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 一、缘起 二、感受故乡 三、现在的家乡 四、以下是80后的老照片 五、杂谈

一、缘起

        1987年春晚,费翔演唱了《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费翔是谁,90后、00后很可能不清楚,他就是那个时代的小鲜肉。



        那时的我还没见过电视,当然也就不知道他唱了什么。很可能后来在学校组织庆祝香港回归文艺表演时听到《故乡的云》这首歌。当时,留在记忆里的只有两句歌词:归来吧 归来哟。
        再后来就离开居住的小山村,来到镇上上初中、来到县城上高中、来到省城上大学。毕业之后先是到帝都工作几年,然后辗转来到魔都,一直到现在,在魔都安家。
        最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黄国平博士的答谢文章火遍全网。大多数人看了之后是被他所经历的磨难所感动,更被他历经磨难但依然挺立不到,最终终于有所成的举动所感染。虽说与他相比,我经历的困难、取得的成绩要差很多,但是经历是类似的。


说明1
在这里把黄国平博士的文章发在,主要是想让更多历经磨难,有些心灰意冷的读者看到——困难是巨大的,坚持是可贵的。当然,坚持不一定取得成功——像黄博士那样,但是,人性的光辉是不灭的。

说明2
在这一个以无营养的短视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在这个以焦虑与浮躁充斥整个社会的时代、在这个只注重金钱价值并且用金钱来衡量人的时代,希望这段文字能够打动你!


        我想,故乡在黄国平博士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对于他来说,故乡留给他的可能更多的是苦涩!幸运的是,对我而言故乡留给我的既有苦涩,也有欢乐,还有值得我牵挂的人。

二、感受故乡

        鱼在水里是感受不到水的存在,即使刚离开水一段时间,也是感受不到水的存在。故乡对于我来说,就是水,我就是那只已经感受到与水离别许久的鱼。
        即使在刚离家上大学,再到大学刚毕业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我就像刚离开水的鱼,没有感受到故乡的存在。彼时,由于年轻气盛,每次回到家乡,没有多少感触,仿佛自己一直未离开过。当时唯一次感受到漂泊在外的辛酸是:初到北京没多久的我,一个人拉着一只箱子,行走在人大西门的过街天桥上,周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马路上也是车来车往,但是感觉自己与整个世界突然脱离,整个世界与自己无关,仿佛自己不再是整个世界的一员,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感觉,瞬间弥漫在整个脑海!
        后来,离家的时间越来越久,回家的次数却没有增加。每次回到家里,感触也不断地增加起来。从刚开始回到家乡,感受到家乡依旧破败与贫穷,到最近的旧貌换新颜;从过分被过分开垦的山林,到现在的大片土地被抛荒;从泥泞的道路,到山坡上都已经修通的水泥路;从记忆力门前水流不断的小溪,到干涸,再到被填埋。
        以前感受到更多的是故乡的不变,或者说是相对于自己,故乡变化较慢。但是近几年,故乡变化也在大踏步的变化。

