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感到慚愧 只需做出努力和改變

無須感到慚愧 只需做出努力和改變

——《家庭的覺醒》讀後感

文/徐立華


“每個家長都知道他們不應該對孩子吼叫。儘管如此,所有的家長有時也難免觸犯並感到慚愧。爲什麼呢?因爲了解某件事與把它融入生活是非常不同的。前者需要知識,而後者需要智慧和時間。爲人父母,一方面需要方法和策略方面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程度的成熟的情緒,纔能有效而強有力地去執行這些方法和策略。簡而言之,爲人父母需要一生致力於每時每刻的改變和成長。”

作者作者沙法麗.薩巴瑞道出了我們很多爲人父母的現狀,我們在理論上都知道不應該對自己的孩子吼叫,我們也不會希望自己成爲一個簡單粗暴的家長,但是在我們沒有遇到狀況時都能心平氣和地接受這些觀點,可是一旦問題出現,一旦孩子不按照我們的預期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現超出我們心裏接受的範圍,我們的情緒就會爆發,我們的反應就會失去理性的控制,之前的理論知識和方法也無法落實到行動上。
爲什麼會這樣呢?正如作者分析的那樣,身爲父母,我們需要具有一定成熟程度的情緒,而我們自身的情緒穩定程度不是因爲我們做了父母就具備的,也不是在我們認識到這個觀點之後一個短時間內可以修煉完成的事情,我們對情緒的覺察和處理是我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一點一點形成的,而且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
曾經聽說身體是有記憶的,身體的各種經歷,特別是傷痛,不會隨着時間而消失。我個人認爲情緒也是有記憶的,當我們形成了對待情緒的固定方式,當我們習慣了任由情緒的釋放,那麼這種記憶會隨着時間的延續而得到強化,深入到我們的潛意識之中,所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情緒會在我們的大腦反應之前就會自動反應出來,讓我們來不及去從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判斷,再做出反應。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但是每次自己的情緒爆發的時候真的感覺像未經過大腦似的,往往都是在事後反思的時候覺察出自己的不當。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事後愧疚或者是後悔,但是事情已經發生,或許不希望的結果也已經造成,這時對自己的自責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所以我覺得不必過度責備自己,認識到問題和情況就好,接受這樣的自己,因爲這就是真實的自己,也是不能因爲自責而立刻改變的自己,不妨在這樣的自己的基礎上想想,到底是什麼情況,是什麼觸發了自己的情緒,情緒背後的根源是什麼,接下來怎麼能把事情處理的更好一些,想想下一步的解決方法。或許我們在自責時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用自責來避免外界的批評、得到別人的理解,但是隻有自責是不解決問題的,也不要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再進一步想一想,哪有絕對的“對”與“錯”呢?我們判斷對錯的標準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既然這樣又何必糾結於是非對錯呢?專注於事情的存在和想要前進的方向纔會讓我們從情緒中走出來,繼續行動。對自己這樣,對孩子不更需要這樣嗎?我們本身都在各種問題中,我們自己也不能做到恰當和適度,我們又怎麼能因爲孩子的行爲而妄下結論和斷言呢?更不消說,我們有時候對孩子的要求高於對自己的要求呢。
作者說,“認爲父母本能地知道要說什麼,以及在任何特定的時刻都知道怎麼看待自己的孩子,這是一種誤解。同樣錯誤的是,將養育子女想象成一件簡單、有趣和充滿回報的事。”是的,雖然身爲父母,但是我們自身也不確切知道我們在各種情況下具體怎麼做,我們往往都是根據自身的成長經歷或者根據自己的本能反應自然地做出各種反應,自身成長經歷中的影響是很關鍵的,但是那又是無從選擇的,自身的本能反應又常常是無法控制的。但是好在現在媒體的作用讓我們越來越多地有機會去學習和進步,當我們的認知水平越來越高的時候,對我們的幫助會越來越大,也會逐漸地讓我們的認知融入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
關於父母對養育孩子的一個觀點是“養兒防老”,認爲我們養育孩子就是爲自己的將來做好保障,解決我們年老無力時的後顧之憂,這種觀點傳統又實際,但是我更願意相信養育孩子就是一個陪伴和成長的過程,像作者說的那樣,養育孩子不會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不會是一件有趣而充滿回報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中的確是充滿趣味和回報的,趣味在我們和孩子真心相伴的真實連接裏,回報是我們因爲做了父母而成長的更快,我們的生活經歷更加豐富和多彩。
如果我能夠關注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當下,我會覺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個時刻都是生命贈與我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我對孩子的到來心中充滿感激。
作者說,爲人父母需要一生致力於每時每刻的改變和成長,是的,伴隨着各種各樣的未知和孩子一起出發吧,什麼時候覺察都不晚,我們一直在成長的路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