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曾奇峯的心理課》有感

今天終於看完了這本與心理學有關的書。

對於精神分析,我是半信半疑的,不,是大半都相信,一點點懷疑。這種心理治療手段能夠存在,一定有它的原因。

首先是關於各種防禦機制,最常見的,退行,反向形成,投射,合理化,壓抑,這些防禦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我們,但同時也使我們離真相更遠。

其次是關於關係。一切人際關係,都是親子關係的延伸。而怎樣纔有合適的親子關係呢?需要有足夠好的母親,一面鏡子,一個容器。

怎樣纔是真正的愛呢?愛對方的一切,包括缺點。所以,你到底是愛對方身上的特質,還是愛對方呢?

另外是關於成爲合格的精神分析師。對自己的情緒有敏銳的覺察力,最好不要太理性。雖說是分析,但對象是情感,感性一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