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與自由》讀後感

一、概述認知

《容忍與自由》是掀起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人物之一的著名學者胡適的作品集,包含二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的雜文以及一些演講稿共19篇。

本書名取自他第一篇演講稿的標題。此文是他在1959年所寫並演講(時年68歲),個人覺得本篇是對他一生倡導的自由與民主思想的一個反思與深度探討。

在沒有讀此書前,聽了一些民國時代風雲人物傳記,感覺他是杯溫水。恰巧電視劇《覺醒年代》熱播,高度關注了一些人物關係。

說實話電視劇中的胡適在堅決不碰政治底線、只談問題不談主義和全力擁護杜威先生實驗主義的自我堅持中,讓我看到他這個人太軟、太怕事又固執的個性。

心有不甘,想更全面客觀地瞭解一下胡適,網上查詢了相關資料和評價,算是對他略知一二,當然與實際相符程度無從考證,但對這本書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對於胡適先生的思想有了更多的認同感。學者這個詞,恰如其分。

二、總體感想

讀完本書第一個觸動是胡適先生的文章邏輯性強、論證到位,每一個觀點都有環環相扣的邏輯支撐,都有大量的論據證明,這與他窮其一生致力於“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的治學方法息息相關。

第二個觸動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對知識、學問的認識、見解受當時所處歷史背景、時間、空間影響大,並且隨着時間推移不斷調整甚至顛覆。

第三個觸動是胡適從出生到離開處在社會大動盪、大變革中,能夠保持一顆研究學術的心並且爲之努力奮鬥是何其艱難!社會輿論對他褒貶不一,他對待各種批評聲音的人生態度讓我由衷佩服。

第四個觸動是本書的19篇文章適用性很強,很多觀點放到今天依然是一種學術思想,做學問的態度和方法看來是一脈相承的,只要做這個事就需要這個勁。

這些或許是胡適先生《容忍與自由》這篇演講稿觀點形成的潛在因素吧。

三、深刻觸動篇目

1.《容忍與自由》

開篇從康奈爾大學史學大師布爾先生跟胡適先生談話中一句“我年紀越大,越感覺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引出他頗爲認同的觀點。

“我自己總覺得,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信神的,居然能有這種雅量,能容忍我的無神論----我在這個世界裏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與自由。”

這種感想我猜想是基於一生遭遇一波三折,但最終沒有危及生命。他看到了太多的人一命嗚呼,陳獨秀被判刑他全力以赴幫助無果,跟他一起奮鬥過的人年紀輕輕就獻身於國家,他所倡導的自由民主與實驗主義還能發聲,他感恩容忍帶給他的自由。

“沒有容忍異己的雅量,就不會承認異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爲不容忍態度是基於我們的信念不會錯的心理習慣,所以容忍異己是最難得,最不容易養成的雅量。”

胡適先生深層次剖析容忍難實現的思想內核,就是“我不會錯”,那麼我所做的一切都對的,這種不容忍帶來的後果就是義正言辭地清除不同聲音。

“我們若想別人容忍諒解我們的見解,我們必須先養成能夠容忍諒解別人的見解的度量。至少我們應該戒約自己決不可‘以吾輩**所主張者爲絕對**之是’。我們受過實驗主義訓練的人,本來就不承認有‘絕對**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輩所主張者爲絕對之是’”

胡適先生將這段作爲結尾,引出了陳獨秀的話“以吾輩所主張者爲絕對之是”,“白話文”開局時胡適與陳獨秀就此新文化運動各持己見,究其內因就是陳獨秀認爲“白話文”運動“不會錯”,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容分說必須強力推行。

胡適認爲,就算是對的,也要大家充分討論之,都認同後執行。這兩個辯題從學術上我支持胡適,從管理上我支持陳獨秀。

2.《差不多先生傳》《歸國雜感》兩篇文章是胡適先生憂國憂民問題關於社會現狀的關注點,列舉出來發表以此喚醒**國人。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差不多…就…就好了。何…何…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說完這句格言,方纔絕氣了。”

諷刺的是死後人民稱讚他凡事看得破,想得通…叫他圓通大師。胡適先生預言: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中國**從此就成爲一個**懶人國了。

《歸國雜感》是胡適留學七年後歸國,所看到的當時中國存在的問題。看戲的舞臺面貌全新,出類拔萃的演員還是那些人,沒有培養新人,場景換了,還按照原來沒有場景的演,很是滑稽;

