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做一個腦殘粉

最近看到一句話,大意是做腦殘粉是很幸福的,但凡多點思考就會有痛苦了。結合近期在一個付費社羣中發生的一件事,對這句話還是有點共鳴。

這個付費社羣是以完成課程全勤打卡返還學費的方式來吸引學員,前期開發的課程都是全勤就全額返還學費,有些甚至還有學習工具包,如果是全勤的話不僅把學費賺回來了,還相當於免費獲得了這些學習用品。

但是最近開發的幾門新課程發生了變化,全勤打卡之後只能獲得獎勵金。而獎勵金與學費相比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價格,理由是這幾門課程需要投入的人力資源更多,而且隨課程附贈的學習工具包價值也更高。

01

本來社羣學習付費是你情我願的事,如果覺得學費和課程設置規則超出了自己的預期,那最多也就不參加而已。但是,可能是因爲新課程價格比較高且全勤並沒有返還等額學費金額,報名付費的人相較於前期開發的幾門課程就少了很多。

於是考慮到各種因素,公司在收集了一些用戶反饋之後,就着手研究修改了學費以及全勤獎勵的規則。新規定將學費和工具包解綁了,學員全勤之後返還的是全額學費,當然這個學費比最初設定的學費肯定會低,因爲沒有含工具包的費用。而工具包作爲單獨的一個產品上線,如果學員本身已經有這些工具了,那麼就不需要再買了,當然如果沒有現成的且想跟老師用一樣的工具,那就單獨買。

這樣改變規則之後,有一門課程的價格前後對比就很有意思了,原本是799元的學費包括工具包且全勤有199元的獎勵金,現在是599元的學費不包含工具包但全勤全額返還學費,工具包的單價是399元。這個消息一出,社羣裏有一些人就炸了,主要集中在兩點:新規定全勤的返還金額的數額比原規定多400元,以及工具包不值宣傳中所說的400元。

02

那我們對比下課程更改前後的區別,看看學員炸的理由有沒有根據。這裏設定一個討論的前提,就是假設學員是全勤的,且只討論物質上的差異,那麼這兩種方案的區別在哪裏呢?我們再來分兩類,需要配套工具包的和不需要的。在原規定條件下,不管是否需要配套的工具包,學員都是花了799元的學費,最後得到199元獎勵金和工具包,總共花了600元;在新規定下,前者的學費和工具包加起來一共998元,最後得到599元學費返還和工具包,總共花了399元,而後者僅需要出學費,且能拿到全額返還的學費,相當於免費學習了課程。

這個結果導致了社羣中大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首先當然不滿情緒的傳染,從討論價格問題,發展到最後到對公司價值觀的否定。還有人提出自己重新在別處買同樣內容的工具包內容還回去,讓公司把學費退回。大家的想法很多,大多數發言的人都比較情緒化。這點完全可以理解,因爲算下來,的確是用戶粘合度最高的一批用戶比那些選擇觀望的用戶損失更大。這個事件能引發很多思考,多想幾步會發現是一個可以稍微深入討論的話題。

03

任何的討論都要設定一個前提,否則就沒有多大的參考意義。我們先站在用戶的立場上看,不管是否需要工具包,對於執行新規定之後的用戶都是比執行原規定的學員要划算。錢上面的事還好算,但對於情感上的增減就很難有一個標準去衡量了。用戶粘合度和忠誠度都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但卻是真實地發生了波動。

從社羣中的討論可以發現,一批已經購買課程的忠誠用戶覺得自己的感情受到了傷害,進而發展到質疑品牌的價值觀。最後的焦點都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而是在情感上無法接受,但情感這東西又很難去衡量。

