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兩重天——天池(三)

昨天下午一點左右,我們又在山中小雨和漫山大霧中穿行。在彼此互相鼓勵下,穩穩當當地登上了溼漉漉的天池山。一改上次“年少輕狂”,一口氣爬山,因爲爬得太快,累得身體綿軟,上氣接不了下氣的情狀。儘管上衣是溼漉漉,褲管是黏糊糊的,但心裏還是樂滋滋的。

試問: 天池山上的流水爲何如此純淨?

一是森林覆蓋。雨滴由大大小小的植被上的小枝葉承接,學會自流,蜿蜒而下,直至長短不一的莖幹,然後又經過根條滲入泥土或岩漿,充分醞釀甚至浸泡,最終“咕咕”流出。

二是水汽上升。說實在的,大雨之後,水汽一旦上升,此種力量也是空前絕後的,因爲起碼大樹要拉扯它,山谷的風也饒不過它,就說壓制也行。拉拉扯扯也好,不想饒過它也罷,所有這些異常且有秩序的運作還不是大山自個兒私心,要讓自己的子民不至於在夏日干死枯死,還採用“借刀殺人”之術,讓風死皮賴臉地出面擒拿、制服。

在雨天,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對不會相信樹本身就是一個倒立在地面之上的“水井”。枝葉十分情願地籠罩上了佈滿小孔的黑紗,莖幹四周那些略顯粗糙的樹皮,始張終合,想盡快形成一個個狹小的小水窩,反正能承載多少算多少,最後真的沒能力照單全收,就留給黑不溜秋的根條去消納,根條又實在消納不了,就交給山坑或山澗,任它們隨意處置,一直到達水庫裏纔會死心塌地。

陳水河整理於2021.5.5上午,蘭溪圖書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