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捨得》:我們已經無法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了

01

我們已經無法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了。

5月1日,勞動節,兒子打電話約小區的小朋友一起玩,結果對方拒絕了,理由就是媽媽要求利用五一節假期好好複習一下功課。

一連問了好幾個小朋友,都是同樣的情況。

家長們不約而同的做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前家長對待教育的真實態度:成績第一。

兒子所在的學校,是市內一所普通的學校,班級裏優秀學生很多,每次考試基本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老師們抓作業抓考試,抓的得很緊,經過老師們勤奮刻苦的經營,兒子所在的班級在三年級的時候成爲年級最優秀班級。

面對沒有玩耍時間的孩子和堆積如山的作業,家長們竟然出奇的配合,一致爲老師點贊,在羣裏感謝老師的聲音不絕於耳,

希望老師多留些作業,四點半學堂再補補課啥的。

家長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希望熊孩子們成績進步,門門高分。

爲了保證學習時間,取消孩子們的週末時間,取消各種興趣班,考分只要有一點點下降,就會坐立不安,感覺是不是孩子的叛逆期到了。

不得不承認,應試教育仍然是主流。互聯網上不缺呼籲素質教育的文章:童年只有一次,要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然而現實卻是:我們已經無法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了。

02

熱播劇《小捨得》裏的三組家庭中,田雨嵐一家和米桃一家的孩子成績非常優異,本以爲成績優異的孩子會輕鬆一些,然而並不是。

子悠成績很好,但是田雨嵐覺得不夠,她把孩子踢足球的時間都剝奪了,一定要孩子摘到數學冠軍盃才甘心。在得知子悠考試分數下滑,是因爲老師有額外的補習班,她毫不猶豫地給子悠再增加補習班。

南麗一家一直堅持素質教育,堅持陪伴成長,致力於給孩子一個寬鬆自由的成長環境,到最後卻也不得不因爲社會壓力、學校壓力而產生動搖,對歡歡比從前嚴格多了。

孩子們是什麼反應呢?子悠滿腹憋屈,在家長會上坦言:媽媽愛的不是我,而是考試滿分的我。

歡歡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下,經不得一點兒風雨,受不得一點挫折,在考試不及格的時候,並沒有因爲自己歌唱比賽第一而高興,反而難過得掉眼淚。父母輪流安慰鼓勵才能繼續前行。

整部劇映射着現在教育的現實:家長們或主動或被動地拼成績,孩子們已經沒有童年了。

我相信,在爲人父母之初,每個父母都有過這樣的想法:我的孩子只要健康成長就可以了,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第一,成績第二,然而孩子越來越大,父母的期望都變成了成績優先。

然而,一個人的成長,是身體和心智全面發展的完整過程,光有成績肯定是不夠的。

對孩子來說,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可以說,成年以後的三觀,就是在童年期間形成。

小小的孩子稚弱、敏感,他們的心靈是一朵剛剛孕育的蓓蕾,他們正在努力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他們還沒有盡情感受陽光、微風、蝴蝶、蜜蜂,就已經被捲入了成年人殘酷的競爭中。

03

從事20多年教育工作的孫潤雪老師說過,一個生命的成長曆程,從生到死,是有階段性的,我們稱爲“成長”,在人類6000年上下的歷史中,稱爲“進化”,而無論是成長還是進化,人類都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我,自我的形成,是個體意識進化的重要標誌。

這個自我是指什麼呢?它不是俗世意義上的自私,只管自己。它指的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包含做自己身體的主人,做自己感覺的主人,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等等,由此創造出一個完整的自我。

而孩子完整的自我形成的最佳時期是12歲之前。

0-3歲,屬於感知-運動階段,小嬰兒覺得自己就是全世界,同時還覺得媽媽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媽媽,共生一體。很多孩子這個時候,只要離開媽媽的懷抱就哇哇大哭,就是感覺到自己的“全世界之主”的感知受到了影響。

3-6歲,培養專注力最佳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只注重問題的一個方面,所以,每次只能讓孩子做一件事,不要打擾他。

當你看到孩子在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或者在發呆的時候,不要企圖大聲喊他,引起他的注意。也許你是想提醒他該喫飯了,但是他的注意力被打斷,在以後更長的歲月裏,你會因此付出更多的代價來挽回她的注意力。

6-9歲,開始建立自己生活所必要的理論和技能,簡單的說,人一生的文化感受性和生活的導向,就是在這個打下基礎的。孩子開始自己構建和創造一個獨立的自我。

這些階段的完成,必須在實際經歷中進行,不能抽象化,也就是說,父母給孩子講道理是行不通的,最常見的是,氣急敗壞的媽媽對孩子說:你再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只能掃大街。

在孩子的意識裏,掃大街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我的兒子還跟我說:他的願望就是以後能當一個乞丐。我問他爲什麼是當乞丐,他說:他觀察過乞丐,發現大家都不願意跟乞丐說話,這樣乞丐就沒有被打擾。

他並不覺得乞丐沒有尊嚴,他需要的是安靜,他不希望被人打擾。

不管有多艱難,作爲家長,我們仍然需要鼓足勇氣,爲孩子提供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

我們首先得頂住老師在羣裏不斷艾特的壓力,得頂住“別人家的孩子”的壓力;

我們不能一味把12歲以前的兒童桎梏、拘泥在書本與數字的世界中,才能讓孩子完整的成長,才能讓他們心智與身體同步成長,未來纔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競爭無處不在的工作與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