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生問題(四):如何找到價值追求

前情提要

問題一(如何升級認知),引入了“NLP理解層次模型”、“三個世界模型(現實世界、經驗世界、主體間世界)”,幫你定位自己的認知水平,找到一種升級道路,給你一個可以無限攀登的“抽象之梯”

問題二(如何解決外部世界的問題),也是圍繞“三個世界模型”展開,在現實世界或者主體間世界裏遇到一個問題,如何通過在經驗世界中建模來解決,這是人類解決一切問題的終極法門。但模型都是理性的,需要很多知識的積累,包括關於解決問題方法本身的知識、以及問題所處學科的領域知識,這些答案相信你不會太意外,因爲它們都在理性範疇之內的。從“NLP理解層次模型”的角度看,這種方式還是在第三層,能力層,只要你處於這個層次,就可以學習和應用。問題二,其實是給了你一個可以敲開混沌世界的“問題之錘”

問題三(如何解決內心世界的問題),它的性質完全不同,它僅發生在“經驗世界”之內,卻又在你的理性能研究的範圍之外,也就是說,你用任何概念可能都無法映射到那一部分經驗,但是,它卻深切的在影響你,甚至,是所有外部問題的第一因。從“NLP理解層次模型”的角度看,它也是打開第四層的鑰匙。在這裏,我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語言(注意不是模型),給你一面可能找到真自我的“自我之鏡”

問題四(如何找到價值追求),則會幫你帶着這份從容回到現實世界,準確的說是“主體間世界”(或者叫社會世界),嘗試給你一個終極攻略,你可以用它作爲依據和框架,不斷學習和實踐,不斷認清各種事物的真相,找到意義和價值,最終有一天會翻越“開悟之坡”,成爲現實世界中的黑客——覺醒者。(駭客帝國上癮…)

1 定義問題

老規矩,首先要定義問題才能開始談解法,我們要層層遞進先回答三個問題:

  1. 到底什麼是意義、價值?
  2. 你爲什麼需要意義?
  3. 你爲什麼找不到價值追求?現代人的精神困境。

1.1 到底什麼是意義,什麼是價值

辨析概念是一切思考的起點,否則什麼都聊不下去,就算聊下去了,理解也會似是而非。

在說“價值”之前,不得不先聊一個幽靈概念——“意義”,它的神奇之處在於,既無處不在,又飄忽不定,所以今天我們不能逃避,要直面它、抓到它、解剖它。

意義(significance),有點像東北話裏的“整”字,不同場景下它會變成不同的意思,可以代替很多動詞。比如“整點飯”,如果在家中妻子對你說,那就代表“做飯”,如果在外面朋友對你說,那就代表“找一個地方喫飯”。意義這個詞也是類似,我們問某一件事、某一個事物的意義的時候,我們到底在問什麼?其實就是想知道事物存在的“原因”、“理由”、“作用”、“價值”,其中的一項或者多項。

  1. “原因”,意味着需要解釋事物爲什麼發生,具有時間性、客觀性,瞭解了原因也就瞭解了事物爲什麼存在,原因是讓事物或事件發生的那個東西。比如,“杯子碎了的原因是我推倒了它”、“我成績好的原因是我每天都努力學習”。

  2. “理由”,意味着需要解釋這件事本身,是主觀的、由思維創造的,它只是用來解釋事物存在的表象。比如,“杯子碎了的理由是我觀察到它掉到地上成了一片一片”、“我成績好的理由是每次考試都考100分”。

  3. “作用”,強調一個事物,對人或事物產生的影響。

  4. “價值”,不巧,它也是一個幽靈概念,意思也是五花八門。比如有一種解釋是“意義說”,即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的意義,這明顯和“意義”造成了循環定義,所以先摒棄它。比較好的定義是“一個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翻譯成人話就是:一個事物的功能或者屬性,如果能滿足人的需要(包括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有價值。比如西紅柿生長在野外,本身不具有價值,後來人們發現了它可以觀賞和食用,我們才說它具有價值。

爲什麼你總是回答不了關於意義的問題?當有人問某一個事物發生或者存在的“意義”的時候,你得知道他到底在問什麼,原因?理由?作用?還是價值?當然,大部分情況是提問者也不清楚,所以纔會使用如此寬泛的概念提問。在工作中,意義這個問題不常出現,取而代之的問題是“做某一件事情的價值是什麼?”,如果提問者在內心把“價值”等同於“意義”(上文提及的意義說,很多人確實是這種循環認知而不自知的),那麼問題的本質沒變,這也是價值追問這個職場PUA的厲害之處。

所以爲了保險起見,你必須同時準備這些答案:

  1. 原因:xx爲什麼存在?(原因)
  2. 理由:(我)爲什麼(說)xx存在?(理由)
  3. 作用:xx能對人或事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4. 價值:xx具備哪些(對人)有用的特點,“有用”的程度如何?

這裏面最難回答的,其實不是“價值”,而是“原因”,很多原因其實是不可知的。比如世界爲什麼存在,你可以有很多“理由”,你看到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但是,是什麼觸發它存在呢?宇宙大爆炸嗎。它是否是因爲某人的意志、目的設計出來的呢,有終極使命嗎?嚴格來說,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只能說站在我們的維度上,是不可知的。

正如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中所說“世界是怎麼樣的,並不神祕,而世界存在着纔是神祕的”。爲了顯得很高級,他必須再昇華一下,使用更抽象的概念,因此就有了下一句名言“世界存在的意義,在世界之外”。這裏的意義,更多指“原因”。

把“意義”拆解沒了之後,是否感覺清爽多了?對於一些抽象的問題,有時候其實不需要真的解決,或者說,解決它的方法,就是對問題本身進行消解。

好,下面進入正題,開始重點看下“價值”。簡而言之

價值 = 客觀屬性+主觀需要

那麼通過替換變量,可以得出這麼幾種情況:

  1. 某物的價值 = 某物的屬性,滿足了人的需要。
  2. 他人的價值 = 他人的屬性,滿足了其他人和你的需要。
  3. 你的價值 = 你的屬性,滿足了其他人的需要。
  4. 你的價值 = 你的屬性,滿足了你自己的需要。
    (PS:屬性指具有的特點、功能,或者是人的活動)

人很特殊,即是價值的創造者(提供某些的創造價值的屬性),又是價值的享受者(被別人提供的屬性滿足)。

那麼如何衡量或評價xx的價值呢?有兩個角度:

  1. 從社會的角度看,xx的屬性滿足了多少人的需要,這個就是社會價值,比如袁隆平研發了雜交水稻,普遍改善了幾十億人的生活,那麼他的社會價值就很大。
  2. 從你的角度看,xx的屬性滿足了你的需要,那麼xx對你價值很大。當然,這裏有一個後門,就是如果你自己的屬性僅滿足了你自己的需要,但是沒有滿足其他任何人的需要,那麼你至少對你自己是有價值的,這也是一種價值。

1.2 你爲什麼需要意義?

分析到這裏,相信很多奇怪的、曾經不容易想明白的問題,都可以用人話翻譯了。比如

“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

翻譯成人話就是:

  1. 你爲什麼存在?(原因)
  2. 你對哪些人或哪些事產生哪些積極影響?(作用)
  3. 你的哪些屬性滿足了多少人的需求?(你的社會價值)
  4. 你的哪些屬性滿足自己的需求?(你自己認同的個人價值)

雖然感覺low了一些,但是很實在。

那你爲什麼必須回答這幾個問題呢?

問題1,回不回答,對你實際沒什麼影響。
問題2、問題3呢,沒人問你的話,你似乎也不必急着回答。
問題4纔是對你自己影響最大的,如果你無法回答問題4,相當於你否定了自己對自己的價值,那麼症狀一定是那種午夜夢迴的“空虛”,也就是世俗人所謂的自我價值感、意義感缺失。

所以,接下來,唯一真正的問題只有一個,注意,只有一個:

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那麼你只要讓自己的屬性能滿足它就好了,這樣,你當然會認可自己,認爲你的屬性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說起來,你用這套拆解後的概念思考,相信你能輕鬆看透很多答案:

首先可以排除一些明顯的謬誤。比如“你需要的就是你認爲有價值的”這個觀點,這明顯是一個循環定義、因果倒置。就好像“我認爲喫飯很有價值,所以我需要喫飯”一樣荒謬,實際情況是,你爲了獲取能量,需要喫飯,所以喫飯對你是有價值的事情。

然後,一些思想政治課、網上的答案,細看,你會發現殊途同歸,指向的方向都差不多的,比如這一句:

“創造了價值並不就等於擁有了意義。意義是一個人對自身所做的事物的認可,是一個人自己內在的標準。一個人的內心如何去看待這件事情,決定了這件事情的意義的大小。”
翻譯一下就是:
“你的屬性不僅要滿足其他很多人的需要(社會價值),還要滿足你自己的需要,滿足你自己需要的程度,決定了你的“意義感”的大小。”

還有著名存在主義哲學家加繆的答案,他說,真正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就是“你爲什麼不去死”,你可以通過回答這個問題,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比如,你的答案是,我喜歡看各種不同的風景,還有很多沒去過的地方要去看看,那麼這個就是你當下的“人生意義”。你仔細看這個答案,是不是就在試圖回答這個“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嗎?

