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留面子”,是最高級的相處方式

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意思是,如果你想要有尊嚴的活着,就努力爲自己爭口氣,掙面子。

在中國人眼裏,臉面就是人的尊嚴,底氣,甚至大過天。

與人交往,注意給人留面子,不是別人有多值得,多優秀,而是你懂得體恤他人,褒獎他人,深諳爲人處世之道。


一、給人留面子,是一種聰明。

人際活動中,有的人總喜歡說話佔上風,得理不饒人,以自己能凌駕於別人之上爲榮耀。

殊不知,人無完人,都有犯錯的可能。

即使你很正確在理,地位和水平都在對方之上,也要得饒人處且饒人。

適當的給人留些面子,大氣寬容點,與人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樣交往起來會更融洽。

得理饒人,纔是真正的聰明,才能讓你在圈子中如魚得水。

曾國藩剛開始做官時,因經常批評官官相護的官員,說話時不給對方留情面,進而得罪了很多大臣和地方官紳,因此招來別人報復,處處受打壓。

在太平天國運動漸成燎原之勢時,曾國藩爲了挽救大清,更是直言不諱,不給皇上面子,還指出三個缺點,皇上惱羞成怒,險些殺了他。

後來曾國藩不斷反省,研讀古書查找自己處處碰壁的原因,方纔明白自己說話咄咄逼人,沒有給人留下餘地,埋下禍根。

當他學會了換位思考,明白“逢人只說三句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的道理,就能左右逢源,在官場上游刃有餘。

還留下了“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的經典語錄。

真正的聰明,言談適中,行事適度,話不說滿,事不做絕,內方外圓,這樣才能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如果口無遮攔,愛憎過於分明,即便能力過人,也不會服衆,只會將自己推向孤立的邊緣。

給人留面子,留餘地,也是在爲自己留退路。

正如《增廣賢文》說: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難測,謹言慎行纔是王道。


二、給人留面子,是一種尊重。

中國是禮儀之邦,人與人相處喜歡客套,需要噓寒問暖,這不是虛僞,而是禮貌,相互尊重。

街坊鄰居見面打個招呼,問聲“你好”,初次相見的人握個手,哪怕向陌生人點頭微笑,這些貌似小事,卻反映了個人的精神風貌,更是相互重視體察的修爲。

有一個小故事:

一位總裁帶着孫子散步,有個乞丐向他鞠躬,總裁馬上還禮,彎腰更深。

孫子不解:他只是個乞丐!

總裁回答:我絕不允許一個乞丐比總裁更禮貌,更懂得尊重人。

面子工程是意識形態範疇,人人都需要,它不關乎身份地位,不關乎功名利祿,是每個人都希望的存在感。

平等相待,平視他人,是對人的起碼尊重。

如果你居高臨下,即使是達官貴人,名門望族,也會招人嫌棄,讓人難以接受。

給不如自己的人留面子,其實是高貴自己。

從前有個口喫的人,他在街上找人問路。

被問的人卻始終不回答他,這個口喫就很生氣,隨後大罵這個人,可這人依舊一言不發。

在這個口喫離開後,路人都問他,剛纔爲什麼不給人指路。

他搖搖頭說:“我也是口喫,我若回答,那人定以爲我在戲弄他。”

爲了顧全別人顏面,不讓人尷尬,自己忍辱負重,這其中不僅僅是尊重人,更是善良。

照顧別人的缺陷,包容別人的短處,乃大善大愛。


三、給人留面子,是一種福氣。

《佛光菜根譚》說:“得理而能饒人,是謂厚道,厚道則路寬;無理而又損人,是謂霸道,霸道則路窄。”

寬厚仁慈者擅於給人留面子,不與人斤斤計較,懂得包容,所以常常被幸運圍繞。

而尖酸刻薄的人,想方設法不給人留面子,以此顯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樹敵太多,前面可走的路就越來越少。

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給人仁愛,你必積德。

據《韓詩外傳》記載:

一次楚莊王跟羣臣日暮時喝酒,大家都喝高了,突然殿上的蠟燭滅了,大將唐狡藉機調戲了楚莊王身邊的妃子。

妃子大驚之下摘下唐狡頭上將纓,哭告楚王無紅纓者即爲調戲人,那時蠟燭還沒重亮。

楚王寬宏大量,沒有處罰這位失禮的將軍,反而下令宴間羣臣,凡頂有紅纓者盡數摘下。

這樣,除了唐狡自己外,沒人知道剛纔大膽犯上之人是誰,此後也無人再提此事。

事隔多年,楚莊王被攻危殆,幸有一將軍奮勇殺至,救回楚王。

這位將軍就是唐狡,他對莊王沒有懲辦他一直心懷感激,故而冒死報恩。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曾經給人留下了一次面子,如今返還一次生的契機,這難道不是福報嗎?


四、給人留面子,是一種能力。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與周圍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人與人相處,也難免會有意見分歧。

這時候,做大事的人,不會一意孤行,卻是懷着敬畏之心,站在對方立場考慮問題,TA們講究分寸,講究周全,敬重觀點不同的人。

這樣既能成全自己,又能不露聲色地給對方合理的臺階,不傷和氣。

孔子就是這樣的人。

他在魯國當官幾年深受魯王愛戴。

但孔子一次參加祭祀時,因祭祀的肉遲遲未送到,便辭官不幹了。

不明真相的人以爲孔子是因爲一塊肉走的。

實際上是孔子爲官三年,他倡導的“爲政以德”的理念很難實現,再待下去沒有意義。

可是孔子又不能不感謝魯王的禮遇,所以找了一件小事作爲辭官藉口。

寧可讓衆人說自己脾氣倔,也不能說自己和魯王有政見不同。這就是孔子的高明之處。

孔子既顧及了魯王面子,又讓自己輕鬆而退,兩全其美。

說話做事先考慮給人留面子,是一門學問,運用的巧妙,必定事半功倍。

世間的事都是相互的,將心比心才能勠力同心,給別人臺階的同時,自己也有臺階;給別人面子,自己越有面子。

在人的生命長河中,做好“面子工程”,對於未來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餘生,願你維護好自己面子同時,也給別人留足面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