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騰格里(三)———征途

古語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漫漫人生路,我們不僅需要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度、“雄關漫道真如鐵”的豪情,更需要一種“橫看成嶺側成峯”的情結。如果說讀萬卷書是助我們發現事物背後的底層邏輯的最快速方法,那麼行萬里路、腳下丈量全新未知的世界,則是助我們親身感悟未知世界的便捷途徑,身臨未知曼妙的景色,除了是一種嘗試,更多是一種挑戰,一種修行。

五一期間參加的爲期四天三晚的“初見騰格里”徒步活動,假若把5月1日看成全國各地的夥伴宛若燦若星辰一般集結完畢,把5月2日理解爲騰格裏沙漠的正式啓航、人生初體驗,那麼5月3日則可以理解爲我們征服騰格裏沙漠的一種全新的修行。5月2日僅僅14公里的沙漠徒步,變幻莫測的騰格里氣候,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騰格里的前路莫測。然而,5月2日僅僅是開始,更大的挑戰一直都在等着我們。

很少住帳篷的我們,加上沙漠特殊多變的氣候,讓多數人從身體到心靈感到諸多不適應。數十個緊密相連的帳篷,不僅形成一個整體,免受風沙的侵襲,更有助於讓我們“竊聽”相鄰帳篷的私語密探,呼嚕聲、孩啼聲、交談聲等不絕於耳。5月3日凌晨四點,尚在睡夢中的我,忽然感覺沙漠驟風突起。呼嘯的颶風,讓我們的帳篷急於擺脫整體的束縛,盡情於浩瀚的沙漠中央縱情舞蹈。躺在帳篷內,睡眼朦朧般聆聽着外面颶風的呼喊。不知其他人如何感受及理解風的怒吼,但在如此自造的孤獨、陰冷、狹小的帳篷裏,我深感只是被一種雄性的吶喊所牽引,足跡無法抵達風的內心,也不曾站在風的皮膚、耳朵和眼睛後面,看一看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颶風之下,恐懼、疑慮、焦躁等多種情緒深刻影響着我,讓我不由想起2014年錫林郭勒露營,相同時間、相同風向,帳篷被颶風捲起,風中舞蹈的景象。

萬幸由於帳篷整體連接的緊密,5月3日凌晨的颶風,並沒有讓任意一個帳篷獲得獨自展示優美舞姿的機會。受颶風影響,自凌晨五點半起,斷斷續續開始有不少人從帳篷中爬起來。清晨時節,天空同我們一樣,睡眼朦朧,即便揉了揉惺忪的眼睛,但依然還是灰濛濛的一片。看,一輪金黃色的弦月,鑲嵌於地平線上,慢慢變成扁圓形,宛若一盞巨大的宮燈,懸掛於東方的天邊。站在沙丘之上,眼看着懸掛天邊的巨大宮燈,瞎想如果此刻恰有一望無垠的雲海,那麼我們將欣賞到天上霞光萬道、紅雲朵朵,下邊連綿雲海、萬頃波濤、色彩斑斕。慢慢地太陽昇上來了,初升的太陽,若隱若現,若明若暗,翩翩起舞,冉冉上升,雲朵彷彿被上了顏色,滿是紅豔。生平之中,第一次身處騰格裏沙漠觀看日出,太陽託舉在雲層,恬靜依然,光澤絢爛卻不熾熱。

假若把煙塵迷濛的歲月編織成一千零一夜,把故事和傳說串成一掛掛項鍊,把沉甸甸的揹包在寬闊的雙肩甩成流動的風景,那麼在沙漠中敞開胸懷去領教去迎接談風色變的天氣。清晨狂風,讓人們感到了絲絲寒意。通過微弱的手機信號,查詢到5月3日騰格里天氣相比前兩天,驟降十幾度,且全天揚沙狂卷,當地甚至發佈揚沙黃色預警,一場更爲艱鉅的旅程,一場更爲驚險的修行即將開始。艱鉅的任務,逼迫領隊在清晨六點打開音響,放出嘹亮的音樂,催促同行夥伴們起牀。接下來一個小時裏,大家陸陸續續起牀、洗漱、收拾行李、整理帳篷睡袋防潮墊,忙的不亦樂乎。七點整,大家走進大帳篷,早點時間開始。饅頭、麪包、雞蛋、鹹菜、果醬、稀飯、牛奶等精美的早餐,讓大家或多或少忘卻了此刻身在狂沙卷天的沙漠腹地,豐富的早餐給大家補充了充足的養料。

