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價值—記參加第七期讀書會

前天組織了第七期讀書會,閱讀了《原生家庭》第一章《他們當時只不過是想幫我》。這次活動,參加的小夥伴人數,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了;而且,我們第一次嘗試了直播。


                              01

書裏有一個案例講是的一個身材高挑、面容清秀的歌手。因爲缺乏自信,妨礙了她的事業,她才做心理諮詢的。從小,她在家裏就經常捱罵,不管是不是她的錯。她的爸爸總是說:你永遠都是我的小失敗者。如果她做了讓爸爸高興的事,爸爸又會向朋友吹噓。


她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忽上忽下的情感悠悠球。因爲爸爸一直這麼說,不斷負向強化了她的缺點,導致她一年多沒有接到演唱的活,只能做點臨時工餬口。


                              02

在現場,有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的案例:

因爲小時候媽媽跟她說,她穿衣服難看。所以,她一直不敢穿短袖短褲,不敢在別人面前裸露手臂。直到7、8年前,她纔開始嘗試穿短袖。以前,她也不敢在公衆場合講話。後來,經過朋友的帶動、自己的覺察,認爲要給孩子做榜樣,所以慢慢地嘗試,終於走出來了。


之前老公一直在外地工作,媽媽就經常找男同事,經常帶兒子跟同事一起去玩,爬山,游泳、打球。所以,兒子變得很開朗、樂觀。


                                03

我有個親人的孩子也得了抑鬱症。大概1歲左右,媽媽跟爸爸就出去打工了,把他交給爺爺、奶奶帶。四年級時,爸爸媽媽把他接到打工的地方上學。可是他不適應,沒上多久就停學了。後來,他們又把孩子送回老家去上學了。


上了高中,孩子跟宿舍同學出矛盾了,再也不去上學了。他的爸爸、媽媽開始着急了,經常帶着他,各地求醫。到現在,他已經20多歲了,也只能在家待著,每天吃藥,不能去工作。


孩子從小就成了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帶。可是爺爺、奶奶脾氣不好,喜歡罵人,喜歡盯着他的缺點看;尤其是奶奶,控制慾很強,什麼都非得按照她的想法來;而爸爸、媽媽也不懂得要陪伴孩子,不懂得要給孩子愛。


                                04

有權利的地方就會有腐化,有絕對的權利就會有絕對的腐化。在家庭裏,父母就有絕對的權利,所以催生了絕對的腐化。


幾乎每一個父母都沒有學過“如何當父母”,所以親子間的教育,就處於非控制的自然狀況之下,變成符合父母的情緒狀態,以及父母某些情緒狀態下,某些行爲標準的模仿與學習。而孩子會在家庭中習得,自己的情緒和行爲要符合權威者的要求。


其實,父母教養的價值,除了給子女愛和接納,還在於經由示範、解釋、練習,協助子女發展出漸趨“合理”的選擇與習慣。


我是一位家庭教育指導師,一位青少年心理輔導員,一個13歲男孩的媽媽,日記星球第2335號星寶寶袁雪芳。從2017年4月開始學習家庭教育並踐行,至今已堅持寫育兒踐行日記1501天了。用日記記錄生活,以寫作成就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