最後,還剩一個不靠譜但必須澄清的問題,那就是,很多人都希望知道,人生是否存在一個“終極意義”。其實你可以“笨”想這個問題。首先,如果有,爲什麼沒人告訴你呢。其次,假設有,而且有人告訴了你,你有某種活着的目標、使命,而且所有人都要遵循這個終極目標,那這個答案似乎也沒什麼價值了。這種問題是怎麼來的呢,回到我們的概念體系,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原因”,在問“你存在的原因是什麼”。找到原因的話,通常就可以理解原因中包含的目的,而目的又可以倒推出你的需要,從而滿足這個需要,就是你的價值。當然,這想得美,因爲人存在的原因,自然界所有事物存在的原因都是不可知的,比如你知道光爲什麼存在嗎?可能爲了某種使命存在,也可能只是因爲某種偶然性存在。所以還是算了吧,因爲無論何種答案,對於生活在現代的,被“祛魅”了的你來說,真的,並不重要,我後面會再講到這一點。

最後,你也許還很奇怪,我要什麼,我自己還不清楚嗎?我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後,其實已經回答這個問題了,如何你還沒讀到,這裏再講下原因。

確實,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當然是我自己最理解自己、最懂得自己,尤其是已經找到真實自己的人。這種認爲自己對自己具有絕對解釋權的觀點,是一個哲學觀點,叫做“唯我論”。

但是以查爾斯·泰勒爲首的很多現代思想家並不認同這個觀點。

他認爲,“唯我論”觀點存在一個盲區,就是把“忠實於自己”等同於,我對自己的認知和解釋絕對正確。這樣一來,你就會誤以爲,只要關注自己的內心,就能創造出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其實,我們的道德和價值標準,並不是在孤立的內心中憑空產生的,如果你不斷追問你爲什麼會喜歡,你會發現,所謂“自我賦予”的價值和意義,實際上仍然是有淵源和來路的,是由許多經歷和故事造就的。實際上,一件事情是否重要、是否有意義,需要依據一個背景框架來衡量,你只能依據這個框架來“選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所以,你如果想獲得真正的價值感,無法憑藉孤立的內心來實現,人無法脫離社會談自我,而是需要把自己和一個更開闊的世界聯繫在一起,探尋我的這些需要,到底是怎麼來的?我爲什麼需要?當你找到了答案,你纔會有一種堅定,會感受到從靈魂深處迸發的生命力。

1.3 你爲什麼找不到價值追求?現代人的精神困境

“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麼?”

爲什麼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呢,其實,本來是有答案的,答案的失效也不過是近200年發生的事情。

爲了方便理解,我先給你講一個故事。

你在紙上畫了一個小人,小人忽然活了起來而且有思想。你告訴他,我創造你就是爲了看你好好表演,贏得紙外的我們的掌聲。這時候,小人不驕不躁,好好打磨技藝,進行各種表演,也能獲得成就感、滿足感。忽然有一天,你不見了,觀衆也沒了,小人一開始不知所措,後來慢慢找到一些事做,逐步建立起一種叫文明的環境,可以自己定義價值,創造價值,享受價值,這樣,又可以自娛自樂的快樂玩耍了。而這些,都和創造他的我,毫無關係。

這是一個隱喻,講的是人類思想上面臨過的一個巨大變化,俗稱“古今之變”。

古代人相信有一個外在於人的自然秩序,這個秩序給了人存在的“原因”,比如“好好過完一生,完成使命,最終可以到天堂、輪迴或者彼岸世界等,比如“光宗耀祖、光耀門楣”,因此,人們都有比較統一的價值衡量標準。後來,在一系列社會事件的演化中,包括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啓蒙運動、工業革命等等,人的理性崛起了,同時,人也被“祛魅”了,原來被認爲正當、有效的規則和秩序,看起來不那麼牢靠了,大部分人也不再相信有什麼上天註定的使命,而是相信意義是由人所賦予的。所以,找到自己認可的價值,弄清楚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麼,才變成了問題。

東西方的哲學家、思想家們,也開始給人們各種答案。

先看西方。

從本體論、認識論、不可知論到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至少還是理性主義哲學,是構建性的,尚認可永恆的存在之物是一種“絕對精神”。

後來,和黑格爾同時代的叔本華開創了非理性哲學,構建了唯意志論,他的理論十分悲觀,也是虛無主義的典型代表,但是並未被世人接納。他認爲,人受慾望和意志的控制,當慾望滿足不了時,人就會痛苦,舊的慾望滿足了,新的慾望隨之而來,於是又產生新的的痛苦。總之,人生就是痛苦。

直到,1864年,尼采在一家小書店的角落裏閱讀了叔本華的《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驚爲天人,深受啓發,再此基礎上發展了權力意志和超人學說,這是一種對一切傳統道德、規則、理性的徹底批判和解構,然後他站在一片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學說——積極虛無主義。

就西方思想史而言,尼采前和尼采後,是兩個時代,黑格爾是近代哲學的最高峯,而尼采就是那個看山不是山的人,尼采的出現,意味着近代哲學終結,現代哲學登場,後現代開始萌芽。所以,這裏還是簡單分享一下尼采的學說。

尼采認爲,所有的西方思想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它假設世界存在一種目的和一種高維度的統一性,它是不言自明的,不管他是理念世界、還是上帝、還是絕對精神,無論它是什麼,它都試圖給你一套確定的“價值體系”,你可以坦然的拿着它評價一切,肉體是低賤的,精神是高貴的,慾望是低賤的,理想是高貴的,混亂是低賤的,秩序是高貴的,到底是誰規定的?你在生活中指着一個對象,推崇或是鄙夷它,你憑什麼?你憑什麼認爲這個事實對應某種價值?誰給你的尺度?父母,老師還是公司領導?那又是誰給他們的呢?

尼采說,一切都來自於人類與生俱來的權力意志,這種意志是一切文明的源頭,只不過在文明展開的過程中,它讓位給了理性,用尼采的話說就是太陽神阿波羅戰勝了酒神狄奧尼索斯,理想戰勝情感,秩序戰勝了混沌,這種秩序最終馴化了所有人。大多數人的生活是被給予被規定的,你都認爲整個過程和選擇都是理性的,因爲所有人都是這麼幹的。可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尼采,時不時會心生疑竇,間歇性懷疑人生。

所以尼采說“上帝已死,一切價值都要被重估”,希望人們拋棄被規定的東西,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意義。重新拿起“權力意志”來掌控自己的命運的人,就是超人。所以尼采有一種睥睨衆生的氣質,他說:“人民只是自然的一趟迂迴繞道,目的是尋找六七位偉大的人物”。

再之後,嘗試回答這類問題的學說,差不多大同小異。

比如存在主義,薩特。他說,物是“自在”的存在,被人定義,目的明確,但是不自由,比如一個水杯,就是爲了倒水而存在,不會有人質疑它的價值。而人是“自爲”的存在,本質就是自由的,自己定義,自己成爲,無論做出什麼選擇,你都得自己承擔責任,當然,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當然,正是這種先天的自由,造成了人痛苦的根源,你要自己找答案,還要自己負責。

再比如文學很好的加繆,他著名的《西西弗神話》也是在講類似的故事。西西弗斯因爲觸怒了衆神,衆神懲罰他,讓他推着一塊大石頭到山頂,石頭再滾下來,再推到山頂,循環往復。神認爲這種徒勞、無意義的勞動是對他最大的懲罰。而加繆說,西西弗斯是一個悲劇的英雄,因爲他意識到了這種荒謬,但是他沒有放棄,而是滿懷激情的推石頭,在這種勞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好了,看過西方大神的思考,似乎講的都是你知道的,世界的存在沒有原因,你的存在也沒有意義,或者說,即使有你也無法認知到。所以,你得自己找意義自娛自樂就好,加油。想想那個小人的故事,對,你就是那個小人,你就是西西弗斯。

再看東方,會不會好一些呢?這裏要重點提一下世界思想史上最華麗的學說,“佛學”。你不是問“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麼?”,好,佛陀幫你把這個問題做一個徹底的消解,讓它沒有不就行了嗎。怎麼消解呢,就是把“你”給消除掉,如果“你”根本不存在,是俄羅斯套娃,是無數元素短暫的集合體,是假,是空,那你的需要還有什麼用。當然,你只是知道還沒用,別人的一句評價可能是給你打回原形了,你得修煉“四聖諦”——苦集滅道。首先是苦諦,瞭解一切皆苦的“第一性原理”,即使你當下享受到了很大的快樂,也不過是爲以後失去的巨大痛苦埋下伏筆而已。其次是集諦,給你苦的原因,對,就是慾望,是貪嗔癡。滅諦呢,則是教你如何消滅原因,結業煩惱,永無生死患累。最後,道諦,道謂修戒定慧通向涅盤之道,就是道理講完了,你得趕緊修煉,要實踐,要知行合一。

順帶一提就是現在東方社會上主流的“辯證唯物主義”,源於黑格爾的辯證法再換上唯物的內核。從實用主義的角度看,對於改造世界、指導實踐特別硬,有八缸發動機一樣硬。會讓你像精密的工具一樣運行,變得越來越厲害,越來越“有用”。可惜,它不解決這類價值問題,尤其是個人感知的自我價值問題,所以你會很正常的感到內心越來越空虛。

看到這裏,相信你基本瞭解了現代人的精神空虛、喪失價值感的原因、影響和一些大神的攻略了,不知道你是什麼感覺,我的感覺就是,不夠解渴,不夠好玩,離我想要的答案相差甚遠。

其實,這些純粹的思想遊戲,都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它們都是理性的,無論你再怎麼批判理性,批判理性本身的語言文字也是理性的,自己的學說不就也成了被批判的對象了嗎?不過,至少當你弄明白這些以後,至少已經到了這個“看山不是山”的階段,但是此刻,你很容易陷入虛無。而我要告訴你,這些理論、說法也許是“理性”的盡頭,但不是你的盡頭,很多答案其實是有的,只不過在你的經驗之內卻又在理性之外,所以無法用語言觸達,但是它們是存在的。下面會慢慢試着把你拉回到真實世界來。

還記得解決問題的套路嗎?要正經解決一個問題,還是要經歷這麼三步:

  1. 理解系統:你需要了解你身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世界的價值體系和你的價值體系(你認爲你自己需要的就是有價值的)是如何形成的?這其實就是常說是世界觀和價值觀。
  2. 設計目標:找到系統中你自己的目標,即一種理想的運行狀態。
  3. 找到方案:找到達成的方法。

2 理解系統

2.1 理解觀念的力量

作爲現代人,你通常會用一種叫“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來理解世界,它是基於地理、歷史的,基於物理學的,基於進化論的、基於經濟學的,相對來說,很理性、很確定、很易懂。但你好像仍然沒有看透這個世界,對你來說,世界還是像個謎語。

問題出在哪呢?

