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有擔當便是聖賢

1472年,王陽明出生在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中葉。之前是蒙族雄威的元朝,之後是滿族奢華的大清。明朝只是漢民族的一個落寞而孤絕的背影。

王陽明原名王雲。五歲時,祖父爲他改名王守仁。“守仁”源於《論語》:“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人生在世,智慧獲取的一切,倘若沒有仁愛的胸懷和坦蕩的人格堅守;即使僥倖得到,也必將失去。

王守仁九歲,父親王華考中了新科狀元。他隨父上任,從浙江遷至南京。初入學堂,他問老師:“什麼是天下第一等事?”老師說:“唸書。然後科舉,像你爸爸一樣,考狀元。”

小守仁很狂:“我以爲不然。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聖賢。”從此,他拼命讀書,涉獵廣泛,保持歡喜的蓬勃。遠望金山寺,即興口占:“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

15歲,他試圖武功救國,沉迷於兵法,隻身出走居庸關、山海關。17歲,他去江西娶親,途經鐵柱宮偶遇道士,習導引術。終於被岳父找回家,又拜師大儒,從此專注程朱理學。

王陽明二十多歲,已經打通儒、釋、道、兵。然而,他連年落第,28歲才中。“世以不得第爲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爲恥。”一入侯門深似海,35歲那年,王守仁遭遇平生第一次流放——貴州修文縣龍場驛。到達的時候,他已經37歲。

我多次尋訪他悟道的陽明洞,流連他研讀《易經》的玩易窩。巨大的山洞,四面積水。一個石鑿的棺槨,就是他的私人財產。這裏遍地毒蛇瘴氣,少數民族語言不通。朝廷不理,朋友不幫,純樸的少數民族接濟了他。

他端居澄默,明白了“格物致知之理”,一個人的心就是他的道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何謂“陽明心學”?那是厄運之中,一個人憑藉信念的自我救贖。而一顆心逐漸養大,就足以涵蓋整個宇宙。

於是,他開始在山洞裏辦學——龍崗書院。

學生問:“老師,一朵花開在南山,跟你的心有什麼關係呀?”

他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們生於同一世界,而結論不同。原本,這世界的美與善,恨與仇,自在人心。

王陽明內有心性,外有武功。處江湖之遠,他用文治傳承。居廟堂之高,他以武功平定江山。流放歸來,他一次次平叛,再用文明教化,收服人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住了那個風雨飄搖的王朝。

他說:“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爲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誠然,破山中賊容易,破心中賊尤難。

他一次次被貶,卻從未蹉跎。他說:“知行合一。”有知識是行動的開始,是行動的主意。而有行動,是知識的結果,是知識的成就。

王陽明57歲時,死在江西南安的一條小船上。那個黎明,舟行靠岸,學生們淚眼相問:先生還有什麼遺言?王守仁說了八個字:“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無論世界的真相如何,用愛的激情和能力改變它。心有擔當,便是聖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