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06:過另一種生活



身上的汗也憋進去不少。他將魚鉤甩了出去。

  也不知道多長時間他突然醒來,下意識地甩起魚杆。


但凡說醒來,在語言上要壓住。    這樣就比較能夠表現,現實和意象的界限模糊化。


瓶子在水中上下盪漾,杆頭的水滴敲打着水面……


到底是做了個夢,還是真事呢?

這樣模糊化

前後這樣照應一下。


中級的同學,閱讀中就要順便吸收一點技巧,技巧和語言也是一體的,達到表現力達到一種效果。


如果自己往往做不到想要的效果,就要注意閱讀中吸收。


很多時候會覺得不知道如何切換,不光是場景的切換。那種往深處切換,既是語言也是技巧,需要吸收。


上午說的那種拼貼的層次感,以前也說過的蒙太奇或者閃回,都是利於豐富立體有層次,增強表現力。


閃回和蒙太奇也有類似。


閃回,就是閃回去,立刻又回到當前

蒙太奇,往往是往事的不斷閃動。


畫外音,類似化外的聲音,比如父親說的一句話在耳邊響起,表現這一點就直接來一句父親的原話。這就是畫外音。


蒙太奇有時候是一個觸發。比如杯子碎了,立刻寫到一次車禍的場景,這就是觸發到蒙太奇。    差別不是很大,不必拘泥,吸收並運用,就能舉一反三


能夠切入往事的片段,知道不同於倒敘和直接的回憶。這樣就可以慢慢掌握。


具體參考意識流的短篇來吸收,或者那本新感覺派小說選。



這樣的技巧是很多的。


比如那篇獅子座流星雨。  翠姍做了個夢,被驚醒。夢裏有個星星墜落。她潛意識是想要個孩子。做夢前,做夢後,和夢裏的情景如何銜接的,可以注意一下。


倒敘,回憶,是差不多的,不容易沉浸進去,而直接閃回,深度就比較深,在意象裏展開,脫離了回憶的敘述。一旦敘述,必然是有邏輯有因果的,也就無法真正展開。


維特根斯坦說,使用一種語言就是過一種生活。當我們使用文學的語言,那就是意象的生活,在意象中活着。


但是第一句的語言不是文學的語言意象的語言,就沒辦法在裏面活着,始終浮在生活的現實中運行。越是這樣,語言越是日常語言,而不是文學語言,如此惡性循壞,擺脫不掉。


經驗多了之後,但凡我覺得不對勁,我就會在前面找一找語言的問題,一定有個地方語言不對勁,浮上來了。


完善起來比較容易。換一種說話方式,就可以重新進入意象。


維特根斯坦這句話好理解。例如,你唱歌或者聽歌,你就是在過一種明顯不同的生活。


如果你說英語,那麼你的生活也是不一樣的,你的思維是英語式的。


更進一步,你說日常的漢語和文學的漢語,過的生活也是不一樣的。你讀名著名作的那十分鐘,和日常看報紙的生活是不一樣的。


你讀詩的時候,明顯不是日常生活。


你像詩人那樣散步和爲了健身而散步,是兩種生活。


健身消食散步,你不會有感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