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川藏13,林芝

今天2021年5月9日,進入西藏第4天,波密→通麥→魯朗→色季拉山口→林芝→工布江達,行程352公里。

早上8點在波密喫過早餐,開車向西。老伴說,路上的風景怎麼就大不相同了?昨天一天望着前面的雪山跑,今天卻望着前面山上的雲霧跑;前幾天都是蕭瑟荒涼,如今卻是綠樹成蔭,滿山蔥翠,要不是有遠處的雪山映襯,真懷疑來到了江南。

早上下了一陣雨,318國道兩邊公路的高山上正在起霧,左前方,在天邊掛起了半道彩虹,一頭紮在田野,一頭伸向空中,路上的車友們紛紛停車拍照,雲山霧罩、河水蜿蜒,細雨濛濛、綠茵茵的田野,藏居星落棋佈,田園牧歌般,真美。

再向前,到了通麥。通麥在波密縣中部,這裏曾是318國道的天險,帕隆藏布和易貢藏布在這裏合流,由於地理地質特點太特殊,泥石流、滑坡羣、大塌方等地質災害特別嚴重。一直是318國道的“腸梗阻”地段。現在,這裏修建了通麥特大橋、迫龍特大橋等橋羣及帕隆隧道羣,穿山跨河,取代了原來的危險難行路段,成爲川藏公路新的地標性景觀。我們下車拍了幾張照片,車輛擁擠,便匆匆離開了。

通麥過後便是排龍,排龍在過去也是有名的天險,全長十幾公里,今天開車走過,幾乎一馬平川。是啊,川藏線上的險,正在一點一點地消失。

再往前便是魯朗。

魯朗意爲“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看到路邊有廣告牌上寫有“到了工布魯朗,會忘記自己的家鄉”,我開車去鎮裏慢慢地轉了一圈,原來的扎西崗村和新建的一大片藏族風情建築相融合,但大部分建築閒置着,遊客不是很多。本想慕名停車嚐嚐這裏的石鍋雞,但同行的車友發微信定位已到了工布江達,老伴說還是算了,到拉薩去喫吧。

繼續開車,到魯朗林海。它就在川藏路旁,一片深山老林,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佈着灌木叢、茂密的雲杉和松林,可能還沒到旅遊旺季,景區裏沒看到遊客。

過了魯朗林海,沿318繼續蜿蜒前行,海拔漸升高到了4000多米,雪山也越來越近,色季拉山到了。

海拔4700多米的色季拉山頂,植被也變成了草甸和矮灌木,遠望就是被白雪覆蓋的雪山。一衆車友都在此打卡,老伴怕高反,不敢下車,我只好自己去拍了幾張照,冷風朔面,只待了十幾分鍾。

又是十幾公里的下山,林芝到了。

林芝,古稱工布,位於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氣候宜人,資源豐富,素有“西藏江南”之美稱。林芝所有山脈都呈東西走向,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懸殊,平均海拔3100米。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使西藏森林的80%都集中在林芝,爲中國第三大林區,幾乎集中了從海南島到北極地區的各種植被。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氣候並存的多種氣候帶,形成了林芝奇特的雪山、深谷和森林的世界,構成了林芝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與衆不同的自然景觀。

雅魯藏布江從林芝朗縣進入,在米林縣迎面遇上喜馬拉雅山阻擋,被迫折流北上,繞南迦巴瓦峯作奇特的馬蹄形迴轉,在墨脫縣境內向南奔瀉而下,經印度注入印度洋。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著稱於世,並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佈,異常豐富的植被及野生動物資源,原始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是世界僅存的絕少爲人類所涉足的淨土,這裏便是墨脫。昨天晚上,駐車在墨脫的車友告訴我,我開的轎車去不了墨脫,我懊惱了一宿。

到了林芝,上了免費的林拉高速,一個小時,便到百公里外的工布江達。本來,女兒囑咐我們在林芝玩兩天,但林芝的桃花謝了,我們這次來西藏主要是想試試走走川藏線,看看沿途的風景也就罷了,並沒有下車遊玩的計劃,怕高反,走路的景點還是免了吧。

到了工布江達,這裏有條尼洋河,又稱“娘曲”,藏語意爲“神女的眼淚”,爲雅魯藏布江北側的最大支流,今天太晚了,有時間明天再看吧。

今天一路,雨雪交加,時下時停,時而烏雲密佈,時而陽光普照,傍晚到工布江達時,雷聲隱隱,雨夾着雪粒碰下來,打得我的光頭好痛。

夜宿工布江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