村子離這裏比較遠,父母又外出打工,沒有人照料,就住到了學校裏。

十一的時候,其實山裏已經開始冷了,但是孩子們還穿着拖鞋或者涼鞋,家裏有大人的或者條件好一些的,生活上就好些。

但很多,都是早早要當家的孩子。

沒有大人照顧的時候,女孩子普遍比較乖巧。她們很願意和支教老師玩,經常來支教老師宿舍找老師聊天。喜歡聽老師講外面的世界。

男孩子比較兩極化,性格孤僻的很不喜歡說話,調皮搗蛋的就各種跟老師開玩笑,其實和我們小時候一樣的。

只是他們喫不飽,穿不暖。

小黑來獨坡小學2個月,就把自己帶的錢花光了。支教老師沒有工資,但是住不用錢,喫的話----我也是看了才知道----是學生們送米送菜。

有天週六早上,我們出去徒步,下午回來的時候,門口放了一堆菜和一小袋子米。小黑和陸老師說,肯定是xxx送來的。

xxx是陸老師五年級班裏很安靜乖巧的一個女孩子。家裏還有一個妹妹和爺爺,爺爺常年臥病在牀。

剛纔說到小黑兩個月把錢花光了,其實生活在山裏沒什麼花錢的地方,即便是去集市買肉,老鄉也知道是支教老師,很多時候不肯收錢。

人心淳樸,是真的善良。

小黑剛來的時候爲了多多親近孩子們,就經常給孩子們買喫的喝的,用好喫的來跟孩子們套近乎,求做朋友。

這也是他後來錢花的特別快的重要原因。

有次小黑找了幾個男孩子聊天。問他們,覺得什麼最好喫?

有個孩子想了想,說最好喫的是碗裝方便麪!

我們聊起這件事的時候,總結原因,應該是每到過年外出打工的父母回來的時候,包裏的食物大多是火車上或者路上沒喫完的碗裝方便麪。

在孩子的印象裏,喫碗裝方便麪,意味着和父母團聚,一年或者幾年才一次,彌足珍貴,印象深刻,這種思念物化了以後,就成了對碗裝方便麪的執念。

最好喫的不是碗裝方便麪,是近距離看着爸爸媽媽,然後喫着方便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