早上七點半,品嚐完畢精美早餐的大家,背上自己的行囊,帶上自己的裝備,排成一列縱隊。鑑於第二天徒步里程長,領隊特意給每人發放了一包食物、一瓶紅牛、一瓶脈動以及一瓶水。一切準備就緒,大家在揚沙狂風中,跟隨領隊的步伐,離開美麗的天鵝湖,朝着遠方的沙丘正式出發了。邁着步伐,撐着登山杖,跟着領隊深一腳淺一腳的路徑,滿天揚沙中我們一行人漸漸登上了高聳入雲的沙丘。儘管揚沙席捲,但大家依然沒有忘記前行的目標,朝着遠方困難未知的征途開始了,艱鉅的行程,別樣的修行。

離開營地,徒步行駛約兩公里後,領隊把大家帶到一處相對避風的山坳地帶,開始運動前的熱身運動。經過第一天的徒步,有人略顯疲憊,有人身體痠痛,有人依舊精飽滿,無論如何熱身運動可以幫助大家重新找回出發前的意志。熱身結束,一行縱隊再次啓程出發了。身處綿延不絕的沙漠,翻過一座山,越過一道梁,翱翔於金黃的沙海中,一望無垠的空曠。揚沙狂卷,沙漠上一股一股的狂風,把黃沙捲起數十丈,像平地冒起的大煙,在沙漠上奔跑。徒步騰格里,儘管僅能依稀可見一些諸如沙棘之類沙漠特殊植被,但遠方的駝鈴聲、棲息的牛羣、忙碌的屎殼郎等卻是隨處可見,看着它們的身影,我們一行人宛若打擾了它們靜謐安享的家園,愈發覺得環境的重要性。沙漠徒步中,領隊不止一次告誡我們,不要去打擾這些動物的安寧,縱使揚沙狂卷,徒步中依然不要留下一處垃圾,確保留下的只有我們每人的深深的腳印。

用徒步的方式去感受茫茫大漠,用道路的艱難去體會燦爛生命。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單調的黃色,連一棵樹木都沒有,沙漠的廣闊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到疲倦,似乎永遠走不出去似的。清晨天鵝湖營地出發,中途休息三次,徒步超四個小時,總里程約14公里,終於午間十分一行近百人,在領隊帶領下來到了中午棲息的營地———烏蘭湖。烏蘭湖是騰格裏沙漠腹地內一處絕美鹽湖,“烏蘭”是蒙古語中“紅色”的含義。每年當沙漠降水少、湖裏水位下降時,這裏的湖便呈現出紅色,故當地人稱爲“烏蘭湖”,可以說是近看淺紅,遠看深紅。清晨的揚沙,走到烏蘭湖時,天空中略帶出些許的雨滴。託着一路旅途的疲憊,冒着揚沙與雨滴編織而成的寒冷天氣中,我們一行人先是跟隨領隊做拉伸運動,簡單放鬆自己,再次沙漠露天中,品嚐西瓜的甘甜、自制米飯的醇香。

此刻的烏蘭湖,綠洲與黃沙相伴,嚴寒與雨滴相擁,遠方的飛鳥伴駝鈴翩翩起舞,沙漠的沙丘輪廓清晰層次分明,丘脊線平滑流暢,迎風面沙坡似水,背風面流沙如瀉。而作爲營地的烏蘭湖,午間十分同時接納來自全國數十個戶外團體,千餘人同時就餐。寒冷的天氣,疲憊的身軀,讓我們無暇顧及周圍環境的美好。約一個小時午餐時間後,我們再次啓程,由烏蘭湖出發,開啓下午的征途。由於烏蘭湖同時出發人數衆多,爲了防止大家走散,不同於其他隊伍沿湖緩慢行駛,領隊帶領大家再次翻越沙丘,越過沙梁,超近道追趕。

午飯時沙漠的雨依然沒有停歇,揚沙絲毫也沒有減弱的趨勢。沙漠上狂風襲來,沙粒飛揚,天昏地暗,這就是沙的世界,簡直無我們毫無立足之地。一個個沙浪向前湧動着,像一隻無形的巨手,將沙漠揭去了一層,又揭去一層。揚沙席捲的沙漠中徒步,浩浩渺渺、起伏不斷,人在其間,愈發顯得那麼渺小卑微。第一天徒步歷經晴天、揚沙、下雨、多雲等變幻的天氣,而第二天徒步再次印證了沙漠天氣的喜怒無常。從早上開始持續的揚沙,到下午十分逐漸升起一輪火紅的太陽,雨停了,揚沙也歇了。原本寒冷的天氣,因無情的烈日如火焰般毫無遮擋地噴吐到大地上,廣袤的沙漠被烘烤得像個蒸籠,熱氣逼人。灼烈的太陽中行進,不多時,我們一行人在領隊的帶領,翻山越嶺逐漸超越了多數同時從烏蘭湖出發的隊伍,來到了一個全新的湖泊———蘇海圖湖