而另一批還沒有購買課程用戶自然是滿心歡喜感謝公司做出的決定,因爲新規對他們有利,內心會覺得被照顧到了,這批用戶對於品牌的粘合度和忠誠度自然也會增加。而從人數分佈上來說,第一批購買課程的用戶的比例很低,事實上也正是因爲這門課相較於其它課程賣得不盡如人意,所以纔會觸發公司對既有規則的改變以吸引更多的人來付費學習。相應地也能看到在社交媒體上,大部分表達觀點的用戶發表的都是積極正面的評論,畢竟受損的人只是佔了公司總用戶中很低的比例。

04

站在公司的角度,第一要義肯定是賺錢,不然爲什麼要開公司呢。那麼當一個項目無法如預期那樣盈利的話,改變原先設定的方案也非常得順理成章。但規則的改變必然是一刀切的,這個一刀切中必然會誤傷到一些人。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規則,這點毋庸置疑。總整體上來說,這個誤傷是必須的,最多能調整的只是比例問題。

朝令夕改不是一個好習慣,同樣的課程第二期開始就改規則顯然不是最明智的做法。特別是具體到被誤傷的個體時,用戶會感到很受傷,影響他對公司的忠誠度也是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但作爲一個商業公司,想必做出這個決定也是十分地艱難,又要令項目盈利,還有儘量讓所有用戶滿意,同時完美滿足這兩個條件的規則應該幾乎是不存在的。

那麼對於公司來說,站在更高的角度看,現有的方案不利於項目繼續運營下去,那就只能選擇去改變。改變要誤傷的用戶想必也是在做方案中已經考慮進去了,在討論的過程中想必也是各種權衡,但想必最終的方案肯定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結果。作爲要賺錢的公司,這樣的決定無可厚非。

05

這個公司的學員大多數都是公司創始人的粉絲,對公司傳播的價值觀也很認同。當公司轉型做付費課程時,用戶的轉化率也很高,因此前期的課程都賣得非常好。當然創始人也的確是能夠作爲一個榜樣,傳播的也都是正向生活價值觀。

這裏想討論下作爲粉絲在轉化成偶像公司的付費用戶時的心態。如果是一個腦殘粉,偶像出什麼課程都去買,帶着一種崇敬的心態去學習,我相信在這個過程中對於課程會有暈輪效應,但對於本人來說可能是件很開心的事,因爲這個非理性的崇拜過程可以令他非常享受。

不過,偶像也是凡人,也要喫飯睡覺,在生理上跟我們沒有本質的區別。如果把偶像想象得太完美,在遇到與自己預期不相符的事時,就會覺得很受傷。就像前文中新開課程改規則的事,粉絲會覺得自己的忠誠換來了背叛。但凡稍微理性思考一下,就會認識到偶像也是人,也會跟我們一樣有彷徨和糾結的時刻,也會做出不完美的決策。

具體到這個案例中,每位學員在購買課程之前都是看過購買須知的,一旦付費就默認對於這些規則是可以接納的。這其實是自己的選擇,並沒有人強迫你買課,還是要對自己的購買行爲負責。而不是在對比之後發現自己有損失了,再後悔當初的選擇,甚至遷怒於別人,好像整個過程中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

06

所以既然人人都不是完美的,最好也不要做一個腦殘粉,既可以避免偶然光環破滅時的心碎,也可以讓自己在粉絲經濟中做出相對理性的選擇。有時候固然是覺得自己被割韭菜了,但事實已經發生,無法改變的事,或者說改變要花費自己很多的精力和帶來很多負面情緒,那不如就繼續往前看,把自己花出去的錢的價值發揮到最大作用。

歸根到底,人還是要在做決策的時候保持理性,雖然很多時候很難,比如在大超市購物的時候會買很多計劃外的東西,但如果嘗試刻意去培養自己理性決策的能力,相信還是會給生活帶來不小的改變。至少可以慢慢意識到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而不是出現差錯的第一反應是找替罪羊。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因爲自己的決策而讓自己蒙受了損失,不管是金錢上的還是情感上,那也要儘量保持積極樂觀。受傷之後的快速修復能力也需要去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往前走向前看,我們可以靠自己創造出更多新的東西,而不是刻舟求劍一直待在原地。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