問題在於,相對世界本身的複雜,你用來處理這個世界的世界觀顯得太單薄了。

如今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怎麼可能唯物的呢,對我們人類來說,想要理解世界,我們就必須意識到,我們生活的世界,它既是物理的、物質性的、也是心理的、精神性的,更是“觀念真實”的。什麼是“觀念真實”,我們常常忽略這一點,就是這個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的“觀念”,它們看不見摸不着,卻對我們的生活有着真實的影響。

接下來,我先從這些觀念切入,幫你稍微補齊一下你的世界觀,因爲如果不這麼做,你將更無法看見和理解同樣藏在觀念中的價值觀。
(概念釋義: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根本觀點,而價值觀是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總的看法。通常來說,世界觀決定價值觀。)

所有來自虛無卻又影響我們的觀念,都遵守如此規律:始於生存,反向塑造,因信生有,不斷異化,意義魔法。

拿“節日”舉一個例子:

  • 始於生存:中國很多節日,其實都是爲了鞏固和維繫宗族本位的世界觀而誕生的——清明、端午、重陽、春節、中秋。

  • 反向塑造:慢慢逐步演變成約定俗成,開始影響我們現實生活,比如這一天要放假、要喫一些特別的東西、要做一些特別的儀式等等。

  • 因信生有:“節日”是無中生有的觀念,因爲大部分人們都相信和傳承才得以獨立存在。(和“神”很像)

  • 不斷異化:因爲節日根本沒有一個實體,所以對現實影響後的表象極是不斷變化的,有點年紀的人會發現,今天中秋節和十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喫、喝、慶祝方式都隨着物質生活發展而變化。

  • 意義魔法:不斷創造新的意義。節日會隨着時代變化必然“變味兒”,比如中秋,你父母在意的是節日帶來的團圓,一家人花好月圓,這是傳統宗族本位的心智遺留;而你在意的是節日帶來的假期,可以消費享樂,這是現代性個人主義的體現。

你可以把“節日”替換成“家庭”、“國家”、“公司”、“比特幣”、甚至是“金錢”,你會發現它們都有這樣的特點。對觀念俠義、淺薄的理解,往往讓你的生活,不自覺的被這些觀念反向塑造。比如在中國,一個人活了半輩子,都把錢當成是“交換的中介”,需要通過勞動價值來兌換,因爲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的,這種金錢觀很容易導致公司業績增長、國家富強和他一生的潦倒。“交換的中介”可以解釋爲什麼你能拿着錢在超市買一個麪包,但根本解釋不了爲什麼少數人能擁有着你無法想象的鉅富。

2.2 發現決定觀念有效的載體

當我們更進一步,繼續追問,你會發現,使這些觀念有效的大框架、大系統更可疑。

後現代主義哲學家福科研究發現,在不同的時代,承載這些觀念的大框架是完全不同的,都是被某種內在秩序所決定的,這種秩序提供一個特定的結構,讓你把對自己、社會、世界的理解會天然地置於這種秩序結構中。這個秩序結構,福柯管他叫“知識型”,它就是被人們的一種廣泛的共識塑造出來的,是一種“集體理性”。你可以研究一個時代中各個學科的關係和特點,就可以抽象出這個時代的“知識型”,它們在根本上決定了這個時代中的人如何理解世界、理解自己。

福柯通過研究歷史文化和知識,總結了這麼幾種:

(1)文藝復興時期,知識型是“相似性”。我們認識一個東西的方式,是辨認出它像什麼東西。在這個知識型裏,世界是一個整體,事物之間相互纏繞。還是拿錢舉例子,如果你生活在這個時代,錢對你來說,可能是一種貪婪罪惡之物或者一種力量與權力的象徵。

(2)17-18世紀的古典時代,“知識型”是“差異性和同一性”,就是通過認識它不像什麼不是什麼來確認它是什麼,就這樣,人們從藝術人生走向了科學時代。比如金錢,已經可以被比較精準的定義爲“交換的中介物”了。這個時期,詞與物開始分離,詞開始自成體系,將衆生分類,爲萬物立法。

(3)19世紀的現代,“知識型”是一種“有機結構”,現代知識強調的是一個概念在有機結構中的歷史性和功能性。那些承載着有機結構的驚世駭俗的理論都出現在這個時代,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達爾文的進化論、亞當斯密的經濟學、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全部是結構化的宏大敘事。

(4)現在,我們可能也在經歷着一個知識型的轉變。一個方向,系統論、耗散結構論、突變論這些系統科學的崛起,試圖更系統化的整合各個學科。另一個方向,人種學、認知神經性、語言學的發展,可能會從底層進行解構,重塑其他學科所處的語境和框架。

從實際情況下看,知識型的發展,讓人類的觀念系統持續的升級,客觀上持續推動人類生存發展,比如人均壽命的延長、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物質的豐富,今天的日子比中世紀和近代都好過多了。但是正因爲這種升級,讓人類在“事實判斷”的領域越來越強,而在“價值判斷”的領域越來越亂。在近代,直接導致了上文提到的“古今之變”,也叫“現代性問題”,全人類開始集體歇斯底里,文學家出來各種演繹這個事件,人類變成了甲蟲,少年維特開槍把自己崩了,哲學家出來各種分析、各種給答案(第一章已經概覽過)。

2.3 價值判斷被事實判斷壓倒

現代的知識型演進出的科學體系十分硬核,具有結構化、基於實證等特點,在事實判斷問題領域幾乎是無敵的。

什麼叫事實判斷(fact judgement),就是你做的判斷是在描述一個事實,而且總有一套主流的客觀標準去驗證它。比方說,“今天的溫度是30度”,這就是一個事實判斷。在現代,你只要用溫度計或者查天氣預報就能驗證。處理和驗證事實判斷的觀念可以統稱爲“工具理性”,它能分析達成目標的手段是不是最優,並優化它、驗證優化效果。

但在生活中,我們更多的要解決另一類問題,“價值判斷”問題。

“價值判斷”(value judgement),就不是說實際了,而是在說某人認爲“應當”怎麼樣。比方說,“你應該穿紅色的衣服,不應該穿黑色衣服”。在這種說法裏,隱含着一種價值高低的取向,紅比黑好。處理這類判斷的觀念稱爲“價值理性”,人們用它分析做事的目的,應不應該做,是不是你想要或者需要的。但是這裏有一會巨大的問題,就是要分辨好壞對錯、高低優劣,就需要一套衡量標準,而在現代世界,是沒有一把通用的尺子可以衡量一切的。而在現代知識型的背景下,大家普遍認爲,爲“真”的東西,符合事實的東西,纔是有價值的,而大量無法和事實產生關聯的精神價值(或者說人們共性的精神需求),有的被摒棄了,有的被哲學家們解構了。

就這樣,被現代知識型支撐的工具理性快速擴張,追求效率和經濟利益的組織蔓延到社會各個領域,而價值理性戰戰兢兢。這種不平衡的發展,最終帶來了“手段壓倒目的”問題,只要能和事實產生較強關聯的價值判斷,更容易被信服,於是,“實用主義”、“功力主義”甚至是“拜金主義”逐步開始主導價值觀。

有多少人在年輕的時候,曾心懷夢想,有一個自認爲非常有價值的目標,科學家、舞蹈演員、悠閒生活、探尋真理。剛開始步入社會的時候,他們會告訴自己,先賺錢養活自己,保證基本生存,但是沒關係,賺錢只是支撐實現夢想的手段,不是目的。但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爲了找到實現目標的最優手段,在工具理性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陷入太深,打磨技能,賺錢,升職,學更多技能,賺更多的錢,最後絕大部分人忽視甚至放棄了最初的目標。

2.4 哈貝馬斯的洞見:三個世界和二個維度

接下來,爲了方便理解,還是用“三個世界模型”給大家做一個完整的系統性解釋。

再此之前,不得不介紹一下理論的作者,哈貝馬斯。他是當代哲學家,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可能也是在世存在的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網絡上對他有一個介紹,是這樣一個公式:哈貝馬斯 = 康德 + 黑格爾 + 啓蒙 + 祛魅之後的馬克思主義。可能有點誇張,但從普遍評價來看,哈貝馬斯的確是這個時代公認的學術體系最完整、最具思想深度的學者。對於這個問題,他的理論,至少是我認爲目前爲止看到(至少是能聽懂的)最好的答案。

先回顧一下三個世界:

  • 現實世界:代表絕對的真實,它始終是物理的,客觀的。

  • 經驗世界:它是你感知到的世界,對你而言絕對真實,但是它是存在於心理上的、主觀的。裏面自然也包含了由語言符號構成的邏輯世界。

  • 主體間世界(原作中叫社會世界):它是由人們的主體觀念形成的,是邏輯的,可語言的,主要是通過影響每個人的經驗世界,觸發人的行爲改變,來間接影響現實世界。比如公司、國家、法律都是這個世界的產物。

爲了解釋當前的問題,可以把這個觀念遊蕩的主體間世界再分成兩個維度,“系統世界”和“生活世界”。

系統世界

所謂“系統世界”,就是主導今天社會運轉的那部分,如教育系統、司法系統、政治系統、經濟系統等。在現代,它們當然是工具理性主導的,有角色、有分工、有職責、有流程機制。主流的心智叫“人本位+理性”,一方面認可人的價值,同時又更追求發展,追求極致的效率。(人本,就是認可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應該重視人的價值)

