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什麼》之13

自信的來源之一,就是持續不斷的自我欣賞。談論美是女孩的天性,美國的孩子自小都會在讚美中成長起來。各有各的美,所有的個性美都應該被尊重。

每個女孩子生命的底層就是應該覺得自己美,真正的欣賞自己,覺得自己優雅。

媽媽跟女兒調侃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可愛。讓孩子真心領略到美。一個盲目自信的媽媽,哪怕孩子並不出色的臉型和身材,也要教孩子勇敢的從自己出發定義美。

愛的底色就是尊重和理解,但生活中卻很多人陷入彼此指責和抱怨。不理解尊重對方的人也得不到理解和尊重,而這也是愛的溫飽狀態而已。

愛的更高一層是欣賞。愛的第三層境界是信,我相信你,信你一定行。無論你做出什麼選擇,哪怕是對我無禮,我也相信你一定有你的原因。伴隨着孩子的成長,我們要考慮如何做孩子的援軍。

如果把社會關係畫成一個圓,媽媽就是那個圓心,媽媽核心朋友圈,信息圈等等這些人就是孩子最初的行爲模式的示範者,觀察者,評價者,推動者。

帶孩子戶外活動是非常重要的親子安排,對自然之美的感受是童子功,如果錯過了早期的啓蒙和體驗,將來孩子接觸到流行性的符號和圖片而追隨或屈從,成年後形成早期審美刻印的人很難調整自己的審美觀。

審美活動是人生愉悅豐富的事情,戶外和森林教給我們的都是不言之教。

無論多麼優美的文字和風景,都不如我們到現場感受來得更真實。

我們和世界最好的關係就是審美,發現美、悅納美,有所滿足,是一切幸福感的前提。幸福是種子,媽媽是風,要把這些種子撒到沃土裏。

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成爲孩子的生活方式,不必一次看個夠,可以買個年卡慢慢看,經常看。媽媽是風,把孩子與這些人文聯繫起來。

給孩子適當短缺而帶來的珍惜感,是幸福感不可或缺的來源之一。

爲了不讓孩子陷入物慾世界,媽媽要把眼光放在藍天白雲,讓興趣更廣泛。

我們要思考如何把孩子培養成金錢不能移的人,更重要的是愛和給予而不是物質。

對孩子物質獎勵、精神獎勵,批評教育,賞識教育等等都是教育的工具。但對於孩子又同時不要輕易用物質獎勵,防止孩子功利化。有些工具謹慎使用,能獲得愉快感和內驅力爲重,要強化孩子愛好。

防止孩子手機上癮可以採取:一讓電子屏幕時間成爲家庭時間,二精心挑選電子屏幕傳達的內容。看到好的電影或視頻,大家可以在一起討論,一起看視頻,這也是母子之間的共修時間。

對於iPad的管控,西方國家已經讓它走入課堂,無紙化教育,我們刻意拒絕,也未必能夠順應發展。在電腦的使用上面,我們要想培養孩子從小喫水果、愛運動等等作爲一種習慣,從小內化孩子的基本功。 PAD在手,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廣告詞,世界,盡在我手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