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小捨得》帶來的教育焦慮,反而讓我對孩子的教育更平和

最近在看電視劇《小捨得》。最初是在微博上刷到這部劇的,大致知道是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目前雖然看到了網上很多關於劇中人物的走向,但是我還是想知道劇情是如何演繹的,當然也是抱着想要看看大城市教育孩子的方式想法。雖然我不瞭解大城市教育方式是怎樣的,是否真的如這部劇中呈現的那樣。但是我想其中的很多情節或多或少會和現實生活的雞娃有些類似。

劇中主要是南儷和夏君山,田雨嵐和顏鵬兩對夫妻呈現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南儷和夏君山主張素質教育,希望孩子能夠勞逸結合,也不唯分數論,女兒夏歡歡多才多藝,只是成績並不拔尖。而田雨嵐和顏鵬則不同,兒子顏子悠學習成績好,一直都是班上的前五名,成績很優秀。

看這部電視,我個人是非常贊同南儷和夏君山的教育方式的,尊重孩子的天性,該學習就學習,該玩就得玩,當別人都在瘋狂上着培訓班的時候,他們卻巋然不動,只希望歡歡能夠快樂的成長。卻沒想到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夏歡歡在成績上受到別的同學的嘲笑。這讓作爲父母的我們,也不禁焦慮起來,爲什麼教育會變成這樣呢?

劇中的一個類比非常好。一羣人坐在在劇場看戲,突然有一個人站起來了,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站起來了,甚至有人站在椅子上,也有人架梯子。教育就是如此,一定程度上,現在的教育拼的更多的是財力。

家裏條件好的父母可以讓孩子有很多上培訓機構,可是家裏條件不好的父母爲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於他人,也需要承擔鉅額的教育支出。不管什麼樣的情況下,孩子們都承擔着巨大的學習壓力。

看這部劇的時候,我並沒有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麼的焦慮,或許是我的孩子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又或許自己曾經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讀小學的時候,沒有補課的概念,父母對我的成績也沒有什麼要求。放學就開始撒歡似的玩耍,只需要做完一些課後作業就行。

爲人父母后,對孩子的教育我也完全無法置身事外,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也曾經焦慮過。剛生孩子那會,對於孩子的教育基本是以看書學到的爲主,書上寫什麼,我就照着做。比如孩子幾個月時,我就和家人說不會對着孩子說疊詞,奈何他們不聽,我也無奈,只能不管了。至於這對孩子的教育到底有沒有作用,我也不知道。就如同我看到的很多教育方法,是否真的適合我的孩子呢?

老人教育孩子多少都會存在着一些問題。可是因爲工作,我也沒什麼時間教育孩子,分身乏術,只能儘自己的能力多陪伴孩子。看各種育兒文章,買繪本,都想讓孩子能夠從小受到好的薰陶。奈何孩子還是沒朝着我想要的方向發展,我也只能隨他去了。孩子喜動不喜靜,不會坐下來安靜的看書,只能多帶他到處看看。既然孩子不愛看書,那就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偶爾也會雞血式的育兒,只是我一個人努力,我也堅持不下來,畢竟孩子是真沒什麼看書的想法。慢慢的,熬到孩子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了,我早早的開始做準備。選學校,就希望能夠給孩子帶來好的教育,最終選了一個私立幼兒園,貴是貴了點,我只是希望孩子能夠有好的教育環境。

茶茶兩歲左右,我開始帶他上早教課,我不知道這有沒有讓他學到什麼。但是通過上早教課,確實也培養了一些好的習慣,每週一節,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偶爾也能坐得住,所以我只是想讓他磨磨心性。

昨天是第一次上神奇大腦課。老師告訴我,茶茶是四個小孩中最爲專注的,我心裏還是感到挺欣慰的。茶茶雖說沒有很省心,但是在某些方面還是挺讓我知足的。就如同劉先生所說,你得學會多看看孩子的優點。確實是這樣,當你只關注到孩子缺點的時候,對孩子的教育就很容易焦慮。

人生隨着閱歷的增長,會越來越清楚的看明白一個真相。那就是:自己是普通人,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自己的孩子也是普通人。

既然是普通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也該學會坦然接受自己的普通,接受孩子的普通。或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平和的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