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則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這裏運行的並不是“人本位+理性”這個心智模式,而是那些大系統合力設計出來的一種叫“人本位+慾望”的模式。

其實這個劃分應該很符合你的經驗,同樣一個城市,比如北京,你去旅遊和你在這裏工作,對這個城市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前者,你是在享受系統提供的服務,後者你大部分時間就是系統裏的一零件、一個角色。

用這個模型,會更好、更深刻的現代人“意義感”缺失的必然性:

慾望與生俱來,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這股洪荒之力,但在文明以來的絕大部分時間裏,它都是被壓制的,因爲它會帶來動亂,爲種羣生存帶來威脅。在人類漫長而短暫的文明史上,曾經的主流集體心智是西方的“神本位+宗教”和東方的“家族本位+德性”,它們都是對人的慾望起到壓制和疏導作用。不過隨着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和更先進的制度出現,從亞當斯密開始,人類天才般地找到了一種讓慾望和財富能夠相互轉化的方式,“系統世界”突然能夠適配慾望了。

因此,兩個世界中,“人本主義”成爲主流價值觀,告訴你:“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你可以追求任何你想要的,不用拘泥於那些世俗理法老一套”。讓你在“生活世界”中的慾望得到解放。

“系統世界”則配套“生活世界”演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自由市場,它的口號是“你想要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買得到,包括任何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一方面,它通過商業、需求、交換、分工,讓更多人滿足慾望。另一方面,依託理性,通過科學、技術、工具、效率不斷加速這種轉換。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系統世界本來是用來維持生活世界、服務生活世界的,理性也偏向徹底的效率導向、結果導向的工具理性,人本主義則和生活世界保持同步,並提供價值感。一開始,兩個世界相安無事,文明飛速發展,但是到了近代,系統世界的擴張速度遠遠超出的人們的控制。用哈貝馬斯的話說叫“系統世界開始殖民生活世界”。根源在於,兩個世界它們有完全不同的目標,有不同的運行準則、有不同的價值體系。系統世界是由金錢和權力進行驅動和調配的,系統的理性是規則性的策略性的,這種策略和規則關注一個命題是否是真的,是否是有效的。而生活世界中,沒有統一的標準,標準只存在於人於人、團體與團體的交往中。你和我應該怎麼相處,上帝說了不算,父母說了不算,書上說了也不好使,你和我說了算,團體於團體之間也是一樣,只有交往和溝通無效時才需要所謂的博弈。

這樣就會造成兩個廣泛意義上的社會問題:

(1)社會關係的片面化,人與人、人與組織之間,逐漸變成了一種商業的“供求關係”。

現代系統世界進化成了一個均質化的、沒有任何神祕感、也沒有意義的世界,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你被投入這種供求關係中,所有人向所有人下單,萬物被分成有用的和無用的,有用的一切都可以被金錢稱量,計件計價,當然也包括你我。系統對生活的殖民就會使得錢權邏輯、工具理性成爲生活世界的準則,造成了人的“物化”。讓人在生活世界喪失了自主權,總是覺得系統世界的準則是一個外在於我們的天降標準,它是所有問題的最優解,所以我們忽視了人與人之間正常的交往,一上來就基於對方也持着某種利益、目的這個預設,和別人進行各種博弈。

(2)解決問題方式的片面化,會優先使用側重計算、追求效率的方式,導致一些問題治標不治本。

比如說產品的假冒僞劣問題,這當然是一個與誠信道德有關的問題。但我們發現,要處理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式是罰款,總之就是要讓假冒僞劣者付出更高的代價,提高成本,讓假冒僞劣這件事在經濟上變得不划算。這很實際,也很有效,但這背後隱藏的邏輯把道德問題變成了利益計算。按照這個邏輯,只要能找到辦法規避懲罰、提高收益,人還是會選擇違背道德。所以永遠是治標不能治本,有時能解決問題,有時卻會讓問題更嚴重。

現實生活中,你經常會遇到慣用“錢權名利”做價值判斷的人,你看到他們用唯一的標尺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你就會知道,這又是一個被“系統世界”充分改造過、被物化的“工具人”。你可能會問,被改造的人,這有什麼問題嗎?問題就在於系統世界裏,人本主義和理性有一個天然的矛盾,“人本主義”雖然告訴你可以追求任何你想追求的東西,你的慾望是合理的,但“理性”在對價值判斷領域的結論其實是“追本溯源,你追求的任何東西都沒有意義”。從個體角度看,這直接導致了一部分人,並沒有在生活世界中認真的探尋作爲一個“人”本應有的需要和願望,而是被捲入到系統世界這個“鐵籠鬥獸場”中,成爲了被定義好的角色。輸的人失去一切物質和意義,贏的人物質前所未有的豐富,慾望前所未有的膨脹,內心也前所未有的迷茫。

3 理解設計目標

到此爲止,相信你已經基本能理解這個由觀念構成的主體間世界了。但是這裏還要提示一下,我這寥寥幾千字的描述畢竟是過分簡化過的,覺得不解渴的話,可以再去找一些書和資料深入學習。

3.1 現代人常見解決思路

接下來,還是依託這個模型,再幫大家簡單看下現代人常見解決思路以及優缺點:

(1)被系統異化,成爲“消費主義”的一部分。即慾望逐步膨脹,通過不斷佔有“物”來解決,但內心永遠無法真正獲得滿足。

“人”模仿“物”是最常見、最符合直覺的解決方式,原因很簡單,正如薩特所說,“物”尤其是“人造物”是“自在”的存在,它有一個固定的、確定不變的本質和目的,人通過佔有“物的存在”,可以得到某種確定性,甚至給自己一個定義:我是一個有錢人,我是一個收藏家,我是一個遊戲高手等等。可惜,薩特又說,這種做法註定要失敗,人是“自爲”的存在,不斷爲自己尋找本質,不斷變化。換句話說,人有無限的潛在可能性,有限的、固定不變的東西沒有辦法填滿無限的可能性。作家王爾德有句名言,“生活中只有兩種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另外一個是得到了我們想要的”。

(2)在生活世界融合其他心智模式,以獲得自己存在的“原因”,而且這些原因必須是包含着某種存在目的,這樣一來,達到這個目的,就是自己的需要,自己認可的價值,“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這個問題就被消解掉了。

在東方,比較常見的是融合“家族本位”,在我們的文化裏,雖然“德性”觀念大大被削弱了,但是衣錦還鄉、光耀門楣依然是很多人的執念和原力。

在西方,則是融合“神本位+宗教”,這和他們的新教倫理有很大關係,上帝給了大家終極目的、生活的基本原則以及死後的承諾。在西方文化裏,大部分虔誠的教徒仍然認爲自己是在爲上帝創造財富,覺得死時如果還是鉅富是一件很恥辱的事。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有了原因,可以很自信的去系統世界玩耍,也不太會被系統世界控制。而缺點則是需要“自己騙自己”,因爲現代人都是被“祛魅”了的,對於這些不爲“真”的命題、無法證明爲“真”的命題,主流心智是不太會接納的,不會認爲是有價值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在現代,信什麼神是少數派,是需要隱藏或需要解釋的,而在古代,什麼都不信的纔是“異類”。所以,你必須想辦法能自己說服自己,把這些信仰當成真理一樣的對待,在現代社會,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挑戰的事情。

(3)系統世界的“失敗者”,被迫更關注生活世界,反而得到了“救贖”。

現代的系統世界是一個很殘酷的地方,是一個金字塔型的鐵籠鬥獸場(下一章,爲了找到攻略,我會解析系統世界的設計原理,再細講),所以都很多在“上升”過程中跌落的“失敗者”(注意,我都打了引號),只能被迫在生活世界中尋找自我價值。有一門學科叫社會發展心理學,它專門研究人在社會中的發展與變化,它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通常,超過40歲的人,如果在社會上沒有特別成就,或者職場裏沒有較高職位,那麼重心往往會遷移到家庭,會優先以伴侶、老人、孩子爲重。這之所以是一個規律,自然是人們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理性選擇,也是一個自以爲很特別,但實際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普遍選擇。

這種處理方式的優點是,方向是正確的,生活世界中確實存在着很多終極價值,即使不可語言,但是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可以獲得內心的充實和滿足。缺點則是由於沒有完全打通系統世界,很多合理的慾望還是沒法本很好的滿足。但相比很多系統世界中所謂的“成功者”,生活世界和系統高度融合,慾望膨脹,拋家棄子、內心扭曲,這樣的人,反而會逃過一劫,獲得更豐富的人生。

(4)系統世界的“成功者”,但沒有被徹底異化,淪爲“工具”,而是超脫出去,成爲“超人”。

既然系統世界是一個金字塔型,肯定有在塔頂的人,在這些人中有一小部分會真正通關係統世界,成爲尼采所說的“超人”。他們有一個典型特點,會創造出一個信仰級別、窮其一生也很難完成的使命,全力追求。比如“實現社會主義”、“讓人類移植火星”、“改變世界,做出世界上最偉大的產品”等等,並可以調動系統中的資源來完成它。這種情況下,他的個人價值和系統價值合一了,而且獲得了很大的自主性。

當然,這只是極少數人,而且大部分人模仿不來。如果你自己曾經帶着一幫人,去完成過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希望你能客觀的覆盤一下,客觀的總結衆多影響因素中,有多少是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實際上,道理都是一樣的,真正的決定因素是“系統需要”,而對每個人來說,都有極大的偶然性、運氣成分,與其說“成功者”,不如說是“倖存者”,因爲對系統而言,則是一種必然。系統需要這樣的成功和成功者,否則賽馬效應就失效了,和彩票邏輯很像,重要是大家都來買,買的人越多越好,但是無論如何,最後中獎的只有1個。而由於人的自戀特點,這些“成功人士”反而會更努力了,鍛鍊一身肌肉、讀大量書、積累很多人脈,來證明是自己的毅力、智慧、資源來讓自己獲得成就的,於是就有了市面上的很多“成功學”。說到這裏,我想表達的是,就算你想追求,也不一定能最終成爲“倖存者”,可能反而得不償失,讓自己的生活世界被系統殖民。

3.2 兩個世界中的理想狀態

看到這些處理方式後,相信你可以大概領悟到目標了,目標,就是你在這兩個世界中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什麼呢?

