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初識一百三四


其一百三四

凡攻人者,非以爲名,則案以爲利也,不然,則忿之也。仁人之用國,將修志意, 正身行,伉隆高,致忠信,期文理。布衣紃屨之士誠是,則雖在窮閻漏屋,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以國載之,則天下莫之能隱匿也。若是則爲名者不攻也。將闢田野,實倉廩,便備用,上下一心,三軍同力,與之遠舉極戰則不可。境內之聚也保固,視可午其軍,取其將,若撥䵄。彼得之不足以藥傷補敗,彼愛其爪牙,畏其仇敵,若是則爲利者不攻也。將修大小強弱之義,以持慎之,禮節將甚文,圭璧將甚碩,貨賂將甚厚,所以說之者,必將雅文辯慧之君子也。彼苟有人意焉,夫誰能忿 之?若是,則忿之者不攻也。爲名者否,爲利者否,爲忿者否,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人皆亂,我獨治;人皆危,我獨安;人皆喪失之,我按起而治之。故仁人之用國,非特將持其有而已也,又將兼人。《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

有言:《尚書•大禹謨》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人如果缺乏自己的立身之根本,就很容易受內外部世界的影響和誘惑而表現出變幻莫測,狐疑不定的樣子,甚至有指鹿爲馬,顛倒黑白的行爲。同時,人與事物一樣都存在善惡之方向,治亂之結果的可能,人類更多的是通過後天的教化得到人類社會累積起來的知識和經驗的傳承,並且只有從自己的內心真正感受到信仰與成長的勇氣,感受到善良與仁愛的力量,才能使身心愉悅並釋放足以照耀四周的光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