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想要的迴應講清楚

昨天晚飯時,和老媽痛痛快快地吵了一架,然後帶着不痛不快的身心去公園跑了六公里,完了回來當天夜裏就頭痛欲裂,發燒了。

老大不小許久沒發過高燒了,燒這麼一趟還真有蝕骨灼心之痛,痛得睡不着喫不下的時候,疼痛的腦殼裏就會偶爾閃現出一個自我反思的問題:爲啥明明心裏是很在乎對方卻要矇蔽愛意,明明目的又不爲指責卻總惱怒指責?

《非暴力溝通》書裏有寫:也許我們並不認爲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就比如我和老媽的吵嘴,起因一個菜式建議的小小話題,卻發展成斗大聲宣泄着心中不滿與委屈的不中聽的話。於是形成暴力溝通。

我們倆衝動之下的語言和表達方式雖說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比如吼出平日裏的煩躁希望得到感同身受的理解等,卻忽視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終導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

指責、批評、評論往往暗含着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求。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做出積極的迴應。

也就是,我們要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首先應該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而藉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要求;其次要用全身心傾聽,我們常常急於提建議,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感受,但傾聽他人有助於對他人的理解和接納,爲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

如引發爭吵的菜式話題,雖然我有清楚我想要的,說了希望老媽以後儘量不要用豬肝做包餃子的餡料,但沒有體察老媽的心情,畢竟她已經努力爲我們料理並且豬肝做餡她也就近期操作了一次。爲了讓老媽舒心接納,我可以更主動表達對她的理解與建議,而不是單方面的期待而容易被誤解爲暗含着批評或嘲諷。或許可以這樣好好對她說:我希望你對自己好點,不要太節儉,買菜錢我管夠,要喫得有營養多樣化點,一些多油高膽固醇或者不新鮮難料理的食材比如豬肝這些就儘量少喫……

在生氣時我們天然地就會埋怨、批評、指責、挖苦、嘲笑他人,有時候甚至將這個作爲勇敢的標籤,但實際上這會把自己的生活給搞砸了,會讓自己生活在一個痛苦的情感和精神暴力世界中。

所以,可以努力自覺地在每個關鍵時刻都深吸一口氣,去觀察,去感受,去理解,去請求,用真誠的傾聽和反饋去打造自己豁然開朗的人生境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