(1)要在生活世界中,找到自己,發現自己的需要,成爲自己,滿足自己,只有這樣,你纔會得到自己內心真正認可的價值。你已經瞭解,系統世界是爲了適配生活世界,最大限度提供一些方式來滿足你的慾望而設計的,它並不能真的告訴你,也不配告訴你,什麼是你應該需要的,什麼是你應該認可的價值。答案還是需要你自己在生活世界中探尋。

(2)帶着自己的需要,利用系統世界的機制,滿足自己的需要。系統世界是由人設計的,只要是被人設計出來的東西,都有本質。你可以像打遊戲一樣,研究它的運行原理、價值體系,找到攻略。然後,帶着明確的需求接入到系統世界中玩耍,拿到你想要的。這種攻略遊戲的方式,就是一種“黑客”玩法,扮演角色,卻不迷戀角色,遵守遊戲規則、價值,卻不被其裹挾。達到這種狀態,就像我在人生問題一中所講的那樣,你會獲得一種通透的“自主性”。一種叫“永遠都有得選”,另一種叫“這些問題都可以不解決”。小時候,最爽的狀態可能是去遊樂場,你知道自己絕對安全,然後肆意的在不確定性中玩耍。同理,你在系統世界裏,最理想狀態可能就是“在有所歸屬的、能自主的狀態下,遇見不確定性”,用這種狀態接入到系統世界裏,每天都是遊樂場。

這個理想狀態,我認爲是三個世界這個模型對你真正的價值。

最後,你可能會想到這是不是其實就是,需要把“上班時間”和“下班時間”分開處理,不就是常見的“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問題。這當然是一種誤解。從個人角度看,假如你是打工人,工作時間裏,一樣有你是一個角色的時候,和是一個“人”的時候。這和打RPG(角色扮演)遊戲很像,你作爲一個人,和其他同樣玩家認識、相處,是一種生活狀態。而在一個任務面前,你是一個法師,他是一個戰士,用什麼技能,怎麼配合,這就是系統狀態。當然,現實世界中,很多人包括你自己,都有NPC(non-player character)的一面,你要接受這一點,但是當另一個人把自己當成一個“人”,向你展開時,希望你也能展現自己“人”的這一面。

4 找到方案

4.1 思想攻略:理性思辨vs感性體悟

雖然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經將你對“理性”的迷戀進行了消解,或者你已經進入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那麼接下來,我要告訴你,全盤否定也是不對的,關鍵在於什麼時候應該用理性,什麼時候不應該用,你需要一條明確的邊界。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理性的四大主要功能:

  1. 概念分析:俗稱反思,能幫助你認識對象以及對象之間的關係。
  2. 抽象建模:抽象,用一組概念爲現實世界建模。
  3. 論證推理:邏輯,在模型中運算。
  4. 思想實驗:開腦洞,用模型創造性的認識事物。
    PS:對理性的功能不詳細展開,感興趣可瞭解《思維的地圖》系列

如果把現實世界比作城市,理性則是在思維裏構建一個地圖,把地點映射成概念。抽象就是縮小地圖,這樣可以很容易的算出杭州到三亞的道路,分析概念就是放大地圖,一層一層放大,細節越來越豐富,而論證推理就是計算工具,比如在兩個地點之間計算道路。這是理性主要能力。哪些場景適合用它呢?

就是現實事物的結構,用理性建模之後結構,匹配度相對比較高的情況,通常能找到最優解。哪些事物匹配度高呢,很簡單,人造的事物或者現象。因爲它們一定是經由人的思想,基於理性從0到1構建起來的。你自然可以用理性來反其道而行之,對其進行解構,理解其構造、原理、作用、甚至是存在的原因。而對於非人造的事物,哪怕看起來極其簡單的事物,你也不要妄圖用理性來探尋它、解釋它,最多隻能描述它的表象。

這個洞察,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向,下面,簡單給大家講一下這個故事。

在西方哲學思想史裏,20世紀初,維根特斯坦發表了《邏輯哲學論》,讓大家看到了理性的極限。他首先繼承了前人的結論,認可人無法經驗經驗之外的東西,在經驗的領域中,邏輯的界限就是語言的界限,語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凡是邏輯之外的,就是不可說的,因爲它不存在任何意義。“上帝存在”你可以說出口,但它在經驗之外,所以它沒意義,說了白說。但是在經驗之內的,邏輯都能罩得住,你可以隨便說,隨便分析,大可用邏輯來探尋你可經驗的世界的疆界。從此,大部分凡人都同意了維特根斯坦,維也納學派甚至認爲“我們得到了終結一切的哲學”,哲學的最後一個救命稻草就是邏輯,維特根斯坦也成了維也納學派的精神領袖。但是後來,維根特斯坦又做了一次著名的轉向,他在後來發表的《哲學研究》序言中解釋到:“自從16年前我再次開始專注於哲學以來,我不得不承認我在第一本書中提出的重大錯誤”。他說,這個重大錯誤就是,我搞反了…

底層原理(本質)和表面現象(表象)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大家都知道,底層原理可以解釋表面現象,而表面現象最多隻能體現底層原理。如果你是程序員,你實現了一個功能,你會以爲代碼是底層,有界面有交互的功能是表層。實際上是搞反了,給你一堆代碼,你能快速理解它所表達的功能嗎,其實,代碼纔是表層,功能是底層,因爲有人和圖形界面的交互,纔會有編程語言的各種安排。爲什麼?因爲人才是一切的尺度,人這個主體和軟件界面產生交互模式,最終決定了你那些0和1的存在的原因,你可以通過研究功能,探尋代碼的設計原則,但是反過來,無法根據代碼去理解現實功能,代碼的意義在於在功能中的實際應用。

同理,維根特斯坦原來認爲理性是底層,經驗世界是表層,所以用理性分析可以解釋經驗世界的原理。而實際上,經驗世界是底層,理性纔是表層,因爲人和現實世界的互動,形成了經驗世界,最終反過來決定了理性的形式,包括對事物概念化的理解、抽象,邏輯推理,用語言有結構的表達。你可以在經驗世界中解釋理性爲什麼是這樣的,但是無法用理性反過來解釋生活。你指着一個蘋果說“好喫”,當我們看到這個畫面,無數經驗撲面而來,我們當然能瞬間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但是反過來,一張紙上寫着“好喫”兩個字,鬼知道什麼意思。理性的意義僅在於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適合求存,而非求真。

維老師認爲,對不需要理性的事物亂琢磨,就產生了一種“哲學”。

我再幫你帶入一個更好懂更具體的例子,比如,一個酒壺的意義是什麼?你可以很容易的處理:

  1. 原因:爲了裝酒也存在。
  2. 理由:可以觀察到它裝了酒。
  3. 作用:能夠用來裝酒、倒酒。
  4. 價值:有實用價值,也有經濟價值,巴拉巴拉。

我們還從各種角度上來提煉它的本質:

  1. 感性直觀理解:茶壺價值在於它的內壁和壺底,用來兜住茶水。
  2. 理性,抽象建模(形而上學):茶壺是爲了製造一種“空”,來承載“有”。
  3. 理性,概念還原(科學視角):空裏面也有各種元素,我們只是把一個元素換成了另外一些元素。
  4. 理性,抽象的抽象(海德格爾,存在主義):茶壺的壺性在於“傾倒”,以及因爲傾倒而產生的饋贈,饋贈什麼呢?酒水,它來自冰川河流、岩石泥土、雨露陽光小麥,它既能爲終有一死之人解渴,也能被當做祭品獻祭於神靈。壺的容納、空無、壺的各種元素在傾倒和饋贈中和天地人神相遇,得到了統一。

之所以你可以如此花式的處理它,因爲它就是由人從0到1構建出來的。但是同樣的結構,你能處理一朵“花”嗎,能處理“人”嗎?大家可以自己嘗試一下。

回過頭來看,這個洞見雖然對基於理性構建出來的西方哲學體系衝擊很大,讓很多人的世界觀爲之逆轉。但是在我們東方思想看來,似乎從來都不是個問題,因爲,這個結論其實反而特別符合我們的經驗和直覺。在生活中確實有太多理性追不上也罩不住的東西。所有有“本質”的事物,其本質其實就是一種人造的複雜,你可以說商業有本質、公司有本質、手機有本質,因爲它們都是思維、邏輯、語言的產物,但畢竟只佔我們生活的一小部分。在自然界裏,一切都是沒有本質的,一朵花、一棵樹、一陣風、一片雲沒有本質,善惡沒有本質,愛沒有本質,美沒有本質,你自己沒有本質,你和其他人自然而然的交往也沒有本質。沒本質本身不是問題,你以爲有本質,用理性去琢磨它們的本質纔是問題。爲什麼你會覺得一首詩很美、一首歌很動聽、一幅畫很吸引人?因爲它們在我們的可理解的經驗之內,卻剛好落到了理性之外,它們讓我們逃離了思維、語言、邏輯的禁閉,回到了我們的經驗世界,又藉此和真實世界建立了某種連接。但你不能琢磨它,一琢磨它就跑了,語言、邏輯都追不上它。

同時,我們在實踐中,常常特別重視方法,尤其是處於NLP能力層的人,實際上,往往是理性過多、覺性太少。如果你仔細體悟,一定會發現,優美的方案的背後其實都是技藝、靈感的流淌,無數知識、經驗的化學反應。我們刻意的提煉技巧,形成原則、方法,整合成方法論,甚至形成原理,無非就是一種強行概括而已,些許有些用處,可惜永遠無法反向抵達實踐過程中經驗世界的那種豐富。