大街上到處是風靡全國的教撲克牌的書,看不到任何一方面的學術論著,上海甚至是全國的出版界七年來沒有兩三部以上可看的書;

另外一個怪現象是時間不值錢,人人都在閒散的生活,對比了美國的時間觀;學校教習的科目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從小學堂、中學堂甚至是大學都是這個現象。

胡適回國前做了心理建設,朝代換了三次了,社會進步應該沒有那麼快,前進三步退兩步,但是他依然很難接受現實懶惰的狀況。他想讓人民崛起,想讓國家進步,積極樂觀地向前看,向前奮進。

3.《保壽的意義》《我的兒子》兩篇是他向舊思想觀念說“不”的文章。

“新倫理的最小限度做到3點。第一,自己要能獨立生活,生不靠培養,死不累子孫。第二,我對子女應該儘教養的責任,這是我自己盡責,不希望子女將來還債。第三,今天總得預備明天的事,總要使明天的景況勝似今天。”

胡適作了一篇文《我的兒子》中的“樹本無心結子,我也無恩於你。”話,汪長祿先生出於好意勸胡適說得緩和些,不要被人曲解大做文章,建議他做一篇“我的父母”補充說明。

胡適回信時寫道:“總之,我只說了我自己承認對兒子無恩,至於兒子將來對我作何感想,那是他自己的事,我不管了。”

胡適先生在這兩篇文章中彰顯了他態度堅決的一面,但是表達時並不激烈,鮮明而友善地說出自己的觀點,不強加於人,也不屈服於人。這些觀點仍然適用於今天,教育問題現社會中是熱點問題,體制與理念不完全統一。

很大一部分父母對子女充滿了期待,教育被粗暴地壓縮成單一的學習應考,家長焦慮孩子抑鬱頻發,從胡適對待孩子的儘教養責任,接下來完全交給孩子的觀點來看,對我教育孩子是有啓發的。

4.《爲什麼讀書》《大學的生活》《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三篇文章與學習目的、內容、態度有關,與保持學習之心的人有關。

“第一,因爲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智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第二,爲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第三,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付環境,並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

“社會上需要什麼,不要管它,爸爸媽媽要你做律師、做醫生,你也不要管他們,只要跟着自己的興趣走。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學下去,其未來對國家的貢獻也許比現在盲目所選的或被動選擇的學科會大得多,將來前途也是無可限量的。”

“墮落的方式:第一,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求知識的慾望;第二,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防身的藥方:‘總得時時尋一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總得多發展一點非職業的興趣’‘你總得有一點信心’。”

三段話分別來自三本書,個人認爲是要義。話說出來很簡單,轉化爲自己的精神思想,進而指導自己實踐是很難的。這些也是胡適先生通過求學、探索、提煉總結才產生出三方面的精髓觀點。

讀者可能有更高明的,還有四五六點需要補充,或許也有不同意見,這是好事。我被激發着學習更多充滿智慧的人的思想,想知道他們都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

5.《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本文當時發表在《每週評論》,看過覺醒年代的人應該印象很深。具體內容沒有提及,我摘錄一段:

“我們不去研究**人力**車伕的生計,卻去高談**社會主義;不去研究**子女**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卻去*高*談公**妻**主義和自由戀愛;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問題如何解決,卻去高談**無**政**府**主義;我們還要得意洋洋誇口道,‘我們所談的是根本解決’。”

“爲什麼談主義的人那麼多,爲什麼研究問題的人那麼少呢?這都是由於一個懶字。”

這些是胡適先生1917年發表的觀點,旗幟鮮明、力道十足,直指問題本質,與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主義”針尖對麥芒,完全看不出電視裏的“縮頭”感,思想傾向不同導致問題認識的本質不同。

乍看覺得胡適所談是合理的。放在水深火熱、政治局勢嚴峻的當時來看,陳獨秀、李大釗等人主義的根本解決似乎也是符合現實情況的。胡適和陳獨秀政見不同,但是不影響他們的情誼,這是很偉大、很可貴的。

《治學方法三講》是本書的坐鎮之作。我在總體感想中有提及,不展開說明了。這篇文章再次印證了胡適先生的知識淵博與求學嚴謹態度,網絡上有的頭銜是“考據學家”,是不是依據他的治學方法來的呢?

這本書讀來受益良多,對學者的敬佩、對知識的敬畏,只能感慨於學無止境了。不過我似乎感受到了學到的樂趣,這是打開小說大門後又開啓了觀點文的天窗嗎?希望我接觸的學科門類越來越多,真正有想法去獲取知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