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法》的頒佈實施,市井小民應該瞭解與知道的幾點

一個節儉而拒不浪費的人,通常會被戲謔爲小氣、吝嗇、摳門的鐵公雞。

洗手洗菜沖廁所時,心裏惦記着要節約用水;

夏天傍晚到戶外散步納涼兩個小時方肯回屋,心裏惦記着在家裏開空調很費電;

一條內褲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穿了三年。

家裏貼春聯,每年都是不變的標語:勤儉持家。

村裏人家辦個紅白喜事擺酒席,兜裏總揣幾個食品袋子,準備來個喫不完兜着走。

勤儉節約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節儉之人總被嘲諷、取笑與調侃。

2021年4月29日,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自今日公佈起施行。

總算是名正言順了,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了!

一、這是一次質的飛躍

在以前,也都一直在弘揚節儉與反對浪費,但這只是一種家教家風,只是流傳在民間的傳統美德。

如今《反食品浪費法》的頒佈實施,在高度上就不一樣了。

反對浪費,弘揚節儉,由家教家風、由傳統美德演變成了所有人必須遵守的共和國法律。

家教家風或傳統美德只是一種風尚,民衆間對此給予讚美與弘揚;

而法律則代表着是一種威嚴,帶有不可違抗的強制命令性,民衆定當克己遵守。

二、是否浪費?難於界定

什麼行爲算是浪費呢?

喫三個包子和喫十個包子,喫二兩米飯與喫一斤米飯,炒一菜做一湯與炒四菜做兩湯,哪一種行爲可以界定爲浪費?

農村老人煮飯煮菜總是一大鍋,兩家人都喫不完;城裏人煮飯煮菜總是一丁點,讓人不敢放開喫。如此說來,是農村老人很浪費且違反法律嗎?

飯館裏食堂裏烹飪出來的飯菜不好喫,食客喫不下又喫不完,到底是廚師浪費還是食客浪費?到底算廚師違法,還是用餐的食客違法呢?

關於喫的問題,餓了的人想多喫,胖了的人一定經常多喫,沒有錢的人要節儉着喫,好喫的食物一定讓很多人想喫。

至於應該如何喫、喫多少構成了浪費,真的有點難於界定。

三、那些搞喫播的主播需要特別注意

本法明確規定:禁止製作、發佈、傳播宣揚量大多喫、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

《反食品浪費法》的頒佈實施,看來是專治那些在網絡直播平臺搞喫播的人。

據說那些喫播主播,爲了吸引關注與熱度,在直播過程中吃了吐、吐了又喫,這正是典型的食品浪費嘛。

如果還是沒有底線地做這些事,可是到了有法可依,違法必究的境地了。

當然,一些美食類的影視節目,我們還是很歡迎的,這與暴飲暴食和浪費食品無關。

四、收取廚餘費用

據本法規定,倘若你在飯館裏鋪張浪費用餐,飯館可以收取顧客一定的廚餘打掃費用。

這一條規定,也成了最大的奇葩。

開設飯館的人,到底要不要去限制顧客消費呢?如果顧客過多消費了,飯館會捨得處罰他。

這種關係顯然是矛盾的,也是不切合實際情況的。

飯館哪裏來的自信,可以去處罰顧客呢?恨不得顧客多消費纔對,哪會對多消費的顧客額外收取廚餘費用呢?

五、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給予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處罰條款裏的規定均是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纔給予一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這正是此法與其它法律的重要區別所在。

你若是違反了此法,通常情況下會遭到責令改正與給予警告的首次處理,倘若你拒不改正,纔會被處於罰款。

這充分體現了此法在執行過程中的人性化表現,同時也體現了此法的執行力度並非十分嚴格,具有很強的彈性。

我真的很好奇,在全國範圍內,第一個因違反《反食品浪費法》而受到處罰的案例會是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