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情緣未了情難了(二)

十八年前,天降大雪,數月不停,其寒冷程度百年罕見。

大雪封山,經久不化,北方草原之上,人和牲畜一樣,凍死、餓死無數。

邊關,北方遊牧騎兵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尤其以突厥和西涼鐵騎更甚。

不久,突厥大汗大葉護可汗索性聯合西涼及周邊回紇、靺鞨等數個部落,組成盟軍二十萬,兵分兩路,大舉入侵北方數州。

一路在北,以突厥爲主,盟主大葉護可汗自任兵馬大元帥,率大軍南下。

一路在西,由西涼大將軍賀蘭離率五萬精銳鐵騎進攻靈州。

當時軍中最有威望的寧王時任單于大都護,率主力在太原和大同一線抵禦突厥主力,無暇西顧。

不過,寧王一向以朝廷爲重,既常在邊關,自然熟知邊境各方勢力,賀蘭離自然身在其列。

賀蘭離,二十八歲,西涼皇后堂侄,名不見經傳,除了他擁有外戚的身份,並沒有什麼傲人的經歷,這也正是後來大唐朝會上商議誰領兵出征時,皇上和衆臣不把他放在眼裏的原因。

另外,其父定難侯賀蘭山賢卻是大家舊識,一向主張與大唐修好,曾作爲和平特使兩次出訪大唐,所以,朝廷中人聽說是定難侯的兒子爲大將軍領軍,無不嘲笑西涼無人。

但也不是沒有警醒之人,老相裴善知接到寧王的信後,與寧王擁有同樣的擔憂,賀蘭離年紀輕輕初上戰場就被拜爲大將軍領軍出征,若不是西涼人頭腦發昏,那此人的實力必定非同小可。

但其又是西涼皇家禁衛狼衛的狼首,不僅武功高強,還通曉兵法,西涼人又豈會拿數萬將士生命和國運開玩笑。

可以說賀蘭離將會是大唐更大的威脅,對付賀蘭離絕不可以掉以輕心,他手下的五萬精兵恐怕比大葉護可汗的十五萬更難對付。

西邊除了靈州都督張長貴手裏一萬五千兵馬,能支援的就只有周邊各州縣的城防營。

面對西涼五萬鐵騎無異於以卵擊石,皇上召集衆臣商議,最後合議,以河西右威衛主力馳援靈州,但這需要一位在軍中很有威望的朝廷大臣或者親王擔任統帥。

當時皇太子尚未確立,趙王是皇長子,是太子的最合適人選,本不該以身犯險。

不過,韓王素有賢王之稱,在朝中根基深厚,人脈衆多,是除了趙王之外,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競爭者。

齊王年紀較二人略小,沒有明確站隊,不過略偏向於韓王。

其實,衆所周知,爲了太子之位,韓趙之爭早已如火如荼,只是皇帝陛下認爲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而已。

這次爲了誰能夠領兵出征,雙方明槍暗箭,可謂拼得是頭破血流。

皇帝陛下可能內心也盤算着藉此機會看看到底誰纔是太子之位的最好人選,反正對寧王的諫言並沒有一字放在心上,還不忘了嘲笑寧王太過於謹慎,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於是,趙王爲隴右行軍大元帥,沿途各路駐軍均歸其節制,韓王爲河西經略大使,負責大軍所有糧草籌備,徵調和轉運,御前太監魚思朝爲監軍,大軍擇日出發。

老相裴善知面對朝廷裏一片歌功頌德、阿諛奉承之聲,可謂是獨木難支,忍不住捶胸頓足,直罵“昏君”,一口氣沒上來,盡當庭氣的暈了過去,被擡回府邸,臥牀不起。

西北,風雪漫天,旌旗獵獵。

大軍緩慢而行。

趙王面色凝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