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營結束後的迴歸內省

前兩天和瓊如老師交流,她提出進入大數據時代,當下社會的兩大現象:

1.全民被關注上癮

大家都熱衷通過各種手段當IP,當老師,求贊求認同,求關注10萬+…

一方面,關注=流量=錢脈

一方面,自我價值=有多少人認同

只是,在這樣趨勢下,人會更加容易得憂鬱症,因爲我們的成功標準都建立在外。

一旦沒有被滿足,內在世界極容易崩塌,這也是爲什麼現在自殺率越來越高。


2.會更容易築起自己的高牆

因爲現在知識碎片獲取是如此容易,全民IP,也就意味着每個人都會認爲自己是對的,捍衛對錯會更容易發生。

而更多的知識碎片都是個人理解的N次加工,妄語也更加容易。


以上深以爲然。就像我特別容易變成“道貌岸然”的“衛道夫”。

用一知半解的碎片,去看不慣老闆,看不慣家人,自己卻未曾有半點實修。


但真正實修的老師,卻更加謹言慎行,更覺得自己所知甚少,如南懷瑾先生在晚年常提到:

“我今年活到九十歲了,我的一生八個字:‘一無所成,一無是處’,還國學大師呢!那個‘大’字上面多一點吧,‘犬’師,狗師差不多!我真的很反對這個過譽的名稱。”

我這還只是桶底那麼點兒水呢,都晃盪響個不停。真是懺愧!


老師問我,爲何要報名寫作營。

我想起自己初心是爲了增強輸入輸出能力,豐富內涵,增強獨立思考能力…

但依然在目前大遊戲規則下,在自己的人性需求下,會爲多少人點贊患得患失,或者爲了完成任務而日更。

就像最近日更常常卡殼,實則一直沒有再持續輸入,過去的存款很快就用完。


如果學會一門技能是爲了拓展“斜槓”的能力,但是斜槓不是A+B+C,而是一門深入後的觸類旁通。

不是爲了追逐有很多的“技能”,還是回到內在覈心的紮根,也正如身體訓練,當核心力量加強,纔不會用其他地方消耗代償。


回到寫作的初心,不是不能學習寫作,但如果把它當成是解決我賺錢能力,或關注多少人按贊,那步驟就偏離了。

而是先發展成興趣,再持續深耕,有一天發芽長成什麼,是自然而然的事。


就像砍柴老師,他當初一定不是爲了變現扎堆進入書的海洋,而是真的喜愛。

迴歸初心,先從基本的收集素材,多閱讀,多模擬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