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教如何學習

今天看曾國藩全集,教兒子讀書這一段,發現原來如何有效學習,古人和現代人是同樣的困擾。

曾國藩兒子的問題是:讀了不少書,對於書上講的,常常覺得似乎是明白了,但仔細思想起來,又無甚心得,這不知是什麼原因?

這也是我們常遇到的,知道了那麼多,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曾國藩給出了八字箴言,到現在依然是最高段的學習心法。

他引用的是朱子講過八個字:虛心涵泳,切己體察。

他細細拆解如下:

虛心。即不存成見,虛懷若谷。

首先做到空杯,無漏,無染,才能如海綿一般海納百川。


涵泳。所謂涵者,好比春雨潤花,清渠溉稻。雨之潤花,過小則難透,過大則離披,適中則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過小則枯槁,過多則傷澇,適中則涵養而勃興。
泳者,則好比魚之遊水,人之濯足。程子謂‘魚躍於淵,活潑潑地’,莊子言‘壕梁觀魚,安知非樂’,此魚水之快樂。左太沖有‘濯足萬里遊’之句,蘇子瞻有夜臥濯足詩,有浴罷詩,也是說人性樂於水。善讀書,須視書如水,而視此心如稻如花如魚如濯足。

這部分體悟遠遠不夠,可以想象的畫面是,讀書如小火慢燉,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就如同建立學習的素材庫,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亦不是某一段時間猛攻,持續恆溫的進行,從而能在書的海洋中找到遨遊的樂趣。

切己體察,就是說將自身置進去來體驗觀察。
好比《孟子?離婁》首章‘上無道揆,下無法守’,年輕時讀這兩句話無甚心得,近年來在地方辦事,乃知在上之人必遵循於道,在下之人必遵守於法。若每個人都以道揆自許,從心而不從法,則下將凌上了。

這部分就是最重要的實修了。所有所學的知識必須能夠代入到自己生活中觀察運用,才能真正轉化成是自己的。

所以我們讀書讀過就忘,還是在涵泳、體察二語上注意不夠。

今天剛好看到張哲瀚媽媽在兒子30歲時的發文,很是動容。可見平時養成好的讀書習慣,並在每一次生活考驗中實踐,才能化爲無窮的力量。

難怪我會因爲山河令的周子舒喜歡上這個演員,他的內在的光不是靠“演”能出來的。這樣的明星才更有榜樣的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