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錄(十一)


/38/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幸福的人生,幸福是什麼?坦白地說,幸福只是一種感覺,和身心愉悅聯繫在一起。即便是錦衣玉食,若不滿足,不快樂,也絕無幸福可言。

我對物質生活從無過分要求,不挨餓受凍,衣着走得出去即可,注重的是精神快樂。結婚之後,感情維繫在夫妻之間,一日不見,時時掛念。有了孩子,感情轉移給了孩子,幸福都在對孩子的愛裏。尤其是孩子幼小時對母親的依賴,那種幼稚與天真,讓我醉心於幸福之中。

幸福既是感覺,也會有失去的時候。比如對孩子撫養、教育產生的煩惱,他們成年後,沒實現自己的預期,又會成爲失落。孩子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生活,即使他們工作順心,夫妻恩愛,做母親的依然放心不下。孩子開車,擔心!孩子因爲工作出差外地,不放心。這種心理負擔是一輩子。孩子事業有成,生活無憂,人品不錯,幸福感時而又因此產生。

老年生活,需要孩子關愛照顧,給孩子帶來負擔,並不感覺幸福,反而有一種歉疚的感覺。有時想到,人也有不如動物的地方,養育後代是一切生物繁衍本能,只有人類需要並且得到子女的回報,動物們沒有這個義務。“烏鴉反哺”,“小羊跪乳”,並非有意爲之。

/39/

有首歌叫“誰不說俺家鄉好”,悠揚動聽。我以爲真正覺得家鄉好,是在離開家鄉之後,產生的離情別緒。

人在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往往感受不到所處環境的優越。稍不如意,難免怨這怨那,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情況常有。出去走走,對比之下,感覺迥然不同。

上個世紀90年代末,因爲工作需要,去河南漯河市南街村參觀。一路走過去,幾乎見不到水,見不到橋。食宿條件跟江蘇相比,差距很大。主要是缺水,缺大米,很是不習慣。

孫女去澳洲留學,初到那裏,感覺很好。人口少,環境優美,物價較低,打算畢業後留下,甚至希望父母也去定居。讀完碩士研究生,決定回國。四年下來,體會是中國人在澳洲,屬於二等公民,連英國人都不如。二0一幾年,在孩子的陪同下,我也去過泰國、韓國與日本旅遊,總體印象是小,旅遊所見皆不如中國。

出省方知家鄉好,出國才知祖國強。

/40/

最近讀梁漱溟先生作品《出世入世》,其中有一篇“孔子的真面目將於何求”。這位大師級學者論及孔子,別有觀點。認爲講孔子,不應只在文字上求,文字不過是代表觀念的符號,後人只在文字裏轉來轉去,雖然也說出點意思來,不過是“恍兮惑兮”,“迷離徜徨”,《論語》中孔子與學生的對話,其中所謂的學問,都是說他自己的生活。

比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都是說他自己。包括他對顏回的評價,以及“有朋至遠方來,不亦說乎?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都看出他的生活舒暢自得。

梁先生認爲,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自漢代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研究孔子的人不可勝數。意見也不相同,尊孔的,視孔子爲聖,反孔的,將“三綱五常”等封建思想也都加在孔子身上。顯然,孔子被政治化了,何時才能還孔子的本來面目。

確定是孔子的作品,只有他與學生的對話錄,且是學生所記。也只是孔子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將其作爲做人的至高點,或者將有些封建制度的思想,強加爲孔子所作,都不是科學的態度。

朱熹是南宋的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學的集大成者。據說他曾說過“存天理,滅人慾”。我曾經對他的這句話大惑不解,倘若理解爲人的慾望都要滅掉,哪還有什麼天理?孔子還說過“食色, 性也!”,這位儒家後繼人如何說出如此不近情理的話。

帶着這個疑問,查了些資料,方知朱熹所言“滅人慾”,非人之生存、繁衍本能的慾望,是指人的過度私慾,淫慾、貪慾等。目的是維護社會和諧與安定。

可見,對於古人的評價,不應該離開特定時代,也不應脫離當時環境斷章取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