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路上這3個大坑,你一定要避開,絕對大大提高上稿率

文/怡然

後臺回覆“聽課”,聽免費課程

後臺回覆“寫作”,加入寫作羣

在新媒體寫作的路上,我走過很多彎路,也踩了不少坑,當然也取得了一點小成績。有意外驚喜,也有沮喪和彷徨,但是真正停下來認真反思的機會並不多。

直到上個月,看到蘇沫老師分享的素材,特別適合老師曾經給出的一個主題和框架,終於完成書評約稿,我便抓緊時間寫起來。

大家都知道,熱點時效性很強,儘管我很想寫,但過了一段時間後,素材的可讀性大打折扣。

果然,當我看到老師的點評時,滿心歡喜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冷靜和反思。

整篇文章除了結尾不需要素材,其餘各部分要麼素材可讀性不強,要麼素材不適合平臺收稿,就連自己最中意的一個素材也需要縮減,再增加一個小素材。幾乎是重寫的節奏啊!

辛苦幾天寫的稿子,因爲素材被否定,是不是很冤呢?然而更詭異的是接下來的修改,我竟很難再找到契合主題的素材。

煎熬痛苦之餘,我不禁想起了老公說的“不好找”仨字,不是敷衍,同時也暴露了我素材方面存在的問題。

經過認真深刻地反思,我發現自己缺乏對素材的敏銳度和感受力,沒有養成定期覆盤歸類整理的習慣,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漫不經心。

爲了提高寫作水平,重視素材是必須的,而且是每一位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具體要怎麼做呢?

1

重視素材,培養對素材的敏銳度和感受力

在新媒體文寫作中,素材是指爲主題服務的故事。可以說沒有素材很難寫好新媒體文,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通常一篇新媒體文是由故事和評論兩部分組成,寫好故事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我因爲不重視素材,導致對素材的敏銳度和感受力欠缺。

今年4月份,提高班剛開始,蘇沫老師在小班羣裏分享了一個“高空拋物”的素材。

關於這個事情的新聞,幾天前我在電視上看過,印象也比較深刻。但是卻沒有想到把它當成素材記錄下來,白白浪費了時間。

月初改稿過程中,有個熱點明明很契合我的主題,但是我第一次看到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當成故事來讀。直到兩天後再次看到,才恍然大悟。

本來熱點時效性就強,這樣一蹉跎,等我寫好黃花菜都涼了。

想要寫出讀者喜歡、主題和素材新穎、可讀性強的文章,平時就要重視素材,培養對素材的敏銳度和感受力。

養成隨時記錄素材的習慣。身邊帶個筆和本子,看到或聽到的新聞和故事及時記錄下來,也可以用手機備忘錄或印象筆記等軟件。

素材記錄下來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肯定不是。想要素材物盡其用、物超所值,你還需要開動腦筋切素材。

對於比較喜歡有感觸的素材,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不同的角度,用魚骨法或剝蒜法去剖析,看看能切出幾個主題,然後從中篩選找到最新穎的主題。

通過這樣不斷的練習,相信你對素材的敏銳度和感受力會不知不覺得到加強,也就不會再出現對素材無感,或者視而不見的情況了。

2

定期覆盤、歸類整理素材

我是有素材庫的,平時也有記錄積累素材的習慣,看到心儀的名言金句、有趣的故事,或爆款文章等,我會截圖或複製粘貼(文章複製鏈接)保存到素材庫。

但是因爲沒有養成定期覆盤歸類整理的習慣,導致素材庫裏的素材像一盤散沙,也沒什麼印象。而且寫作之前很少翻看查找,僅憑記憶搜索。

俗話說,好腦瓜不如爛筆頭。再好的記憶也不可能記住所有的素材,以至於遇到好的選題,我會因爲沒有素材而抓狂。

痛定思痛。我開始重視素材的歸類與整理,讓素材庫(包括大腦記憶)真正變成一個爲我所用的“寶庫”。

我把所有的素材分門別類,分成了職場類、婚姻情感類、親子育兒類、純觀點類等。然後每個大類又細分,比如純觀點類下面又分爲個人成長、勵志等類別。

以後再有素材,直接放到相對應的素材類別裏面,素材庫變得井然有序。再也沒有出現找不到素材,或不知道寫什麼的情況。

而且每次寫之前,我會先看看素材庫裏是否有適合的素材,然後再去別的地方找。這樣一來,節省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可以用來多思考文章的主題和框架。

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歸類整理素材也是一個學習進步的過程,並沒有浪費時間,相反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

爲了避免出現像我這樣較大的“工程量”,建議大家每週或每月歸類整理一次,既能加深對素材的印象,又不會花費很多時間,輕而易舉就能完成。

3

做到三多:多留意、多用心、多思考

一篇符合要求的新媒體文少說也要三個或四個故事,有的作者爲了更加充分地論證主題,會用七、八個,甚至十個以上。

足見,素材對於新媒體文舉足輕重,沒有素材就如同“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想要寫好新媒體文,平時就要多留意身邊發生的新鮮事,做好記錄,有時間的話寫下自己的看法或感悟就更好了。

碎片時間多用心關注各類新聞APP、綜藝節目、微博熱搜等,比如騰訊新聞、新浪新聞、奇葩說、抖音,熱播的影視劇最好能記住裏面的情節和人物。

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新穎的素材。另外,自己和身邊人的故事、名人明星故事,以及書中的故事等,都可以收集起來放到素材庫。

當然我們最常做的,也是對寫作最有幫助的,是閱讀古今中外各類書籍,尤其是經典名著,都是前輩們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值得好好品讀。

書中有不少名人故事,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沒事多讀書,增加文學素養的同時,還可以積累素材,一舉兩得。

不管讀書、追影視劇,還是刷手機、看綜藝節目,關鍵要帶着腦子多思考,說不定在看的過程中一篇新媒體文的主題和框架就形成了。

只有平時多看、多聽、多思考,思維才能得到鍛鍊,也才能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模式,對事物的理解和見解纔會與衆不同、獨特新穎。

正如陸游在《遊山西村》中寫道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上是我重溫老師的講課,以及復聽基礎班課程後的一點理解和感悟,希望可以幫到你。

4

寫在最後

新媒體文寫作離不開素材,要想寫出刷爆網絡的爆文,你需要重視素材,花更多的心思在素材的積累上,工作和生活中做個有心人。

寫一篇新媒體文高手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但是蒐集素材,卻要花費半天、一天,甚至更久。

就像陸游所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平時重視積累素材,素材庫“貨源”充足,寫作時纔會遊刃有餘。

寫作特別像一個打怪升級的遊戲,“問題”如“怪獸”,只有戰勝它,才能進步成長。

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湯小小輕鬆高效寫作

這裏有寫作技巧、投稿資源、平臺測評,幫你寫作變現

840篇原創內容

作者介紹

怡然,愛生活,對未來充滿期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