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月,日軍藉口軍事演習走失一名士兵,攻打宛平城,歷史真相你知道嗎?

齊帆齊微課第69篇,字數4424,共累計122922字。


1937年七月七日下午,日軍繞過宛城城門,直接向盧溝橋以北行軍。

這支日軍是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第三大隊八中隊,指揮官是中隊長清水節郎。

日軍藉口在日軍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彷彿聽見由駐宛平城內的中國軍隊發出槍聲,使演習部隊一時紛亂,結果走失一名士兵,日軍要求今夜要入城搜索。

實際情況是中國駐軍沒有人放槍,而且當時走失的士兵志村菊次郎,因當晚鬧肚子拉稀,不久也歸隊。

日軍中隊長清水節郎把這一情況如實回報給大隊長一本清直,行蹤不明的士兵,不久就被發現。

日本駐屯軍司令部接到盧溝橋事件的報告後,立即指示北平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大佐:“機不可失,馬上派人與中國交涉,佔領宛平城東門,俾軍使交涉順利”。

八日凌晨二時,宛平縣長王冷齋,晉察政府外交委員會主席魏宗翰、委員孫潤宇、專員林耕宇和晉察政府交通處副處長周永業,日方代表松井久太郎和櫻井德太郎舉行談判。

王冷齋堅持先調查後處理,松井久太郎堅持入城搜人,雙方僵持不下。

宛平城的談判還沒結束,突然傳來一聲炮彈的爆炸聲,日軍等不急了,於凌晨四時二十分向宛平城內開炮。

一木清直大隊長指揮500日軍向宛平城內中國守軍發起了攻擊。

中國守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二一九團長吉星文發現情況不對,打電話向師長馮治安和旅長何基灃報告。馮師長嚴令抵抗,中國守軍寸土不讓,任日軍炮轟亂炸,城門堅固如鐵。

日軍正面攻擊宛平城未能得手,隨即改變進攻方向,集中兵力攻擊盧溝橋鐵橋和龍王廟的中國守軍。

中國守軍只有兩個排約七十多人,日軍輪番上陣,中國士兵頑強狙擊,最後用大刀進行白刃戰。最終日軍傷亡百人左右,兩個排的中國守軍全部陣亡。

中國軍隊在黎明之際,第三十七師二一九團二營從長辛店馳援永定河,在河西岸向日軍發動了反擊,雙方在鐵路橋和龍王廟陣地反覆爭奪。二一九團組成突擊隊,趁着夜色用繩梯悄然出城,在青紗帳的掩護下,沿着永定河向鐵路橋靠近,突然出現在日寇面前。英勇的西北軍戰士不用槍支,使用大砍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日軍猝不及防,被砍得血肉橫飛,鬼哭狼嚎。有一名僅十九歲的突擊隊員,連續砍殺十三名日本鬼子,同時生擒一名。一頓亂砍,一箇中隊的日軍幾乎全部被砍倒在鐵路橋上。

中國作曲家麥新根據這個戰鬥創作了《大刀進行曲》,鼓舞了千百萬軍民抗日士氣。

八日上午,宋哲元拍電報給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

日軍駐豐臺部隊炮四門,機槍八挺,步兵五百餘人,自陽夜十二時起,藉口夜間演習,向我方射擊。企圖佔領我盧溝橋城(宛平城),向該城包圍攻擊,轟炸甚烈。我駐盧溝橋之一營,爲正當防衛計,不得已不能不與之周旋,現仍在對峙中。除以在事態不能擴大可能範圍內沉着應付外,如何之處,請示機宜。

蔣介石回覆宋哲元:

宛平城應固守,並須全體動員,以備事態擴大。此間已備隨時增援。

日方或許在兵力投入與部署上尚未做好全面準備,日方突然提出“和平解決”。

九日凌晨三時,雙方在盧溝橋前線達成協議:一、雙方停止射擊;二、日軍撤至豐臺,中國軍隊撤至永定河西岸;三、宛平城防務由中國保安隊接任,人數約二三百人,於當日上午接防。

十一日十八時三十五分,日軍參謀部下達“臨參第五十六號”,命令關東軍獨立混成第一、第十一旅團之主力,偵察機、戰鬥機和重型轟炸機各兩個中隊,高射炮兩個中隊,包括裝甲列車在內的鐵道第三聯隊之主力,電信第三聯隊一部、汽車隊一部和防疫隊一部,隸屬中國駐屯軍司令部指揮,“急速派遣至華”。

過了三個小時,“臨參命第五十七號”下達,駐守朝鮮的日軍第二十師團“務須迅速到達華北,編入中國駐屯軍司令官轄下。”

