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詩)關於我的規劃

在規劃這一塊,我算是專家了。近期目標,年目標,幾十年目標,一生要奮鬥的目標。但凡是關於未來的事情,大大小小的我都會規劃。《帥藍圖》,《人生指標》,《生活作息律》等等,洋洋灑灑,長長短短的總是一篇有道雲筆記。也不知道,我是從哪裏來的靈感與熱情,滔滔不絕,一般人可達不到這種近乎瘋狂和偏執的境界啊。

不僅是喜歡把規劃寫出來,而且我還喜歡發朋友圈,那個三十幾個好友可沒少被我規劃“炸彈”所霸屏,我大學同學說,我是屏霸。確實是那回事兒,不過那時候我還沒總是寫規劃發朋友圈,只是自己的詩、分享的自己覺得好停聽的歌或是一些運動健身的公衆號文章。

我從不迷茫,可是自己的懶和三心二意,確實我的軟肋。其實懶也是對抗疾病這幾年落下的“後遺症”吧,從我上學期,就是出名的勤快與聰明。最近確實是呆懶了,晚上早睡,可是第二天早上就沒幾回按鬧鈴6點起牀練字。而且有時候中午午休,一睡就是一下午,到三點、四點、五點哈。三心二意也是我弱點吧。聽新聞,抖音或是快手視頻出了個畫家很厲害,我就把美術提到日程,說是周杰倫寫歌很天才,我又把音樂提到日程安排,還有數學、物理、英語、書法、寫作。所以後來我就規劃出《帥藍圖25絕》,裏面就是我聽到重複最多的領域,慢慢的這個規劃就很系統也成熟了。看《喬布斯傳》上,說喬布斯有扭曲力場,別人本來沒跟他一同看法,可是他總是會改變別人觀點,並履行自己的決策。我在規劃上也有一種扭曲力場,我能說服自己堅持自己的規劃,成體系。這對我治學、藝術等等有一定的幫助,偏執能成就一番事業。

數學是我人生中最讓我偏執的學科了。從我拿起筆,老媽教我寫2的那個萌芽狀態,我就註定要去花一生去研究,我還有一個扭曲力場,就是我總覺得我有天賦,而且別人沒有的天賦。數學,恰恰是需要天賦的,至於我有沒有的話,很難說。不過,我對數學是有不同其他人的熱情與熱愛。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編程,算法,甚至是理論物理都是有很大部分相同的,一解全解。而我大學期間學的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我也對機器人、機電一體化、自動化偏數學的內容感興趣,其實機械類研究也是考驗數學功底,比如矩陣論和李羣與李代數 都是解決機械問題的工具。

我喜歡音樂,更希望以後工作之餘,科可以去北京livehouse做駐唱,平時搞搞音樂創作。最近看抖音“吳迪唱譜”,對音樂理解更多,尤其是在樂理與視唱的關係有了重大啓蒙,未來也許我真的可以創作音樂還能唱自己寫的歌。

“因藝術而生,爲真理而死”,人生中美好事物就大概如此吧,國畫、書法、素描、油畫、插畫、原畫等等,都是我追求真理以外的熱愛。耐心與投入決定距離,平時積累看天才大師作品,提高眼界和藝術高度。

寫作,文學,歷史,哲學。文科的四大馬車。牽一動二,既要閱讀廣博又要思考深刻,才能達到更高層深度。不過其中寫作可以創收也可以傳播思考吧。

寫作規劃:

1,小說-小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劇本、網文。2,散文隨筆-美食、家庭、鄉村、生活、文學、思想等。3,詩歌-詩詞歌賦、現代詩、歌詞。4,評論-美食評論、旅行評論、影評、劇評、樂評、文學評論。5,學術-論文、專著。

除了此之外,還有一條生活線可以引導我。家政,美食烹飪,圍棋等棋牌,運動健身。

這四點,我就不能太在意也不能太散漫的對待。有人總覺的一個大老爺們兒,家政是不是步英雄啊,其實我更喜歡做家政也喜歡做些喫食,可是未來我就得花些時間跟老媽老爸學學,畢竟他倆都是做家務和做美食的好手。人的生命在於運動,大病過後把自己的體能提高,塑型,以後異性吸引力也是客觀原因。像圍棋這個幾千年的國粹,值得我一生研究去探索的,每每對戰一次,我都覺得有收穫,比打遊戲更有思考,不光是智力上還有人生經歷與思考。麻將,撲克,象棋就比不上圍棋給我帶來的好處多啊。

夜已深,也該到我睡覺的時候了。晚安了,讀者朋友們。

明天早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