其實我們都常犯兩個錯誤:

  • 錯誤1:在不需要理性的時候亂琢磨。我爲什麼喜歡做這個?我爲什麼喜歡和ta在一起?這些都沒有答案,你硬要找答案,那一定是抽象的、片面的、僵化的,甚至是錯誤的,遠遠不及你通過你的感觀感受到這一切的萬分之一,這就是“感性體悟”的力量。

  • 錯誤2:在需要理性的時候,需要抽絲剝繭找攻略的時候,又懶於思考,感情用事,胡亂歸因。爲什麼我不能升職,可能是關係沒搞好。爲什麼我的財務情況不好,可能是沒有遇到好機會。這些明顯是由人構建的體系,就和打遊戲一樣,有答案、有攻略的呀。這時候才應該用“理性思辨”來解決。

所以最後總結四個攻略:

(1)用實踐去不斷擴大你的經驗世界。經驗世界遠比理性廣闊,唯有不斷的“實踐體悟”,通過行動不斷碰撞現實,獲得最直接、無染的經驗,才能慢慢塑造它。你的經驗世界的界限,就是你的界限。

(2)對經驗世界之外的事物,保持靜默。不可經驗的都是神祕的,只會越說越錯。比如,上帝鬼神這類的,沒見過就別瞎想了。

(3)在經驗世界裏,對於人造物要拼命的研究它的本質,它的前題,發揮“理性思辨”的力量,找到攻略。

(4)在經驗世界裏,對於自然造物,可以用理性描述它(科學研究的範疇),但是不要妄圖追尋它們的意義和本質之類的,而是直接用“感性體悟”去感受,你會收穫更多。

4.2 生活世界攻略:交往理性

帶着思想攻略,明白了你的經驗世界,下面開始回過頭來整頓生活世界了。

首先必須回答的是那個核心問題:

“你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麼?”

答案應該已經有了,它就在你和世界的互動過程中,在你的實踐體悟的過程中。你分明可以感知到,可能在你喫飯的時候,游泳的時候,和孩子玩耍的時候,仰頭看天的時候,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到一個新的城市旅遊的時候,完成一個模型製作的時候。可惜你的理性罩不住它,所以無論你怎麼提煉語言、組織措辭、抽象建模,都是僵化的、片面的、詞不達意的。當然,你可以嘗試抽象找一下規律,比如你發現你無條件的喜歡打遊戲,喜歡的是裏面的哪些點?可能是光怪陸離的畫面?獲得成就的確定感?和他人配合的互動感?那麼遷移到,其他的事情上是不是也可以?比如在一份工作中“打怪升級”。但是你永遠別把你提煉的語言,當成真理,而僅僅是一個假設而已,都是表象,因爲任何語言都無法完整描述你當時的那種篤定感,存在感,價值感。

如果你還不太信的話,有一本書叫《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第二章裏列出了四種普遍的意義,和十六種從古到今所有主流思想裏認爲的生活的意義,感興趣可以看一下。但是,不論哪一種,相信你都不會滿意,因爲,探尋的都是所謂的“終極意義”,甚至都在你的經驗世界之外。

這其中還有一個需要警惕陷阱,如果你的需要是明確的“人造物”,那麼可能是系統世界強加給你的,把你做某些事情本身的喜好、價值感“商品化”了,用社會學的術語叫“異化”。同樣的用抖音,有的人被他的算法裹挾,天天殺時間沉浸在裏面,推薦各種你“喜歡”的內容,有的人則是主動訓練它,比如健身教練,不停的輸入和瀏覽和健身相關的內容,讓它越推薦越聚焦、越準確。這涉及到系統世界的本來面目以及我們應該和它相處的方式,統一放到攻略三裏講。

除此之外,生活世界裏還有一個普遍的問題,會影響我們探尋自己的需要。在生活世界中,既然每個人的需要是不同的,價值是多元化的,你要詩和遠方,他要功成名就,你要個人自由,他要集體溫暖。

那麼如何和人相處呢?

馬克思說,人是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對,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行動、觀念,不是誕生在自己腦子裏的,而是在人和人之間被塑造出來的。我們都是在關係中看見自己、塑造自己,既然沒有一個天降標準,也不能完全遵循系統世界的準則,那麼我應該如何探尋呢?

哈貝馬斯,敏銳的洞察到了這一點,給出了一個迄今爲止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首先是規範是必須的,沒有規範的衝突是什麼,就是弱肉強食、成王敗寇的野蠻。

系統世界有明確的準則,在這種準則下,你的日常行動更多會是一種“策略行動”,就是你要達到特定的功利性目標,追求一個伴侶,完成一項工作,這都是策略行動,這時候你需要計算、規劃、推理,你使用的是工具理性。我們先把它都踢出去,先不談,單獨討論生活世界。生活世界裏,很多行動根本就沒有什麼功利性目標,比如我們和朋友聚餐、追求伴侶成功之後還談戀愛、陪孩子玩遊戲、和同事一起跑跑步,這些都是爲了真正的理解、爲了內心的需要而展開的行動。那麼應該遵循什麼準則呢?哈貝馬斯說,其實準則也是有的,但不在你身上,也不在我身上,在你我之間,哈貝馬斯的概念叫“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可以簡單理解成人與人之間。它沒有固定的標準,而是在良好的交往和溝通中建立起來的。你發現沒有?在這種交往行動中,我們有時候談得好,有時候談得不好,甚至談崩了。但是,我們不僅僅用成敗這個功利標準來評價這場談話,我們心裏還另有一把評價的尺子,就是——你們倆在談話的時候,是不是在講道理、在好好說話。

這本身也是一種“理性”,就是工具理性和主體的價值理性之外的另一種理性,它存在於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溝通之中,哈貝馬斯稱之爲“交往理性”。他通過大量的語言學、道德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發現和論證了這種理性。

比如,有對夫妻發生爭議,孩子該不該自己有手機呢?丈夫說應該,妻子說不應該。他們可以從孩子的身心健康等方面找依據,還可以查文獻做研究、權衡利弊。這種討論,雖然未必有最後的結果,但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可能達成共識。因爲他們在運用“交往理性”。

但如果丈夫說:哪來這麼多廢話,家裏的事情我說了算!妻子說:孩子是我生的,我纔有發言權。這時候,哪怕最後雙方還是有了結論,卻不是通過“交往理性”達成的共識,只是沒有規範的妥協或寬容。

這樣的例子,你想想就會發現,很多情況下我們和別人達成共識,不是某個人的道理特別強,讓我們啞口無言,而是因爲在好好說話的氛圍下,我們出於彼此的信任和尊重一起把道理講通了。我們能合作,能建立良性的公共生活,不是因爲消除了主體性的主觀分歧,而是通過運用“交往理性”,繞了一個彎,才達成的。哈貝馬斯還提出了交往理性的運用條件,比如說話的有效性的四個條件,就是:可理解、真實、正當和真誠。(此處不再詳細展開了)

這樣一來,我們在生活世界中,也不會盲目的實踐、體驗,帶着我喜歡的就是最好的這種標準去要求別人,而是用一種最小化的理性來和人交流,既保證了自己的主體性,又能通過溝通,更好的反向塑造自己。

哈貝馬斯的哲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解決了“主體哲學”困境。什麼困境呢?就是無論你提出什麼樣的學說,你都是個人都必定是主體本身,你的學說都必定是理性的。人無法超越自身,理性也無法駁斥自身。譬如,尼采反理性的理論本身就是一種理性的表達;再譬如,福柯說用權力理論來消解文本的有效性,如果他的理論有效,那他的文本也就無效了,因爲那也是權力的產物啊,如果他的文本無效,那他的理論也就是無效了,主體哲學永遠會陷入這種自我指涉的尷尬。翻來覆去,你無非是在不同的理性視角來重新理解自身而已,每一次新的理解都讓我們這些普通人顱內高潮大呼精彩,但卻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因爲寫書的人,轉述的我,聽這個轉述的你,他們都是理性的主體,理性的主體永遠存在,它不是個問題,它只是一個客觀現象。

而他的“主體間”哲學,把對主體、對象、目標、結果的關注轉向了對“關係”和“過程”的關注。畢竟,主體、目標、結果都是理性的產物,是人類對複雜世界的粗糙建模和誤解。從自然世界的尺度來看,存在的只有“關係”和“過程”而已,哈貝馬斯的這種哲學也叫做“後本體論”、“後形而上學”。相對之前圍繞着主體和理性的哲學思想,是一次非常重要且微妙的範式轉移。

書歸正傳,這裏總結兩條攻略:

(1)在生活世界中,通過實踐體悟找到自己的真正喜歡的東西、自己的需要。最好是人和人或者人和事的某種互動,警惕單純的對“人造物”的需要。

(2)在生活世界中,把“人”當“人”。和人相處時,僅使用最小化的理性——交往理性,就是和人談話的時候,儘量講道理、好好說話。要避免引入系統世界的工具理性和價值判斷。

4.4 系統世界攻略:成爲黑客

到了這裏,氣氛一下子輕鬆了很多,因爲分析系統世界就和研究遊戲一樣,可以完全使用理性分析,可以順藤摸瓜的找到攻略。我知道,很多人,包括你我,都深陷到這個系統世界中不能自拔,希望這一份攻略,能對你找到正確的遊戲姿勢有所幫助。

系統世界也是由龐大的共識性觀念組成的,所以我們也從這些觀念切入,從三個角度理解現代系統世界。這涉及到一場人類綿延了200年的“大辯論”。從亞當斯密在1776年寫完《國富論》創建現代經濟學開始,在卡爾馬克思於1867年出版《資本論》,全面創建政治經濟學,對資本主義展開全面批判時達到高峯,而後,又在馬克思韋伯於1904年出版《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吸收二者觀點,並增加文化、宗教視角,創建現代社會學,爲這場戰役吹起中場休息號角爲止。在這場“大辯論”之後,人類才明白自己深處的是怎樣一個與此前全然不同的大時代。

