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一本書之後,你會做什麼?

讀完一本書之後你會做什麼?是隨手把這本書扔掉,還是對書中的核心思想進行重溫或者整理?

2017年,蓋普洛公司曾對這個問題做了一次調查。該調查涵蓋了中學生、大學生、白領和企業管理層等60萬人。

調查結果顯示:43%的人讀完一遍便把書扔到了一邊,懶得再看一眼;21%的人把書放到一個醒目的位置,告訴自己有時間再看一遍,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沒過幾分鐘就忘了;20%的人會做溫習讀書筆記的工作,將有用的知識整理出來;僅有16%的人能抽時間將書中的知識以複述的方式強化認知。

調查人員得出這樣的結論:“良好的學習習慣決定着人們最終的學習效果,多數人在學到一個知識後即便能夠倒背如流,但他並不知道該怎麼表述它。也許他心裏大概知道怎麼回事,但他卻無法流利、精確地把這個知識描述出來。在時間的侵蝕下,學到的知識一點一滴地悄悄流逝,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已經完全記不起來那本書講的是什麼了。”

仔細想想,自己不就是那43%的人裏面的一員嗎!每次都會耗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天真的以爲已經把書裏面的知識給吸收完了,便習慣性地把書一扔。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自認爲已經掌握了的知識,在時間的侵蝕下慢慢地給忘完了。每次發現這件事的時候都很痛心疾首,然而事情已經過去再也無法挽回了。

《費曼學習法》這本書裏面提到一個複述的概念,並且提到複述對提高學習效率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於是我就現學現賣複述“第一次複述”這個方法來。

在很多時候都會聽到輸出這個詞,但到底什麼是輸出並不怎麼了解。《費曼學習法》對輸出是這樣描述的:“輸出就是複述你所學到並理解到的知識並讓聽者理解。”在作者看來,輸出並沒有那麼複雜,就是用自己通俗、容易理解的語言把學到的知識講給別人聽,其基本的動作就是複述。

知道了什麼是複述,那複述到底有什麼作用呢?書中給出了這樣的回答:第一、複述所讀到的知識能夠在大腦中建立長時記憶,有了長時記憶那麼我們就更容易記住這些知識。第二、通過複述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瞭解。第三、複述是主動學習,主動學習能充分調動各方面學習的積極因素,更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第四、複述的時候能夠開動腦筋,在大腦中展開聯想讓新的知識和之前的知識建立連接,促進對知識的加工和記憶。第五、通過複述能夠及時的獲得反饋,比如再複述的時候遇到想不起來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時複習強化所學到的知識。

既然複述有那麼多的作用,那該怎樣複述呢?書中給出了三種方法:首先憑印象複述。剛讀完書,即使我們有很強的記憶能力,但是也不能夠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記住。所以第一次複述的時候不要對自己要求太嚴,憑感覺和記憶能複述多少就複述多少。複述的作用是爲了記住多少東西,而是開動自己的大腦,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加工。

其次,複述中提出問題。有了上面憑印象的複述,就能知道那些複述的好,還有那些複述不出來。當然憑印象複述並不能結束,在複述的基礎之上要提一些問題,比如知識內在的結構和邏輯是什麼,我們能從這些結構中獲得什麼啓示,在自己的知識結構了有沒有類似的知識等。

最後,再複述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觀點。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須的。在前文中就提到過複述的目的就是用通俗的語言把所學到的知識講給別人聽,而且還要能夠保證讓別人聽懂。這就需要加入自己熟悉的經歷或者觀點,因爲只有這樣才能繪聲繪色地講給別人,別人也能輕鬆地領悟你的觀點。

以上就是我的第一次複述,也希望通過這個複述的舉動開啓我複述的習慣,最終成爲一個能讀書、會讀書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