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歷史書上沒有講的故事—夏朝

如果要中學生評選他們覺得學起來最沒用的的科目,我想排名第一的肯定是數學,畢竟數學始終要面領着“你買菜還要用函數嗎”的拷問。

那排名第二的科目,我覺得應該是歷史了,理由也很簡單: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有些都過去幾千年了,學它有什麼用,難不成還能改變歷史?絕大多數同學對歷史課的印象應該是記不住的紀年表、背不完的大事件、永遠都分不清的“影響”與“意義”,簡直是深惡痛絕恨不得把編者的醫保卡給打飛!

其實問歷史有什麼用,就像這幾年網上問的“考古有什麼用?”一樣,答案當然是:有用啊!那作用可大了去了!怎麼可能會沒用?沒用也不會是北大的王牌專業啊!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我認爲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人們對歷史瞭解的太少了,有不少人的歷史知識可能也就是初高中歷史教科書上講的那些內容。而且咱們當年學的歷史書已經是把歷史上的大事件刪了又刪、簡得不能再簡的結果,所以學起來會有一種很強的割裂感。我不是指責教材編的不好啊,人家編者也是照顧咱當時的智商與理解能力。

可是除了書上寫得內容,還有許多歷史事件是值得更多的人去了解的。所以我打算以初中歷史課本爲線索,講講那些教材之外的故事。別問我爲什麼不講高中歷史書,我當年是理科生······

至於學歷史有什麼樣的用處,以後再聊,今天先講故事。



翻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歷史書,如果按照順序的話,第一節課應該講講古人類,可老祖宗的歷史太久遠,動輒就是上萬年的時間,真要講起來還要牽扯上考古學,古生物學等一大堆內容。三皇五帝是華夏文明最早的信仰,可他們的故事神話色彩太濃,爭議還很大,光“三皇五帝”是哪幾位都有好幾種說法。

所以第一節課,我打算從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早期國家的建立”開始講起,也就是大禹建立夏朝的故事。


在我看來,大禹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分水嶺式的人物;除了因爲他是中國歷史上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的分界點,在故事風格上,大禹之前與大禹之後也有很大的差異。在大禹之前,包括禹本身的故事都更像是浪漫的神話傳說,而在禹之後,就彷彿衆神突然間都從人間回到了天界,神話的色彩淡了不少,故事也變得寫實起來。

傳說大禹用了十三年的時間治服了滔天洪水,在治水之後,大禹憑藉着莫大的功績,又爲人賢德,成爲了舜帝的接班人,並且在舜帝年老後接受禪讓成爲了新的天下共主。


但不是所有的部落都臣服於禹這個新王,比如南方的“三苗”部落,也有說法說是在西北方。三苗是華夏上古時期的部落,與共工、歡兜、鯀並稱爲“四罪”。早在唐堯時期,三苗就因爲不服堯帝的統治而犯上作亂,後來被堯帝平定。等到舜帝統治時期,三苗又不服,又發動了叛亂。結果沒想到舜帝是個更狠的人,不僅平定了三苗,還順帶把共工、歡兜、鯀一併收拾了,這就是傳說中的“舜平四罪”。

大禹即位之後,三苗不願臣服又雙叒叕跳了出來,於是大禹與三苗展開了一場長達70天的大戰。或許是不想再讓三苗像堯舜時期那樣在反覆橫跳,禹此戰不僅直接射殺了三苗的首領,還把三苗這一部落直接趕出了中國的歷史線,古籍裏幾乎再也見不到在這一事件之後關於三苗的記載。

鞏固自己的權位之後,大禹在塗山會盟天下諸侯,四方的諸侯紛紛來此朝見,史稱“塗山之會”,此次會盟也被認爲是歷史上夏朝的開端。塗山在今天安徽省蚌埠市境內,蚌埠市的宣傳標語就是“禹會諸侯地,南北分界線”,你坐高鐵路過蚌埠的時候可能就會收到這樣一條短信。

塗山大會之後,諸侯們爲了表達對大禹的敬意,常常來到大禹的都城——陽城進獻青銅,結果青銅送來的太多,大禹便將這些青銅鑄造成了九鼎,還將天下劃分爲了青、冀、兗、豫、徐、揚、荊、梁、幽九州,一鼎代表一州,九鼎也就成爲了天下的象徵。後來圍繞着這九鼎還發生了許多故事。(楚莊王默默地點了贊,秦武王罵罵咧咧地退出了羣聊)