蘇海圖湖同烏蘭湖一樣,都是一處騰格里腹地的絕美鹽湖。走進蘇海圖湖,不難發現,在沙漠的環抱中,一片炫彩的沙漠湖盆展現在世人面前。周圍綠色的溼地草原,鮮豔的野花、高大的樹木和四周金色的沙漠,給這片湖泊增添了幾許富麗濃重的華彩。蘇海圖湖是得天獨厚、水草豐厚的天然牧場,周圍遍佈衆多大大小小的清泉,清澈的泉水綿延不絕的流向荒涼孤寂的沙漠,爲衆多成羣結隊的牲畜提供了絕佳的庇護場地。幾千人突然闖入天然牧場,讓棲息一側的牲畜們,並不能全然放鬆,棲息安寧,是我們打擾了它們片刻的寧靜。此刻行徑至蘇海圖湖,按照領隊要求,站在湖邊泥濘的土地上,面朝蘇海圖湖,集體圍成一個圈。擡起頭,舉起登山杖,面對天空中的無人機,我們大聲呼喊———“騰格里,我們愛你!”———“騰格里,我們來了!

身臨茫茫沙漠腹地絕美的天然牧場,大聲呼喊不僅在沙漠中留下了我們的腳步與聲音,更讓我們的記憶與意志刻骨銘心,從沙漠綠洲中更讓我們讀懂了生命的珍貴。簡單休整結束後,我們一行人再次啓程,再次開始餘下的征途。即將遠去蘇海圖湖時,我發現樹雖然沒有那麼多,但每一棵卻挺拔俏麗,牢牢地植根在沙漠之中,撐死一個個綠色的傘蓋守護着蘇海圖湖。樹木的偉岸,其實也預示着當地人默默守護着這片特殊的淨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意志堅定更可窺見一斑。

離開蘇海圖湖,順着沙漠腹地繼續行進。約六七公里,最終到達了第二日沙漠徒步的宿營地———太陽湖,全天徒步約28公里。如果說途徑的天鵝湖、烏蘭湖、蘇海圖湖是沙漠的聖地,那麼太陽湖則是沙漠天堂。太陽湖又稱“娜仁湖”,而“娜仁”即爲蒙古語中“太陽”的蘊意。每年夏季,都會有牧民遷移至此放牧,藍天白雲、碧水黃沙、綠草白羊組成一幅原生態的沙漠天堂美景圖。身處太陽湖,足可以極目遠眺遠方的賀蘭山,甚爲壯觀波瀾。當我們來到太陽湖,太陽漸漸低沉,整個沙漠被晚霞籠罩着,色彩變得柔和甜美。一盤渾圓的落日貼着沙漠的棱線,大地被襯得暗沉沉的,透出一層深紅,託着落日的沙漠浪頭像是一片睡着的海。

不同於第一天近百人集體宿營的狀況,太陽湖宿營將一組、二組相互分開,形成兩個小營地。每個營地由五個約兩米高的帳篷組成核心區域,圍繞五個帳篷依次組合出露營區、洗漱區、行李區、飲食區。在領隊帶領,我們先是做拉伸放鬆,接下來取行李、搭帳篷、鋪防潮墊睡袋,忙的不亦樂乎。相比於第一天宿營帳篷搭建的窘迫,第二天大家明顯經驗豐富,不多時便搭建完畢,但此刻並不意味着活動的結束。四天三晚的“初見騰格里”徒步,5月3日可以說是最後一晚的沙漠宿營,爲了給我們營造一場終身難忘的沙漠徒步之旅,最後一晚的宿營地,領隊給了我們諸多別樣的驚喜。

稍微休息片刻,領隊引我們走進帳篷內,精美的晚餐即將開始,晚餐主要以兩個環節爲主。第一環節,菜系同第一晚宿營的菜系基本相同,均是以西域風情美食爲主要元素,突出之處在於5月3日額外新增了一份沁人心脾的羊肉湯,濃郁柔香的湯汁,嫩舒爽滑的羊肉,讓人們回味無窮。正當大家回味於羊肉湯的純美之時,領隊給每桌送來兩瓶當地紅酒,並反覆叮囑大家,源自賀蘭山精釀的紅酒與本地羊肉搭配口感愈發醇香甘甜。領隊更是風趣的告訴大家,烤全羊正在路上飛奔而來,不要着急。紅酒與烤全羊的融合,想想就讓人們心馳神往,伴着紅酒的入席,晚宴也漸漸進入最爲核心精彩的第二環節

