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父母爲何不願呆在城裏的養老?

齊帆齊微課第77篇,字數1253,共累計132259字。

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年輕人,在農村無法應對各項開支,多數進入到較大城市去打工。有一些人在城市裏穩定下來後也會把在農村的父母接到城裏。


大多數父母無法適應,很多人又回到農村老家養老。爲何出現這種情況呢?


一是無法適應城市的生活,突然改變的生活環境讓他們無所適從。


這羣人一直生活在農村或者小城鎮的,年齡普遍在50-70歲這之間。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從出生到現在都很少去過城裏,有的農村的父母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去過當地的地級市。平時的活動範圍主要就在鄉鎮以下,縣城也是有事纔去,辦完事就回來。他們多數人缺乏應對城市生活的手段和基本能力。



其實任何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都會面臨人生地不熟的境況,況且一二線城市都是上千萬的人口規模,城市很大。年輕人尚且如此,別說是父母這輩人了,好在我們出門的時候可以藉助手機根據導航路線找到目的地,但是父母這輩人很多看不懂手機導航,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所以有的父母到了城市,在沒有子女陪同的情況下都不會走的太遠,平時頂多在自己熟悉的區域周圍轉轉,這無形中限制了他們的活動範圍。


父母在老家熟悉的一套做事規則,而到了城市中有些就會發生很多大的變化。

例如在購物方面也有所體現,以前在老家購物的場合是趕集,凡買東西必會砍價。而到了城裏,購物的場合變成了超市,明碼標價,不準砍價。所以很多父母都會有一種物價很高,在這裏買單買東西不合算。


二是城市中沒有社會關係。

對於很多去異地工作的年輕人,其實自己對這個城市也是非常陌生的,沒有社會關係基礎。但好在我們可以通過工作重新建立社會關係,年輕人在城市中建立社會關係的渠道有很多,例如公司中認識的同事,通過微信羣認識的興趣相同的小夥伴,通過合作公司認識的合作伙伴,合租房子認識的租客,同小區的業主等等。而且年輕人在城市中居住的時間長,更利於積累社會關係。


但是父母來到城市中,沒有跟年輕人一樣建立社會關係的這些渠道,心態也不一樣,他們並沒有做好長期在這裏生活的準備,沒有主動去建立社會關係的動力。他們在城市中認識的人僅限於自己的子女,好點的可能有遠房親戚,這會讓他們缺乏交流的對象。

他們的大多時間都是呆在家裏,時間主要花費在哄孩子、做飯、看電視這三件事上。

沒有交流對象,活動空間很有侷限性,做的事情又很重複,時間長了,自然會感覺很無聊,不願意待在城裏。

三老人的自卑的心理。


我們找到了一份數據,根據央行的統計,2019年全國住戶的人均存款是5萬元左右,而北京住戶的人均存款超過18萬,是中國最有錢的城市。當然每個地方都有貧富差距,都會有窮人也有富人,北京也有很多連5萬存款都拿不出來的家庭。

不管是傲慢還是自卑都是比較出來的,而比較的差距大小也是分層次的,而不同地區間人們內心的差距跟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和知名度是成正比的。如果父母去的是當地的地級市或者是省會城市,碰到的大概率還是省內的人,這會增加很多親切感。而如果父母是從農村來到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心理的自卑感往往會更強烈一些。

總之環境的不適應,城市沒有原來鄉村熟悉的味道,住在那裏感覺彆扭,因此多數農村老人不喜歡在城市養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