先說結論:

這個世界,既是斯密所說的,達到了市場終極協調盛世,無比自由,科技與物質享受都極其充沛;也是馬克思所說的,由全球性資本機器控制,充滿了無盡的異化和剝削。還是韋伯所說的,由理性計算、官僚系統(泛指追求效率、效益的機構)和權力博弈所框定的鐵籠鬥獸場。

當然,這些結論來的都非常複雜,我下面就不能照顧對這三個學科沒基礎的同學,也暫時沒能力簡化成十分易懂的白話,僅提綱挈領總結一些和攻略有關的觀點,裏面涉及到很多學科內術語,大家感興趣可自行百度。

4.4.1 經濟學

亞當斯密爲了解釋國家財富的迅速增長神奇現象,從無到有用科學思維構建了一個體系,一個學科,它被起了一個振聾發聵的名字“經濟學”。其中確立了三個核心公理:

  • 勞動分工論
  • 理性經濟人論
  • 看不見的手論

可以完美的解釋自由市場對經濟增長的巨大貢獻。(後來在經典教材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又進一步提煉出了11個原理)

不過,研究這類問題的學科都會面臨一個巨大挑戰,就是它所研究的是一個“二級混沌”系統,這個系統不僅複雜度極高,而且會根據人的觀念變化而變化,當你研究出一個規律,人們消化規律之後反而會改變行爲。(PS:理解系統特點可訪問補課鏈接《系統、信息、控制和反饋,人們解決問題的基本原理》)

而經濟學本身對人們觀念有一個重要影響,就是萌生了一種超越學術範疇的意識形態——“追求經濟利益不再是自私和貪婪的表現,而是帶行天道、實現自由市場均衡的道德價值觀,不僅可以實現個人價值,甚至是推進世界發展的主要力量”。於是,成爲擁有資本的人,不僅是實際權力的掌握者,更會逐步成爲被歌功頌德的道德楷模。這種意識形態,又更進一步促進了經濟機器更快發展。在《國富論》出版的第三個世紀,仍然是被引用最多的經濟學著作。

然而,19世紀末出現大量剝削、20世紀初的政治經濟危機,讓人們對自由市場的有效性失去了信心,馬克思和凱恩斯學派認爲,經濟需要國家干預,甚至需要激進的、更全面的手段(社會主義)來代替這一制度,可是1970年西方由於經濟管制造成了經濟危機和通貨膨脹,1980年代後期蘇聯解體,導致了凱恩斯宏觀經濟管理的失信和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的徹底放棄,自由市場經濟又開始復甦,至今仍然是主流。

4.4.2 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認同斯密的很多觀點,比如勞動分工、市場競爭、自由貿易是人類福利史無前例擴張的主要原因。但是他認爲斯密誤解了“看不見的手”的本質和最終後果,因爲,他看到了更遠的發展圖景。自由市場確實是基於自由契約的個人之間的平等交換,然而他認爲這並不能完美協調個人利益和集體社會的福利,因爲在他的時代,他看到人們所生產的商品,已經不僅僅是爲了滿足人類“使用價值”的商品,而是一種專門具有“交換價值”的商品,目的就是單純的賺取更多錢。在斯密的模型中,錢僅僅是中介物,他認爲人沒必要存儲中介物,價值是體現在社會商品、土地、人力等要素中的,而現在,人已經被自己創造的中介物騎到了頭上,積累錢本身變成了經濟行爲的目的。金錢開始佔據主導地位,也不過是近百年的事情。比如在原帝制統治的中國,金錢長期不佔據主導地位的,如果和珅活在21世紀,大可用金錢來顛覆嘉慶的王朝,可惜在當時,他的命只值一紙詔書。

正如王朝的週期性崩潰一樣,這種自由市場的經濟制度也有類似的情況。崩潰是如何發生的呢?馬克思首先把資本分爲固定資本(原材料和機械)和可變資本(勞動力),勞動力是剩餘價值和利潤的唯一來源,而在激烈的競爭中,資本制度必將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手段來提高勞動生產率,這就有兩條演進路線,第一條是不斷自動化機械化取代勞工,另一條則是壓榨可變資本,即剝削勞工。這種根本矛盾會造成社會長期的分配不均,最終引起反抗,直至崩潰。

而隨着科技和觀念的發展,一個連馬克思都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就是兩條道路合成了一條,就是

“通過剝削勞工來實現全面機械化”。

這會帶來兩個結果:

第一,勞工開始競爭被剝削資格,底層勞動被機械取代,更高級的知識型勞動崗位越來越稀缺。這就是爲什麼30年前是富士康在流水線上剝削工人,現在是拼多多,用996、007剝削985、211。

第二,自動化機械化又會造成大量的生產剩餘,需要進一步促進消費文化,想方設法讓更多人購買更多他們原本並不需要的東西,來提高利潤。要觸發這種“消費主義”,廣告是主要手段,通過控制觀念把慾望和商品掛鉤,比如人們普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具象化爲“喝高品質的酒,用高品質的物品”,此外還有很多創造性的觀念,比如“車是男人的臉”。在這種文化下,每一個人都在思考如何在另一個人身上創造一種新的需求,以迫使他做出新的犧牲,使他處於一種新的、類似於奴隸的依賴狀態,並誘使他相信自己獲得了一種新的快樂。

此外,馬克思又進一步補充了個體視角,對人這個主體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工作”這個活動被異化了。

馬克思認爲,原本“工作”是人類追求的目標,“工作”能讓人通過改變自然體現自身價值、找到意義感。在現代資本體制下,對於工人而言,最大的問題不光是經濟利益和剩餘價值被剝削,更重要的是他們與自己真正的興趣被疏遠和分離,工作只是爲了創造經濟效益,而不創造任何精神成就感和利他主義的正外部性。“工作”本身從創造性活動變成了可出售的勞動力商品,過細的分工讓工人和他的產出物的分離,更進一步造成了成就感和意義感的缺失。

正如馬克思所解釋的那樣:

“工人只有在閒暇時纔會感覺自己在家,而在工作時,他會覺得無家可歸。他的工作不是自願的,而是強迫性的。它不是一種需求的滿足,而只是一種滿足其他需求的手段。它的異化性質清楚地表現在這樣一個事實上,那就是一旦沒有物理上的或其他層面的強迫,工作就會像是瘟疫一樣被避免。”

但是爲什麼沒有發生崩潰?

按照馬克思的推理,隨着分化,工人階級越來越多,矛盾激化,應該會爆發革命。在馬克思的時代,問題已經非常明顯,貧富差距增大,四處是貧民窟,童工隨處可見。但是到了20世紀初,現象出現了逆轉,工作環境越來越好,工人羣體也就是他認爲的革命主力,物質開始豐富,而且還越來越不要命的努力工作。這個可能又是二級混沌系統的厲害之處,如果沒有發表《資本論》,假如也沒有其他人意識到這些,也許崩潰很快會發生,但是正是因爲有了這些預言,掌權者本身可以通過優化制度,避免這些問題。總結下來,現代資本主義制度主要有這麼幾個優化:

第一,工人福利增加。二戰後,教育大規模擴張,服務行業擴張,職業流動性增加,中產崛起,讓西方大部分人都能享受到相對富裕的消費方式。這羣人,已經脫離了馬克思時期那種極其不穩定和艱難的生活狀態。

第二,股權制度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僅僅依賴工資。在今天,一半美國家庭和四分之一英國家庭都投資股票,從無產變成了或多或少的資產擁有者,這讓他們與經濟體的積極運作聯繫在了一起,階級界限不再分明,矛盾也慢慢消解了。

第三,國家干預。國家通過再分配來緩解矛盾,比如向企業、富人徵稅,再通過失業救濟、養老金、公積金、再投資等方式補貼低收入人羣。

第四,最重要的一點,確立了新的神——消費主義。這一點可以再展開解釋一下: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求,消費進一步被宗教化後,擁有商品不是主要目標,相反,通過消費完成“自我實現”纔是目標。消費社會通過廣告,使自我實現成爲了一件切實的操作。你擁有了一件漢服,你就是漢文化最正統的捍衛者。你擁有了一件Lolita,你就是19世紀的英國小公主。你擁有了每季最新的電子產品,你就是美國硅谷的極客精英。而且,你的裙子越正、你的電腦越貴,你的自我成就感就越高、純度就越濃,哪怕你壓根沒讀過四書五經、哪怕你對近代的歐洲歷史一竅不通、哪怕你不剪輯視頻也不打3A大作,只要你消費了,你就是你所相信的那個人,而餘下的我們,也會鼓掌認同。於是,即使一個人生活在最糟糕的條件下,即使他從這個社會中得不到任何好處,他也從不懷疑或批評消費者社會的系統,因爲他或她相信這個系統是完美無缺的。如果你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這不是系統的問題,而是你個人的問題,因爲有足夠的產品和服務供每個人使用,消費社會是爲每個人的財富和幸福而建立的,所以,如果你不能得到它們,你就應該更努力地工作來改變這個現狀。這種觀念是個人處於被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制度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換言之,正因資本主義供應和生產網絡的發達、正因資本家在勞動過程中的剝削,以及商品和符號拜物教的神化,人類再也無法從“工作”這件在馬克思看來決定了人性本質的事物獲得實體價值和精神價值。也正因此,交換的天平兩端被打破了,消費成爲了唯一的、讓我們獲得價值依歸的事物。我們從“工作決定了我們的身份”,走向了“消費決定了我們的身份”。

4.4.3 社會學

韋伯則是從另一個視角切入,認爲這樣的制度得以持續運行,源於對各個生產和分配過程精確的計算,讓其變得高度可預測。在這個領域,商業性企業至關重要,將工作、生產和家庭、社羣分開,消除了基於情感紐帶、家庭義務、傳統社會交往規範的干擾,將人視爲角色、工具。