這一天黃昏時分,日本發表了《關於向華北派兵的政府聲明》,這可視爲是日本政府向中國政府發動侵佔華北的宣言。

新任中國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於十二日上午十一時飛抵天津。他召開軍事會議,聽取了參謀長橋本羣的彙報。十三日凌晨草擬出一份《七月十三日的中國駐屯軍情況判斷》,主要內容是日軍在華北集結的位置和集結的目的:“軍將第一次所增加的兵力(包括第二十師)合併使用,必要時一舉殲滅第二十九軍。”

爲給中國方面施加壓力,香月清司向晉察政務委員會提出七項要求。

一、徹底鎮壓共產黨的策動;二、罷免排日要人;三、撤去駐在晉察的排日中央系統各機關;四、撤去晉察排日團體;五、取締排日言論及宣傳機關和學生、民衆的排日運動;六、取締學校、軍隊的排日骨幹;七、北平的警備由公安部隊負責,城內不得駐軍;如不答應上述要求,即解散晉察政務委員會,第二十九軍撤出晉察。

宋哲元一再妥協,他對日方表示:原則上沒有異議,只希望延緩實施。

國民政府一再催促宋哲元抓緊集結部隊,到保定開設作戰指揮部。宋哲元滯留天津,對日方提出的無理要求一再妥協退讓。

蔣介石於十三日給宋哲元發去一封電報,表示中央已決定:“寧爲玉碎,勿爲瓦全,與中央共同生死,義無反顧”。

在宋哲元想法設法與香月清司商談妥協條件時,日軍緊張地準備着進攻北平和殲滅二十九軍的作戰計劃。

擬動用河邊正三爲旅團長的中國駐屯軍步兵、坦克兵、騎兵。增援部隊是第二十師團、獨立第一、第十一混成旅、德川好敏中將爲兵團長的航空兵團,作戰飛機總計二百二十二架。

中國方面得知相關情報後,何應欽再次急電宋哲元,告知他日軍正在集結,企圖包圍並殲滅北平的第二十九軍。

宋哲元對蔣介石中央軍的警惕,比日軍還甚,爲了不刺激日軍,在這天致電上海各界的救亡團體,謝絕了熱情高漲的國民慰問和捐款。

國民政府派第二、第十、第二十五、第二十七、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八十七師協調作戰,宋哲元也拒絕。

對各地軍閥統轄的地盤控制能力薄弱。軍閥們對中央政府始終抱有戒心。他們始終擔憂與日軍進入戰爭狀態後會損兵折將,自己控制的軍隊勢力大減,懼怕中央軍以增援爲名搶佔自己的地盤。

十七日上午十一點,東京日軍參謀部正式通報了《關於華北作戰的協定》:討伐華北的中國軍隊,作戰儘量限制在華北。然由於情況變化,可能轉爲對華全面作戰。

參謀部預定:兩個月內消滅中國軍隊第二十九軍,三至四個月以內全面消滅中國的國家政權。

十九日,張自忠派代表會晤駐屯軍參謀長橋本羣,一個小時後,與日方簽訂了包括“徹底彈壓共產黨的策動”、“晉察方面主動”罷免“不適宜職員”、第三十七師主動撤出北平等條款在內的祕密協定。

宋哲元認爲,既然已經全部答應了日本人的要求,日軍就不會把第二十九軍趕出平津第區了。

第二十九軍副參謀長張克俠(地下共產黨員)擬定的集中兵力殲滅日軍分散據點,然後迅速向長城一線推進狙擊日軍的作戰方案,不但沒有被採納,宋哲元還下令拆除北平城內巷戰堡壘以及第三十七師移防涿州的命令。宋哲元甚至向日本北平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保證,他有能力阻止蔣介石的中央軍北上,至少能夠確保中央軍停留在保定以南。

二十二日,蔣介石致電北平市長秦德純轉告宋哲元,日軍的機械化部隊正祕密向北平集結,大連方向也有大量日軍部隊在登陸,“預料一個星期之內,比有大規模之行動。”切望第二十九軍時刻防備並積極佈置。