大禹即位十年之後,於東巡途中,逝世於會稽,也就是今天地浙江紹興會稽山麓,那裏的“禹陵村”現在還有着200多位姓姒的村民,據說他們是大禹的後裔(大禹姓姒,如今全國姓姒的人僅有一千多人),世代爲大禹守陵。


有些歷史書上說,大禹去世後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了兒子,“公天下”自此變成了“家天下”。但實際上大禹並非將位置傳給了啓,而是指定了東夷族的首領皋陶爲自己的繼承人,打算自己年老後像堯舜一樣將首領之位禪讓給皋陶。可惜皋陶的待機時間不夠長,不久之後就去世了,大禹只好選擇了另一個東夷首領伯益作爲繼承人。

大禹去世後,本來應該是伯益繼位,可是諸侯們認爲伯益輔佐大禹的時間不長,啓不僅爲人賢德,又是大禹的兒子,於是一個個高喊着:“這可是我們的先帝大禹的兒子啊!”跑到陽城拜啓去了。伯益也覺得自己無法服衆,便將首領之位讓給了啓。這是《史記·夏本紀》的記載。

另一種說法是,伯益繼位之後,按照傳統給大禹守陵三年,但是啓心裏面很不平衡:“我老子留下來的天下憑什麼讓你給白嫖了!”,於是便乘伯益守陵期間殺死了他自立爲王,堪稱史上最早的篡位。還有一種說法是以啓爲首領的幾個部落不服伯益的領導,聯合起來攻伐伯益,擁立啓爲王,所以也有觀點認爲啓纔是夏朝的開國之君。這三種說法哪個是真我們無法得知,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公天下”從此變爲“家天下”。

啓規定夏朝的君主,在世時稱“後”,去世後稱爲“王”或者“帝”,所以夏啓也被稱爲後啓。

不過夏啓想要鞏固他的統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老爹當初功績那麼大,德望那麼高,照樣有人跳出來表示不服,夏啓功績不如他父親,德望也差了一些,所以剛即位沒多久,就有一些擁護禪讓制的部落,以及東夷的一些部落聯合起來要討伐啓。他們以有扈氏爲首,聲稱夏啓的王位來路不正,夏啓則聲稱自己的王位是“恭天行”!

記住這句話,一千年後還要考的。

兩軍在一處名爲“甘”的地方展開決戰。戰前,夏啓發表了名爲《甘誓》的戰前動員演講,鼓舞了全軍的士氣,又爭取到了中原諸侯的支持,最終憑藉着兵力優勢打敗了“有扈氏”,隨後夏啓在陽瞿會盟天下諸侯,鞏固了自己天下共主的地位。

但是夏啓的王位畢竟是從東夷那裏得來的,這個樑子不是打贏一仗,或者開個大會就能輕易解開的,此後夏啓爲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常常與東夷部落發生戰爭,直到他去世都沒有解決與東夷的矛盾。

啓去世之後,他的長子太康繼位。與夏啓不同,太康完全沒有他父親的才能與手段,整日只知狩獵遊玩,不理朝政,不過他還是解鎖了一個歷史第一的稱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昏君。

在太康的禍害下,夏朝的權威是一天不如一天,這下可讓老冤家抓到機會了。

羿是東夷部落中有窮氏的首領,這一部落與夏人交往密切,還與夏人進行通婚,所以當太康在禍禍夏朝的時候,這個部落就受到了不少夏人的支持。羿抓住了夏朝日漸式微的時機,不斷把自己的勢力向夏朝中心挺進,最終乘太康外出遊獵時奪取了王位,歷史上將這一事件稱爲“太康失國”。羿也因此被稱爲后羿,不過這個后羿不是傳說中射太陽的那個后羿,據說這個后羿的射術也非常精湛,可能是傳說中后羿的原型。

后羿奪權之後沒有立即自立爲王,而是將太康的弟弟——中康推上了王位,自己則當起了“攝政王”。中康去世後,后羿又把中康的兒子——推上了王位,相不願生活在後裔的控制之下,就逃到了和夏朝君主同爲姒姓的部落斟鄩(xun)氏中。

后羿一看,傀儡都跑了,那這攝政王當着也沒什麼意思,乾脆去掉了攝政兩個字,自立爲王算了。可沒想到太康不理朝政的症狀居然還會人傳人,后羿稱王后每天也只顧着遊獵,對朝政一概不理,還廢除了一批跟隨自己的忠臣,最終他的國相寒浞致敬了一波他自己,乘他外出遊獵時奪取了王位。

寒浞奪位後,因爲害怕流落在外的夏王相對自己產生威脅,就派自己的兒子攻伐斟鄩氏和斟灌氏,殺死了在那裏躲避的夏王相,但相的妻子成功逃脫,並生下了相的遺腹子,未來將光復夏朝的——少康



