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讀《聊齋志異》·嬰寧

齊帆齊微課第74篇,字數1082,共累計129734字。

學寫故事,先讀聊齋,學會寫故事高手的技巧。重點學習蒲松齡先生故事框架結構和懸念設置方法。


《嬰寧》是《聊齋志異》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之一,據說故事發生我的家鄉,山東省莒縣。故事充滿了嬰寧的笑聲,讀後感覺嬰寧憨厚可愛。

        嬰寧的母親是狐妖,生來愛笑。嬰寧愛花成癡,第一次出場,就是捻梅花一枚,“笑容可掬”。看到書生王子服眷戀她的美色,則笑他“這個小青年目光灼灼,像個賊”。待到王子服尋到她家時,再看到嬰寧則是含笑捻着杏花。經嬰寧母親的介紹,王子服與嬰寧開始相識對話,嬰寧先後是“嗤嗤笑不已”“猶掩其口,笑不可遏”“復笑不可抑”“女又大笑”“狂笑欲墜”“微笑而止”“笑又作”。與王子服回家,依舊不改本色,“喫喫皆嬰寧笑聲”“放聲大笑”“濃笑不顧”“笑處嫣然”,甚至連成親的時候,嬰寧都“笑極不能俯仰”,連叩頭禮都沒完成。但笑歸笑,“狂而不損其媚”,在親戚鄰居間的人緣都很好,都願意和嬰寧相處。在家裏,面對嚴厲的婆婆,凡事也都是“一笑即解”。

        嬰寧的笑止於西邊鄰居家兒子。面對世俗中的惡,嬰寧並不是真正的癡傻,她做了惡作劇,結果造成了人命,被婆婆被狠狠地呵斥了,讓她“人罔不笑,但須有時”。意思是世人沒有不能笑的,但笑也要分場合,結果嬰寧不復言笑。

        曾有一篇紅學家周汝昌的《談笑》,幾乎囊括了我們所能想象到的所有的笑。但笑是極具情緒感染力的,也是有心理動機的。嬰寧的笑,是出於她“嬰兒般”的本性,天真率直。孩童期間,對外界事物都充滿好奇,在成人看來很平常簡單的事物,在他們看來則是那麼地興趣盎然。欣賞美麗的花,在笑;看到他人癡迷的神態,也在笑;下樹險墜,也在笑;遇見陌生人,仍是笑;面的怒色,還是笑。

        她看穿了鄰居家兒子的壞心思,惡作劇捉弄他。她初到王子服家,依然保持自己的本色,但也在暗中觀察婆婆和丈夫對她的態度,最後發現婆家是善良之人,才把自己的身世和心願表露出來。蒲松齡說,嬰寧只是把痛楚隱藏在笑中罷了(殆隱於笑者矣)。周邊同事朋友們也不乏愛笑之人,也許有痛楚但住自己消化,把美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雖然《嬰寧》意在控訴封建禮教,禁錮婦女在綱常禮教的網罟之中。但從另一角度講,蒲松齡向世人暗示笑對人生的道理。生活中總有難遂人願之事,小到家庭瑣事,大到人生挫折。我們無法控制客觀事件的發生,但卻可以主宰自己對事件的看法和態度。

        俗語講,笑一笑,十年少。高爾基也曾說,只有愛笑的人,生活才能過得更美好。類似《嬰寧》面對世俗之事,與人相交相處,正色之餘不妨以“玩笑處之”,適度調節氣氛。

特別是年輕人男孩,處在脾氣暴躁易怒青春期,在這個階段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微笑面對現實。通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給自己工作帶來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