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考题整理2021001~~中国近代史0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912年中华民国新气象、百团大战、解放战争、维新变法的背景、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


(2020年滨州卷,第8.9.10.11.27题,共8+17分)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答案】A

9.某导演筹拍电影《1912年北京故事》,反映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以下场景能够入选的是(  )

A.徐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B. 一男子因为剪掉辫子遭到抓捕

C.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鞠躬礼

D.进京赶考的学子在读《新青年》

【答案】C

10.民歌中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呀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与歌词反映的时期一致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飞夺泸定桥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答案】C

11.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这样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该诗句再现的军事行动(  )

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B

27.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7分)

【艰辛探索】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1)“中国的失败"指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康、梁等人是从哪一层面着手探索“救国之道”的? “公车上书”之后,他们“探索新的救国之道啲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3分)

【任重道远】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促成国内哪一政党的建立?综合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自觉承担的时代重任。(5分)

【另辟蹊径】

材料三:

(3)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在哪里?这一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该“创造性”体现在中国革命实现了哪一转变?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4分)

【历史突破】

材料四:

(4)我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益于哪位伟人的开创性设计?“中国特色”在上表中突出表现为哪一决策的实施?(3分)

【大道同行】

材料五: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习近平二O二O年新年贺词

(5)从外交、政治、经济、民族政策等角度,任举两例说明新中国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方面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2分)

【答案】27.(17分)

(1)甲午中日战争;(1分)制度;(或政治,1分)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分)

(2)寻求西方模式到追随苏俄模式(或俄国革命的模式);(2分)马克思主义;(1分)中国共产党;(1分)救亡图存。(意思相近即可,1分)

(3)井冈山;(1分)从塡帀转入寮苗;(2分)中共七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分)

(4)邓小平;(1分)改革开放。(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2分)

(5)求同存异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合作共赢、开放包容、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符合题意、任答两点即可,2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