  • 记忆里,小时候,村子里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现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汽车。
  • 记忆里,小时候,不高的山坡却也有难走的路,现如今,不但村子里修了路,连山坡上也修好了路。
  • 记忆里,农村也没有产生多少垃圾,即使有垃圾一般也是可循环的垃圾,现如今,也有垃圾桶了,每天也有垃圾清理车来收集垃圾。
  • 记忆里,小时候经常停电,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煤油灯或者蜡烛,现如今几乎很少停电
  • 记忆里,上小学、初中、高中都是没人管的,没有家庭作业;在学校如果被老师打了,到家里也是不敢说的,如果说了,家长肯定会再打一顿
  • 记忆里,上小学的时候,还要帮老师割麦,不然,老师就要放假,来收麦子
  • 记忆里,上小学的时候,冬天特别的冷,需要每位学生带上一些柴火,然后在教室的后面升起篝火来取暖
  • 记忆里,夏天,水塘里、河流里,都是游泳的小朋友;那时的游泳也不用教,都往水里跑,在打闹之间就学会了狗刨
  • 记忆里,某年的夏天,一到晚上,就去邻居家和他家的小朋友一起看《小龙人》
  • 记忆里,几乎没有买过衣服,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 记忆里,那时公交车很少,在公路上看到货车,向司机招手,货车司机都会捎行人一程
  • 记忆里,农忙世界都会种花生、插秧苗、割麦、砍玉米......,也会揹着一捆不是太干的湿花生秧,从一座山坡穿过山谷,走向另外一座山坡
  • 记忆中,初中时还去县里参加作文比赛,好像还得了10几块的补贴,然后自己用补贴买了本作文书
  • 记忆里,在初中的时候,有位老人家设立了一个奖学金,自己还有幸获得;但是老人来到学校,而我们作为获奖者却不知道说什么,气氛十分尴尬
  • 记忆里,在初中的时候,进入青春期,也有过一些懵懂的感情
  • 记忆里,在一个冬天的凌晨时分,一个人在政府门前敲门数小时,声嘶力竭的喊着报警,可是却没有人答应
  • 记忆里,某次,妈妈把我拉到身边,手放在肚子上的时候,才发现我已经得了胃结石,而且结石已经有拳头那么大了;堂叔就揹着我,踩着厚厚的积雪,去其他村看中医
  • 记忆里,初中住过比猪窝强一点的宿舍,还有坏孩子偷钱、打人、打架;现在的校园霸凌与那时相比简直都是小儿科,有些老师甚至被打住院
  • 记忆里,有个寒冷冬天的早上,住在校外的我,由于电子表坏了,误以为该起床上早自习了,就慌慌张张的跑到学校门口,等呀,等呀,听到门卫室的钟声两次都只敲了一下,我神经顿时紧张、害怕起来——才凌晨一点;而我由于没有钥匙,又回不到住处,只能一个人在在空荡荡的、黑咕隆咚的街头徘徊,直到学校开门;那天凌晨起来的时候,还看到一群特别矮、但是腰特别粗的人在一起聊天,当时,我也不高,以我的眼光都觉得那群人特别矮;很多年之后,和妈妈谈起这件事情,才知道,那群人站的地方以前是乱坟岗!
  • 初中学习还不错的我,到了高中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了;由年级前几名变成了班级后几名;那时看到不会做的题,心里真的是很难受;在高二的时候,只要英语老师播放听力,我就很快入睡,然后在快下课的时候再准时醒过来;幸运的是自己终于坚持下来了
            更重要的是,近些年来,每次回家都深深的感受到母父在明显的变老!看着她们不断老去的面庞,有些佝偻的背,心里不断的感受到痛苦。回到家乡,走在已经比较宽敞的柏油路上,见到的年轻人、小朋友已经不在认识,而自己认识的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突然之间,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从记忆的深处迸发出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故乡带给我的记忆曾经模糊,现在却不断的清晰起来。 故乡带给我的感受是五味杂陈的,我相信故乡带给大多数的人的感受也是这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故乡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牵挂。虽然,每次都特别想喝老家的胡辣汤,但是每次回去,都喝不出记忆中的味道。

三、现在的家乡

        2021年5月1日,再次踏上返乡的旅途,回到那片生我养长的地方!从快到假期前买票的急切,到踏上旅途的兴奋,再到离家越来越近时的忐忑不安。回到家后,果然父母又见苍老,家里也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处理。我知道,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以下是现在的故乡照片,看上去山青水秀,但是已经不是自己记忆中的家乡了。























四、以下是80后的老照片







五、杂谈

        在古代,在外面的人(特别是做官的人)都有叶落归根、回家养老的传统;不知道这种传统,在80后这里是不是会改变,退休之后能够回到老家生活其实也是挺不错的。
        我们怀念故乡,到底是在怀念什么?其实是在怀念逝去的童年、是在怀念逝去的青春、是在怀念少年的自己、是在怀念青春的懵懂、是在怀念年轻的父母、是在怀念那个自己熟悉的过往、是在怀念曾经的人、是在怀念曾经的事。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