烤全羊需要漫長的時間去等待,與此同時,大家不約而同將潤滑香甜的紅酒倒入杯中,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間,不僅品嚐着濃郁醇香紅酒帶來的西域風情,更感恩幾天來在茫茫沙漠之上,大家相互扶持、砥礪前行的壯舉。領隊介紹請喫烤全羊是一項隆重的活動,需要有重要的儀式環節。正當我們回味賀蘭山紅酒絲滑之時,帳篷外音響陣陣作響,穿着傳統蒙古服飾的一男一女,面對我們的帳篷,配合音響,發出天籟般蒙古呼麥悅耳動聽的樂曲。呼麥聲隨着音響的起伏,時而婉轉低沉,時而抒情高亢,聲音宛若穿透雲層、撥雲見日,直達我們每人心底最純美的淨土。隨着樂曲的舒展,我們內心纏綿悱惻、陶醉其中,不多時,突見兩人將一個巨大的鐵盆擡放於兩位蒙古歌手身前桌子上,而鐵盆裏正是一隻剛剛烤完重大30斤的羊。透過帳篷紗帳看剛出爐的烤全羊,看着都能讓人口水流下三千尺,想必一定很好喫。

伴着30斤烤全羊擡上高桌,烤全羊儀式也漸入高峯。呼麥聲漸落,在領隊的安排下,每個帳篷開始分發烤全羊。我們每個帳篷率先分到一盤烤全羊。外焦裏嫩、口感爽滑,焦黃的羊皮被我嚼得吱吱作響,皮上的油也差點流出來。喫完了第一口,我又迫不及待地咬了第二口,一口接着一口,一塊接着一塊,一盤接着一盤。不一會兒,我的鼻尖上、腮幫上都是黏黏的羊油,我滿足地舔舔嘴脣,蘸蘸其他部位的羊油,真是一點兒油脂也不不想放過。如此美味的烤全羊,又豈是我一人捨得放下?

喝着紅酒,喫着烤全羊,瞬間忘卻了一路的疲憊,一路的艱辛。待酒足飯飽後,領隊告訴我們,稍微休息片刻,等下依然有驚喜。夜幕降臨下的騰格里,寒風凜冽,天空中調皮的星星眨着眼睛,不時地親吻着靜謐的夜晚,月亮如同羞澀的姑娘,露出半邊臉。霎那間,寧靜的天空突然出現一幅幅炫彩鮮豔的畫卷,美麗的鮮花、躍動的圖景、高大的樹木在星空之中熠熠生輝。隨着美麗卷軸,我們一行人按照領隊指引,來到帳篷後一片平整開闊的沙丘場地。沙丘中央拼湊了數十根乾枯的柴火,相互組合起來最高處已超兩米。我們在中央柴火旁圍成一圈,只見領隊開始往柴火上澆油、噴火,不多時,場地的中央的柴火燃起了熊熊烈火。爲期四天三晚騰格裏沙漠徒步,隨着熊熊烈火,也將活動推到了最高潮———篝火晚會,來了!

5月3日不僅是我們全程最困難的一天,更是我們在騰格里宿營的最後一晚。當我們圍繞於熊熊燃燒的篝火旁,嬉笑怒罵,其樂融融。有人左右兩邊交談,有人靜靜欣賞,臉上洋溢着笑容,有人記錄分享着大家的快樂。隨着主持人一句“晚會開始”的聲音,熊熊的篝火霎時間火花四濺、流星點點。在主持人的介紹下,數位身着蒙古衣裳的歌手走進場地,不僅給大家帶來了數首悅耳動聽的蒙古樂曲,更是給大家拉起了清澈舒緩的馬蹄琴。伴着婉轉的曲調,我們彷彿精靈一般,圍繞中央篝火,組成一個圓形,翩翩起舞。雙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兩隻腳也配合着身體有節奏地舞動。人羣中有人開始一起唱和,隨着節拍鼓着掌,愈來愈熱鬧。

篝火越燒越猛,映射在一張張快樂的臉上。陣陣寒風襲來,篝火似有靈性般地與我們在沙丘間追逐嬉戲。這時的篝火已經竄到近乎兩人高度,顏色不再是深紅,而是更加富有青春氣息的略帶橙色的紅色。在歡聲笑語中,我們一行人在沙丘篝火前盡情享受美好的時光。夜已靜深,在半夢半醒之間,我們臉上的笑容像花兒一樣綻放奪目。

緊張而又充實的5月3日騰格里征途,隨着篝火晚會的落幕,我們也漸漸讓身心有了短暫的寧靜,這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寧靜,讓我們更近距離感受自己的呼吸與心跳。

一天行程,徒步28公里,雖然累,我們卻用自我獨特的意志堅持下來,並在堅持篤定的毅力中,探尋到旅途的歡樂。四天三晚的“初見騰格里”,徒步活動依然繼續,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