少康長大後,先是在有仍氏部落做掌管牧業的“牧正”,寒浞聽聞後,又派自己的兒子前來追殺少康,爲躲避追殺少康只得又踏上逃亡之路,一番顛沛之後逃到了有虞氏部落。有虞氏是舜帝的後裔,首領虞思見少康儀表堂堂又頗具個人魅力,有其高祖大禹的風采,因此非常喜歡少康,就讓其做了部落掌管飲食的“庖正”,少康在此期間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發明出了最原始的釀酒術。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了,酒祖不是杜康嗎?剛剛忘記說了,少康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杜康,就是被稱爲“酒祖”的那個杜康(關於杜康的身份還有其他說法,在此採用夏王少康的說法)。虞思也因少康的才華對其愈發喜歡,便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他,還將一塊名爲綸邑的城池送給了少康。

但人家少康可不是釀釀酒就知足了,憑藉着得到的土地和人口,少康開始謀劃復國的事業。面對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寒浞,少康並沒有無腦硬莽,他首先與仍然忠於夏朝的部落取得聯繫,隨後又收攏斟鄩、斟灌二氏殘餘的族人,聯合有虞氏,甚至是曾經后羿的部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組建自己的勢力,與寒浞展開了艱苦的復國戰爭。

經過20年的艱苦戰爭,少康最終擊敗了寒浞,寒浞被處死,其子也相繼被滅殺,統治中原近百年的東夷有窮氏滅亡。少康光復夏朝,登上王位,並在接下來在位的時間內使國家重回正規,並逐步走向鼎盛,史稱“少康中興”,這是“中興”一詞第一次出現在中國歷史上


少康去世後,其子繼位,柕深知東夷族與夏之間的矛盾,爲了鞏固在東方的統治,柕將國都進行了東遷,並且對東夷展開了多次征伐,使夏朝的版圖擴張到了東海之濱。柕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意志,徹底征服了東夷族,東夷的各個部落開始對夏王朝納貢朝賀,史稱“九夷來朝”。槐的曾孫,第十一位夏王不降在位長達59年,在他的治理下夏王朝的版圖達到最大,國力也被推到了巔峯。

可惜夏王不降英雄了一輩子,卻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孔甲。不降去世前,覺得自己的這個兒子實在難堪大任,就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也許是夏王朝真的氣數將盡,王位在兜轉了兩代之後,居然又傳到了孔甲的手上!

孔甲之前,接連幾任夏王都可謂是優秀卓越的君主,可是一到孔甲這,果然如他父親所料拉了跨。《史記》記載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而且喜怒無常,致使國事荒廢,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困苦,周邊的部落也紛紛離棄夏朝,不再聽從孔甲的號令。立國以三百餘年的夏朝從此開始由盛轉衰。

雖然孔甲在位僅9年之後便去世,可是卻給兒子留下了一堆爛攤子,皋是一位有作爲的君主,他不願看着祖先們傳承了三百多年的基業走向崩潰,於是大膽改革,一度緩解了夏王朝內憂外患的局面,可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又天不假年,皋在位僅11年之後,便帶着遺恨離開了歷史的舞臺。皋的兒子雖然能力平庸沒什麼作爲,但是卻敢於啓用人才,父子兩人硬是給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的夏王朝強行續了口命。

但是,在夏王發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履癸繼任爲第十七位夏王,而這個人卻一腳將夏王朝的油門踩到底,頭也不回地奔向了毀滅深淵······

這個人還有另外一個更爲著名的名字——桀,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諡號。

自大禹始,夏朝國祚共傳17王,延續47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商周秦漢,幾乎是所有華夏兒女的共識。

然而,有關夏王朝的事蹟,僅僅被簡單記載於《尚書》、《竹書紀年》、《史記》等書中,或出現於《詩經》、《離騷》的幾句零星飄渺的詩句中。它們的成書年代,與傳說中夏王朝的年代相隔有千年之久;有的經過多次遺失與重整,內容早已發生改變,古本的《尚書》更是早已失傳,再加上目前還未有足夠令人信服的證據出土,這都讓史學界對夏王朝是否真實存在無法下一個準確的結論。

雖然我寫的這篇文中所介紹的故事,仍有可能只是一場流傳了三千年的傳說,但我相信,隨着對龍山文化,新砦遺址,以及傳說中夏王朝的王都——王城崗遺址以及二里頭遺址的深入發掘,越來越多的陶器、玉器等文物出土,終有一天,這些無聲的歷史見證者,會爲我們還原三千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