從這個角度看“完全理性的經濟人”其實不是人天生的稟賦,經濟體系更不是由這些“經濟人”自然發展出來的,而是相反,“完全理性經濟人”是在特定社會體系、時空背景下被反向訓練出來的。這個體系、背景,可以被大致總結爲五點:

第一,以追求效益爲中心的私營企業的完全獨立。傳統社會親緣性和非理性的組織、團體逐漸邊緣化。

第二,商品流通限制的全面廢除,讓消費慾望得到解放。比如中世紀歐洲禁止奢侈品、印度的種姓制度,都是典型的限制消費。

第三,商業生產的完全獨立,企業與來越不受國家干涉。比如不必強行解決就業問題,那麼當利益下降時,可以通過降薪或許解僱員工來降低成本,所以權力和剝削是企業運行的底層必要條件,雖然可以包裝的很人文。

第四,經濟生活的完全數字化。主要指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被定價、被售賣的,包括企業的所有權以及各種形式的資產。簡而言之,其實是金融工具的產生,商業世界被一種參與度更高、更復雜、更全面的響應速度更快的市場籠罩,就是所謂的二級市場或者說資本市場,一家企業倒閉破產一般需要數月或數年,但是資本市場的危機爆發往往只需要一個晚上。

第五,文化動機的因素被改變。韋伯發現,人們工作並追求最大利潤的動機,並不是自古就有的,在歷史上其實是非典型的、新興的、被特定文化規範塑造的。在早期對西里西亞農民的研究中發現,真實規律是,勞動者一旦達到了需求滿足情況,就不會再對經濟激勵措施產生反應,就是說,通過將工資和產出掛鉤來進一步誘導更多工作本來應該是無效的,經濟學所謂的“人的需求永遠沒有被滿足的一天”不是長期以來人類的樣子。所以,打破很多禁錮(宗教、封建制度等)才能創造一種新的文化,讓消費主義成爲世界新的神。

斯密構想的資本世界是一個近烏托邦,道德和私利完美的融合,慾望和商品完美的兌換,像是牛頓力學一樣封閉自我閉環的小宇宙。而馬克思則以批判爲主,認爲是一個階級對立的修羅煉獄,人民用油脂爲資本家的機器作爲潤滑,用血肉爲高位者的靈魂做道場。即便如此,他還是給出了一個方案——共產主義制度。而韋伯,看到的似乎更現實,現代系統世界的核心是一種極致的理性,不是自由的小天堂,也沒有絕對對立的階級,而是一個冷血的計算機、時刻發生着搏鬥的鐵籠鬥獸場。這種無盡、冷靜的爭鬥將無盡的進行下去,因爲所有人都”樂在其中”,但是它是沒有人性的,是極致祛魅的一種生存狀態。在這個世界裏沒有神、沒有美、沒有感動,我們都是精緻的交易者,世界就是一個被放大的證券市場,不會有救贖,也不會有毀滅。每個人都會被精緻的利益捆綁,有存款,有車房,有股票,有期權,世界是一張無情的網,無處可逃。

4.4.4 系統講的差不多了,直接上攻略

(1)接入到系統世界,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有一個打遊戲的心態。所謂遊戲心態,是要搞清楚扮演什麼角色、使用什麼技能、瞄準什麼目標,這都是寫在遊戲說明書上的,只不過平常你意識不到而已。當然,遊戲不能打的太爛,但是認真你就輸了。

(2)生產側,作爲打工者,要善用工具理性,而且學習經濟學、管理學,可以幫你洞悉一些商業活動的本質。比如爲什麼有的人在30歲左右,有了一定錢和收入,做到管理崗位,還是非常焦慮?因爲沒有加速度了,爬到了一個小山頭,但是上不去了。沒有了爬坡的推背感,剩下被後浪拽下來的下墜感。如果學習了經濟學,你會獲得一個洞察,本質上,不是老闆產生了崗位,不是組織架構產生了崗位。而是客戶有了需求,需求倒逼出流程,流程產生了崗位。崗位,是客戶帶來的。所以,換一個思路,每個人其實都處在一條服務客戶的業務流上。你的價值由什麼決定?取決於你能服務什麼樣的客戶,能在流程中扮演什麼樣的位置。因此,在職業上升期,想要獲得新的加速度,可以有一些新的思路:首先,要儘量服務最好的客戶。其次,在價值鏈中的單點價值變得越來越重要,要縱向紮根深度,說白了就是在精細分工的領域,越專業越好。再次,在價值鏈中覆蓋更多的流程,橫向覆蓋寬度。唯有這樣才能兼顧高收入和社會核心競爭力。至於你所在公司裏的什麼層級、什麼崗位設置其實都是表象,是大遊戲中不怎麼高級的小遊戲而已,拿到title是遵循底層規律的自然表現。

(3)生產側,成爲“資本家”,學習金融學,理解金融市場的本質。一方面做好長期投資和佈局,另一方面降低風險,避免進入一些“博傻”局(高度信息不對稱,因此主要比誰更傻,最傻的人賠錢),不被別人收割。

(4)消費側,對於你想要的商品,用理性做一下二階追問,探尋一下你爲什麼需要它。商品往往不是真正的答案,只是表象。最好可以探尋背後的原始目的,然後找一下直線路徑,不要繞道到賺錢、買某種商品、達成目的這種愚蠢的迴路。

(5)儘量選擇熱愛的工作,就是和你在生活世界中探索到的價值點相似的工作。而且可以刻意設置一些“使命”,增加遊戲的樂趣。追求過程中的有趣,而不追求結果,把有限遊戲完成無限遊戲。

5 總結

最後忍不住畫了一張草圖,給大家再串一下四個問題。

問題一,如何認知升級,就是讓大家意識到經驗世界的存在,以及它的無比寬廣之處。

問題二,如何解決外部世界問題,主要是如何用理性建模來解題。

問題三,如何解決內部世界問題,開始複雜起來,自我問題的本質是如何避免理性的困擾,繞過這個系統,讓經驗世界整體和世界互動。

問題四,如何找到價值追求,則重點講了一個新的世界——社會世界,讓大家帶着自我,在裏面找到自己的追求。

大家看到這裏,你可能以爲我在傳遞某種世界觀,其實並不是,這些只是一個簡化的模型,幫你看看這個世界而已。世界觀是觀念拼圖是非常複雜的存在,很難講的清楚。順帶一提,我的世界觀自稱“三千世界”,名字有點中二,理想中,它可以兼容和處理任何體系。在這套世界觀模式裏,世界沒有真理,不過就是不同的視角而已,也沒有真正好用的方法,不過就是某些限定條件下有用的工具而已,更沒有所謂真善美的價值標準,不過就是生存條件下的不得已的妥協而已。比較實用的點是,可以像插遊戲卡一樣,切換各種世界觀,適應外部環境,“求存”特別有用,同時可以像看電影一樣,觀察不同的人不同的羣裏不同的故事。

你可能會問,那用這個簡化的模型寫攻略,真正的意義是什麼?答案很low,其實也是從實用主義的角度考慮的,之所以選了這個視角,主要是可以比較方便的用語言表達,從而激發閱讀者的反思、學習,給你一條通往“自我自由”的路線。我之前提到過,所有模型,所有用語言、文字組織出來的內容,本質上都是“假”,你藉此觸達到你自己的經驗,有序整理它們,纔是“真”,要學會借假修真、登樓撤梯、登岸棄舟。

在心理學上,“自我決定”是人在充分認識個人需要和環境信息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行動做出自由的選擇,達到這個狀態,你會獲得一種身心合一的愉悅,就不再需要意義這類問題的答案。而要要滿足這種需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 歸屬感
  • 勝任感
  • 自主感

在生活世界中,通過建立與他人的真正的關係,獲得了基本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在社會世界中,通過完成工作獲得勝任感。在經驗世界中,完整的認知到這一切獲得了真正的自主感。如果你都能做到,那麼你可能會達到人生理想境界:

你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完全出自你的內在動機,你是在有所歸屬下的情況下,肆意的遇見不確定性。以前你只能在人造的景觀中體驗這種感覺,比如網絡遊戲、遊樂場、旅行度假,在真實世界玩,其實更有趣,更能獲得這種感覺。

《駭客帝國》中,主角尼奧本來是一個普通的城市白領,每天和我們一樣,上下班正常生活,突然有一天,一個叫做墨菲斯的人找上門來,告訴他,你現在所聽所見的一切都是假的,你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幻象之中。我給你選擇,如果你喫下藍色藥丸,你可以回到夢境裏面繼續現在的生活。如果你願意接受紅色藥丸,那你就能打破幻境的束縛,看到真實。最後,墨菲斯和尼奧說“我只能給你指出門的所在,真正跨過那扇門的是你自己”。借用這句話,祝你早日成爲覺醒者,加入到這遊戲中。

單虓晗,寫於20210401

書單與參考

我的學習模式是邊讀邊聽邊摘錄,一點時間之後,覺得貫通了,再整體做系統化整理,最終回答一個問題,統一一套概念,跑通一個體系,所以涉獵比較龐雜,難以一一列舉,尤其是這篇文章。

但是我會最終把所有相關的書籍進行歸檔,可訪問《我的豆列——01 哲學&科學》是這個領域我收集的經典書籍。

此外,這些書,小部分是精讀,大部分是通過音頻、視頻、解讀消化,很多已經是100手知識了,所以還是希望大家不要把我的文章當成知識來學習,僅爲了系統化的總結,給我自己和大家一個思考角度。

相關

《四個人生問題(序)》
《四個人生問題(一):如何升級認知》
《四個人生問題(二):如何解決外部世界的問題》
《四個人生問題(三):如何解決內心世界的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