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道-學習技巧 學習技巧

學習技巧

遺忘曲線

幫助你認識自己。
1.不要因爲忘了而責怪自己。
2.如果想不忘,過幾天再翻看一遍(記筆記)。

成就感

你學不過越學越快樂的那些人
也就是正反饋--你學一個東西的時候(學習 => 爽 => 快樂 => 學習 => ...)
正常來說學習的時候會分泌多巴胺(人類基因)。不喜歡學習是因爲被九年義務教育噁心到了,那種爲了考試把一些東西強加在你身上。
實際上學習是很快樂的,比如說在刷微博也是學習,瞭解到了娛樂八卦信息,越刷越開心,比如說刷知乎,知乎也有東西讓你開心。
但是這種開心太小了,開心一會兒就沒了,不能讓你形成積累下來的知識,所以就需要成就感了。
比如我在一開始學習命令行的時候,命令行有什麼用呢,沒有任何成就感,沒有成就感就會通過遺忘曲線,命令行知識就會逐漸消散,所以我做了一個 hexo 的博客,無形之中創建了關聯,我學命令行,通過了命令行創建了世界上所有人都能訪問的博客系統,這就是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會繼續學習。

生物鐘

固定時間

最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種行爲,最怕半途而廢。
很多時候我們在 steam 上買了一款遊戲,可能剛開始玩了一會兒,之後發現還沒其他事情,就在再也沒玩了,於是這個遊戲就變成了喜加一
遊戲都沒有興趣長時間玩下去,更不用說學習了。
但是什麼遊戲能一直玩呢,比如說午休的時候,和朋友一起打把王者榮耀,下班了一起再打一把,每天就是這樣的固定時間。

固定精力

和時間是不關聯的,比如說下班後去打球了,一身汗,這個時候即使到了學習時間,也是精力不足的,這種就是垃圾時間,只能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如洗澡、看劇...

就學五分鐘學習法

目前最流行的就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就是學習五分鐘,休息娛樂五分鐘,再學習五分鐘...,聽起來很美好。
但是非常不推薦編程用來編程學習,五分鐘剛搭建完環境,時間就到了,那還搞啥,編程學習時間段至少得1個小時。
所以方法是一定要騙自己就學5分鐘,學完5分鐘就去玩,但是每次的實際情況是,一旦學了五分鐘,就會繼續下去。

製造不方便的環境

比如說經常在學習的時候,經常學着學着玩一下手機、擦一下屏幕、沒喝水喝一下水

電腦不裝顯卡

就像 mac 一樣(手動狗頭),顯卡非常不適合玩遊戲,我用 mac 打 DOTA 的時候卡的像 PPT,風扇聲音像飛機場一下,所以 mac 能讓你有效學習。

鎖門防止打擾

比如說在家學習的時候,父母來讓你收一下衣服,搬一下東西,這個時候鎖門,就會避免一些干擾

去咖啡館防止打遊戲

比如說去星巴克學習,有電源,有 wifi,誰都不認識你,一般不會被人打擾,安心學習,更不用說打遊戲,一般沒見過有誰在星巴克打絕地求生、DOTA...,這樣子像個傻子

準備好糖分和水分

不要頻繁起身拿東西

雖然在學習的時候身體沒有動,看起來沒有很大的消耗,但是大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比如說一個東西很難懂,很難去理解,大腦在長期的工作下就會昏昏欲睡,可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糖分不足,可以搞個快樂水,奶茶放在旁邊

每小時起身一次

但是又不能做太久,防止脊椎病

你需要考試

自己問自己

平時自己瘋狂學習,覺得自己學的很好了,但是一到工作中遇到各種意外之外的情況就各種不會了,因爲自學的時候是自己跟自己在知識建設,需要一個外部力量來檢驗自己,讓別人出一個題來考你,這樣才知道是否學好。
比如可以網上刷題

自我催眠

有效防止拖延

有一次我看過一本書,這本書讓你戒菸(我自己不抽菸,看完了也依舊不抽菸),但是我發現一個東西,怎麼自己催眠自己,這本書就是催眠,讓你自己發現抽菸是一件愚蠢的事情,通過理性的分析甚至感性的,還有社會學的角度讓你知道抽菸是一鍵愚蠢的事情,他論證了這件事,讓你不知不覺就相信了這件事情。
這本書不是直接告訴你吸菸有害身體,作者說我以前也抽過煙,我問過一些煙癮者,他們說抽菸能讓自己更精神,然後這本書的作者說,不是抽菸的時候更精神,是你不抽菸的時候會困,抽菸的時候纔會返回正常狀態,所以實際上爲什麼能讓你爽呢?是你不抽菸的時候難受,抽菸的時候正常,所說你爽了。那麼爲什麼正常人不需要抽菸呢?因爲正常人本來就在正常狀態下,一直都在煙癮者的抽菸狀態下,那爲什麼需要去抽菸呢。讓你知道原來是上了煙的當,抽菸的時候並不是爽,而是把我的不爽去除了而已。
就像電子鴉片一樣,遊戲爲什麼能讓那些人爽呢?比如說當年的傳奇,上線送你一些裝備,讓你打怪,秒殺的感覺很爽,突然有一天到了一定的等級,他不送裝備了,然後打怪好難,出門還要被其他衝錢買裝備的人殺,來欺負你,這個時候你又兩個選擇,1.衝錢,2.不玩這個遊戲。但是這個遊戲你已經玩了半年了,很難做到不玩了,所以如果你想回到那種感覺(刷怪很爽,欺負其他玩家)。雷同煙一樣。
但這和拖延有什麼關係呢,理性分析一下,是不是大家都認爲自己有拖延症,如果大家都有拖延症,那麼這到底算不算一個病?所有人都有拖延症,一直得,而且都去除不了,不像感冒,也所有人都有,但是能祛除。所以請問拖延症還算一種病嗎?
結論:既然每個人都有,所以他不是病,那既然不是病,那我們爲什麼要去除呢?我們不需要防止拖延,通過這樣子的心理建設,你就知道了我沒有拖延,我只是不想去做而已,比如說那爲什麼還老是去刷微博,打遊戲,很簡單那就是那個時候不想去學習,那就儘管去玩好了,但是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想着去玩,就把劇看爛了,無聊了,那麼就可以回到上述方法,那就去學習5分鐘把。(有點和上面的自我催眠衝突,但是有時候也要實際一點,學習到一定時間學不下去了,那就儘管玩把)

