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比勒陀利亞:對不起,我是一個雕刻家

小丹上個世紀80年代出身優秀但不守本分的白人青年,至少在當時的政客眼裏,這是一個不可理喻的傢伙。

那個時代的南非,白人是天,黑人連豬狗都不如。

小丹很不忿白人的這種做法,他要爲了解放黑人而奮鬥,以至於成爲了種族中的敗類。

當然小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黑人同志都是他的戰友,他們製造簡易的爆炸,企圖引起政府的動盪;他們散發着反抗白人的傳單,企圖喚醒黑人的血性。

不過好景不長,小丹馬失前蹄,被捕入獄,而那監獄,名字便是“比勒陀利亞”,專門收押白人。

在監獄外面,小丹的優先級是解放黑人;但在監獄裏面,他首要問題是解放自己。

當然小丹有自己內心的堅持,他堅持解放黑人是絕對正確的事情,所以入獄是極爲不公平的——爲了公平和正義,他決定從監獄的大門中堂堂正正走出去!

機會很快就來了,進入監獄後,小丹發現這裏的鑰匙竟然都是被獄卒掛在腰上甩來甩去,他能透過眼鏡輕易地將它們的外形看得一清二楚。

小丹憑藉自己高超的手藝,開始製作木鑰匙,終於在進入監獄的第73天,小丹製作出了第一把鑰匙,並在夜裏成功打開了自己房間的一道鐵門。

只不過,很快一盆涼水澆了下來,他便發現牢房最外面的一層鐵門只能從走廊上單側開啓,而他被關在裏面。

但是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小丹在獄友的幫助下,用404天製作了39把鑰匙,打開了15扇門,終於成功地從監獄走了出來!


《逃離比勒陀利亞》

(犯罪/【英】丹尼爾·雷德克里夫/2020)

簡評:雖然電影據說是真實事件改編,而且是爲了南非的黑人解放拍的政治片。但是看完全片之後,我幾乎記不住影片最開始那不到10分鐘的政治背景。而監獄中的所有戲份都在圍繞男主配鑰匙這件事開展,雖然劇情和節奏都控制的不錯,但是主題似乎稍稍偏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