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我和孩子談“錢”

一轉眼,孩子十歲了。我發現我們最近談“錢”的頻率越來越高。

記得有天孩子突然跑來,連發兩問:“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媽媽,你每天賺多少錢?” 這麼隱私的問題真是來勢兇猛,猝不及防。 “嗯,這幾個問題相當好啊!”但凡孩子提問,我都先閉眼海誇一番,提問意味着開始有自己的思考,是好事。接下來我將我們家的固定資產、我跟她爸爸的收入、家裏的日常開銷、她的學習生活開銷等等,跟她和盤托出。自此她對家裏的經濟狀況有了底,也有了更多的安全感。

正是基於這種安全感,之後她也順理成章接受了我們一直所倡導的“物盡其用”的金錢觀。什麼是物盡其用呢?就是該花的錢再貴也得花,不該花的錢再便宜也不要花,買回的東西要最大限度發揮它的作用。

比如因爲孩子近視了,我們給她配了角膜塑形鏡。她知道很貴,但比起普通的框架眼鏡,可以最大限度延緩近視度數的增加。她還有個書包,用了四五年了。有次我故意問她:“不給你換書包,是因爲我們買不起嗎?”她說:“不是啊,沒必要換。又沒壞,我打算用到六年級,破個記錄。”

還有一次,她又突然問我:“媽媽,什麼職業既輕鬆又賺錢?”這問題把我問樂了,誰不想“躺贏”呢?可是連世界首富的錢都不是大風隨便刮來的啊。我一時沒有好的答案。但她並不死心,過了兩天,她又跟我說:“媽媽,我以後想當廚師。”我趕緊問爲啥呀?她跟我開始算賬:“我們每天午餐12元,學校裏就打有1000個學生,那就有12000元。而且廚師每天只用給我們做一頓飯。看,當廚師既輕鬆又有錢!”

這帳算得真是美。接下來該我連環發問了:“廚師應該不止一個吧?”“誰去買菜?”“誰去擇菜,切菜、洗菜?”幾個問題問下來,小朋友似乎開了竅,順着思路說下去:“飯菜做好了,還得有人打包。”“還需要司機運到學校。”“廚師還有老闆,老闆也要賺錢。”“如果菜做得不好喫,老闆可能會換人。”“做飯還需要鍋碗瓢盆,需要水電。”……我們邊討論,邊在紙上寫寫畫畫。小朋友恍然大悟,原來一頓飯端到面前,要經過那麼多工序,有那麼多花銷,是那麼多人一起辛勤勞動的結果。這番討論後,我想她的小腦瓜裏至少有個概念了:財富的創造可不輕鬆,既要努力,還要動腦。

類似的聊天還有好多。比如“存在圖書館的押金怎麼生錢?”、“零花錢怎麼用?”“當房東賺錢嗎?”“商家買一贈一的活動虧不虧?”等等。多跟孩子談錢,有助於孩子財商的培養,也有助於親子關係的融洽,不妨多試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