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陶庵夢憶》

讀了張岱的《湖心亭觀雪》後,很想進一步瞭解他,於是買了他的代表作《陶庵夢憶》來讀。

明末小品文,一兩百或兩三百字一篇,篇幅不長,內容卻博大精奇,情趣盎然。很多事聞所未聞,在別的書上也沒讀到過,只有他這個生在富貴顯赫之家的儒生纔有此見聞和閱歷吧。以此可窺出明末社會的一些世態人情和奇風異志。

看了三分之一,其中有幾篇印象特別深刻,想先寫寫。一篇是寫我們紹興清明節的。他說,清明時節越地人有掃墓的風俗,男女都穿華美的衣服,打扮得十分漂亮,坐着華麗的船隻,一路吹吹打打出門去,然後遊玩一天。喝醉酒的人還會耍酒瘋或和同伴打架。這樣熱鬧的日子要從二月初一過到夏至。

這與我想象中的清明絕不一樣,想象中古代人們都穿了素縞去掃墓,懷着一份祭奠先人的哀思燒些紙錢臘燭。哪曾想竟如此熱鬧,象過大節一樣,還這麼歡騰。看來古人比我們現代人開明得多,說起發酒瘋的人我深有同感,因爲以前在酒店也常看到這種人,而且多半是紹興男人。

張岱少年聰穎,博聞強記,通曉音律、歷史、文學、地理、數學,知識面很廣。他在此書中虛構了一個儒生叫金乳生,說他極愛伺花弄草,用了很多種方法去爲花草去蟲除害。比如:對付火蟻,把魚乾,鱉甲放在一旁把它們引出來除掉,延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拿燈燒死它們,蚯蚓以石灰水灌河水解之。讀來很有情趣,最後說掌管春天的青帝很喜歡勤快的金乳生,給他園子里長了三顆象徵祥瑞的靈芝。這結尾寫得天真可愛,可見作者善良純真的個性。

張岱雖生在顯赫書香世家,但可惜生錯朝代,他中年時,清兵入關,國破家亡。那些精舍美閣,院落亭臺全毀於一旦,變成斷牆殘垣。他在文中回憶說,以前住在臥龍山旁,山中有水,水中有園,園中帶景,常有人路過進來參觀他家的園子,有一天來了兩個老人,一個說這裏是象蓬萊仙境的地方,另一個說,蓬萊哪有這裏好。

書一路讀來很多都是懷戀故園和難捨舊夢的情思。

家被毀尚有一步可退,退到山中避亂,但最令作者傷心痛惜的是他祖上傳下來三世三萬多卷藏書皆被戰亂所毀。他說他從幼時開始藏書有四十年,爲躲避兵禍到了剡溪,隨行所帶書籍不多,沒有帶走的書慘遭清兵佔據,每天被用來引火或把書藏在盾甲裏來擋流矢飛箭。四十年苦心孤詣毀於一旦,他的精神依託都沒了,他的恨與哀有多少?清朝還想讓他出仕,想都別想。書中說在山中度日常至斷炊斷蔬,可想生活艱苦,但有精神氣節的儒生與一般人是不一樣的,忍肌捱餓,沒有書就自己著書,沒人能剝奪他的精神樂趣,寫書的時候舊夢重溫就如回到故園一樣。

慢慢看,等全部看完再好好寫一寫讀後。看一本好書通常要邊看邊想,消化作者的思想。明末的書,開始以爲半白話了,很容易懂,但想不到作者文才太好,寫得奇奧深透,還是要對照註解才能讀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