分析自己的學習類型

每個人的學習類型是不一樣的,這是某個學者研究出來的,有的人通過 視覺、聽覺、觸覺、嗅覺
有的人能通過視覺就能學習,就就是我們所謂的學霸,學霸通過看老師的板書或者看一些筆記,他就能快速吸一些知識,這種人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學習就是非常輕鬆的。
但是其他人就不行了,很多是希望通過聽覺來學習。什麼是聽覺呢?我必須通過老師來講一遍,如果老師不講,讓我自己看,我就看不懂,這個也被叫做閱讀障礙患者,直白的說就是我聽能聽懂,但是就是看不懂。
還有人通過觸覺來學習,這種人看也看不懂,聽也聽不懂,必須自己試過才知道,比如學物理,必須去往牆上打一拳被牆彈回來才能理解力的作用,這種人更適合學習體育或者樂器。
少有人通過嗅覺來學習,就是沒有味道某種香味就學習不下去,要是味到了,就能靜下心來再學習。
爲什麼要找類型呢?因爲你會經常在網上看到一種論調:學習?學習就要看書,書都看不懂,你就不是學習編程的料。但是所有人不是一樣,有的人就是做過一遍之後才能理解,才能學懂,找到自己的學習類型。

目標管理

不管你的學習技巧多那麼,如果你沒有目標,你就存在一個失去焦點的問題,或者迷路的問題。

不要制定宏大的目標

有的人喜歡制定任務計劃表(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這一週幹啥,下一週幹啥。但是一旦一週沒有完成目標,那麼這張計劃表就廢了,你會覺得自己再也完不成了,第二週都沒學完,第三週的任務更不可能按時按成了,制定的目標太宏大,太細緻或者說太死,造成你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可能甚至會覺得自己不行。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我們要制定的是:根據上面說的固定時間,每個時間段我們要做什麼,做到某一個程度就行了,比如說我每段時間就看10頁書,當你某一週只看了5頁,並沒有關係,那我下週再看5頁好了,具體每週做到哪兒我不關心,主要在於我是否保持一個學習的狀態,速成是一個很假的東西,就像賭博,賭博的危害是什麼,不是說把你的錢花光了,而是說一但你賭博賭贏了,你就再也不會去每個月老老實實拿那點工資了,是吧,直接把你心態搞崩了。

目標可實施

比如說我想用 JS 寫點東西,比如說做一個好看的彈窗,那麼可以去做一下試試(雖然是小東西,想做完美還是很難的,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如果達到目標,就告訴大家

比如說做好了那個彈窗,就發佈到 github,拿到論壇裏給大家用一下(可能會沒人用),但是隻要你告訴別人就行了,就相當於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不要在意完美,搞定即可

有些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太刻意追求完美,比如說在學習 JS 的時候,要記住,用到所有的 API,學 CSS 的時候,要記住所有的選擇器,每個東西都搞清楚。有這個想法就是錯的,因爲你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搞明白,根據上面說的遺忘曲線,CSS 幾百幾千個選擇器,一次給你說完了,過短時間你還是會逐漸忘記,到後來就會懷疑自己爲什麼這麼辛苦學完了,到最後還是忘記了,所以遺忘曲線是最最重要的東西,能讓你保持信心。

回顧很重要













































看完上面之後,現在回顧一下還記得那些學習方法(沉默時間,找個空白寫(觸覺學習)一下關鍵詞,關鍵詞即可,根據遺忘曲線,二十分鐘你就會忘了大部分)
上述10個知識點,根據遺忘曲線,在30天之後,你只會遺忘80%,剩下只會記得兩個知識點(像我初次寫下時,就記得了遺忘曲線和就學5分鐘)。
那爲什麼要講這麼多呢?就說重點不就好了麼?因爲每個人的習慣不同,每個人的記憶點不同,就像 QQ 一樣很臃腫,有很多功能你都用不上,那爲什麼 QQ 不砍了這些功能呢?因爲這些功能正在被其他人使用,如果砍了他們就會有意見。這些技巧也是一樣。會被不同的人記住不同的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