得知日軍正向北平大規模集結後,宋哲元終於明白戰爭已無法避免。

宋哲元開始考慮並部署備戰問題。他命令第三十七師停止移防涿州,第一三二師在永定河以南集結,獨立第二十七旅進入北平擔負城防。

二十五日下午四時半,日軍的一箇中隊乘火車抵達廊坊車站。在車站內構築作戰工事,聲稱他們要修護日軍軍用電線。

第一一三旅長劉振三和二六六團長崔振倫隨即與日軍交涉,要求日軍停止作業。但日軍強硬要求中國守軍退出車站,隨後發生衝突。

日本駐屯軍立即命令第二十師團第七十七聯隊和步兵旅第二大隊前往增援。

二十六日拂曉,日軍的飛機轟炸了廊坊中國駐軍的兵營,陸續達到的部隊對廊坊車站內的中國守軍發動攻擊。因作戰力量懸殊,中國守軍於中午十二時向通州方向撤退,廊坊車站被日軍佔領,平津之間的鐵路交通被日軍切斷。

二十八日,香月清司隨即向第二十九軍發出了最後通碟,要求第三十七師必須於二十八日中午前全部撤出北平城區,否則日軍將“不得不採取單獨行動”。

同時駐屯軍第二聯隊第二大隊從廊坊乘火車向北平開進,抵達豐臺車站後,分乘二十六輛卡車撲向北平。

黃昏時分抵達廣安門,謊稱剛從城外演習歸來,要求進入日本總領事館。第二十九軍第一三二師劉汝珍團的一個連守護廣安門,看見日軍強行闖關,中國守軍向日軍開火,兩軍在城門前混戰,戰鬥持續三個小時,最終一部分日軍衝進城內,一部分被阻擋在城外。

二十八日上午八時,香月清司指揮增援日軍第二十師團、關東軍獨立混成旅第一、第十一旅團及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在空軍的支援掩護下,向駐守北平北苑、西苑和南苑的中國守軍發起全面進攻。

日軍第二十師團主力在二十四架作戰飛機的配合下,自東、南兩面實施主攻,獨立混成旅第一、第十一旅團從北面實施助攻,集結於豐臺的日軍駐屯軍旅團主力切斷了南苑通往北平的道路。

副軍長佟麟閣和總指揮趙登禹身先士卒,中國守軍不怕犧牲拼死抵抗,但由於部兵力懸殊,事先沒有充分的戰爭準備和作戰預案,中國守軍傷亡慘重。

副軍長佟麟閣腿部中彈負傷,在堅持指揮作戰時被敵機炸彈擊中,當場陣亡。總指揮趙登禹手持大刀督戰,遭到日軍伏擊後,揮舞大刀奮勇殺敵,在突圍時胸部中彈,陣亡沙場。

南苑失守,日軍隨即佔領豐臺、清河、沙河等地。

二十九日凌晨,第二十九軍殘部大部分撤出北平城。

二十九日凌晨一時,天津的中國守軍在第三十八師副師長李文田的帶領下,對天津火車總站和火車東站採取偷襲戰術。

朱春芳團長帶領獨立第二十六旅的二營和一個保安中隊,在炮轟天津火車總站後發起攻擊,總站被我軍佔領。

火車東站的戰鬥進行了兩個小時,駐守的日軍被消滅。

一個營襲擊了飛機場,搗毀部分飛機。

二十九日下午,日軍飛機對天津全城進行狂轟濫炸,第三十八師指揮部被炸燬。總指揮部與各部隊失去聯繫。由於各處戰鬥傷亡巨大,預備隊也所剩無幾,天津的守軍只好撤退。

盧溝橋事變爆發二十二天後,北平和天津相繼失守。

銷煙已經散盡,時間把戰爭的殘酷性沖淡。可是忘掉歷史的國家永遠不會強大,忘記歷史的民族永遠不會自強和自立。

銘記歷史,汲取教訓,把握現在,面向未來。

我們從“七七事變”歷史事件中永遠記住:

1、今天美好的生活是千千萬萬烈士的生命換來的。中國從積弱積貧的半殖民地國家走到今天,我們的先輩付出代價太大。不要妄自菲薄,要真抓實幹,把中國建成一個現代化強國。

2、維護祖國的領土完整和統一。

回看北洋軍閥割據,後來日軍侵華,各路軍閥只顧私利,打自己的小九九,消極抗日,給祖國帶來深重災難。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浴血奮戰,把中國帶入現代化強國,我們堅決反對一些人賣國求榮的行爲。

3、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反對崇洋媚外。如今一些所謂“精英”在臺上大談愛國情懷,背地裏把孩子培養成外國人。這種歪氣不剎,危害社會穩定。

4、嚴懲叛徒,清潔革命隊伍。

有些人被外國勢力拉攏,盜竊國家機密,危害國家安全,必須嚴查法辦。

5、強軍衛國。

國際大環境依然存在戰爭風險,中國周邊很多外國勢力騷擾中國。只有建成強大的軍隊,讓對手膽寒。一旦挑起戰爭就是他們的末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